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98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是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
背景技术
光学膜片上通常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光学膜片以定位孔倚靠于胶框的定位柱上,而使光学膜片定位。然而,光学膜片因裁切定位孔,而产生定位孔周缘的毛边。并且,当光学膜片以多层组成时,定位孔的毛边亦为多层,以致使定位孔的毛边成为光学膜片表层的突出。因此,当光学膜片定位时,定位孔的毛边将导致光学膜片与定位柱之间产生空隙,且定位孔的毛边所形成的突出将造成背光模块的表面局部高度不平整或局部隆起等现象。于此,光学膜片可能因毛边、空隙或滑动等因素,而无法定位,甚至产生牛顿环现象等问题。并且,为满足科技产品薄型化的需求,而使定位柱的高度的设计有愈来愈短的趋势。然而,若对于定位孔周缘的加工精度苛刻要求,则使得加工周期延长,且也将提高加工成本。因此,如何提出一个能够平整地定位光学膜片于背光模块中,即为极待解决的问
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胶框结构用以定位光学组件。光学组件包含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且光学膜片层叠于导光板,及光学膜片包含定位孔与位于定位孔周缘的毛边部。胶框结构包含:本体部包含承载面;抵持部连接本体部,且抵持部用以抵持光学组件;定位柱位于承载面,且定位柱倚靠光学膜片的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光学膜片的厚度;定位凹部位于承载面并相邻于定位柱,且定位凹部用以容置毛边部。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包含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且光学膜片层叠于导光板,及光学膜片包含定位孔与位于定位孔周缘的毛边部。胶框结构包含:本体部包含承载面;抵持部连接本体部,且抵持部用以抵持光学组件;定位柱位于承载面,且定位柱用以倚靠光学膜片的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光学膜片的厚度;定位凹部位于承载面并相邻于定位柱,且定位凹部用以容置毛边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胶框结构定位光学组件,且以定位孔与定位柱嵌合,而使导光板及光学膜片得以固定。并且,胶框结构具有定位凹部以容纳定位孔周缘的毛边部,而使光学膜片得以平整地定位于背光模块中。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剖面图。图1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分解图。图1C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分解图。图2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剖视图。图3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剖视图。图3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剖视图。图4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定位柱及定位凹部的立体图(一)。图4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定位柱及定位凹部的立体图(二)。图4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定位柱及定位凹部的立体图(三)。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实施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背光模块10 胶框结构11 本体部111 承载面12 抵持部12a 顶面13 定位柱131 顶部14 定位凹部14a 底部14b 端部14c 端部14d 侧壁20 光学组件21 导光板22 光学膜片22a 基部22b 延伸部221 定位孔222 毛边部222a 毛边根部223 第一表面224 第二表面30 间隙 40 框架41 内壁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剖面图。图1B及图1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分解图,其中图1C为清楚看出位于背光模块I中的胶框结构10,而省略光学组件20。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A、图1B、图1C、图2A及图2B,背光模块I主要由光学组件20、胶框结构10及框架40所组成,其中胶框结构10用以定位光学组件20。光学组件20主要由导光板21与光学膜片22组成,且光学膜片22层叠于导光板21。其中,光学膜片22具有定位孔221与位于定位孔221周缘的毛边部222。胶框结构10为长形结构,主要可由本体部11、抵持部12、定位柱13及定位凹部14构成。其中,本体部11具有承载面111 ;抵持部12连接本体部11,且抵持部12用以抵持光学组件20 ;定位柱13位于承载面111,且定位柱13倚靠光学膜片22的定位孔221,及定位柱1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光学膜片22的厚度;定位凹部14位于承载面111并相邻于定位柱13,且定位凹部14用以容置毛边部222。光学膜片22包含基部22a与延伸部22b。基部22a层叠于导光板21上。延伸部22b连接基部22a并设有定位孔221。于此,光学膜片22对应于导光板21的部分为基部22a,而光学膜片22对应于间隙30及本体部11的部分为延伸部22b。换言之,光学膜片22位于导光板21、间隙30及本体部11上。光学膜片22具有第一表面223及第二表面224。其中,定位孔221周缘的毛边部222的毛边根部222a突出于第一表面223。并且,光学膜片22以第一表面223向导光板21及承载面111靠近贴合,且以定位孔221对位至定位柱13,而使定位柱13嵌设于定位孔221。于此,当以胶框结构10定位光学组件20时,抵持部12挟持导光板21,且露出光学膜片22的第二表面224及抵持部12的顶面12a。并且,胶框结构10的定位柱13嵌入光学膜片22的定位孔221,且定位凹部14容纳定位孔221周缘的毛边部222。当定位孔221与定位柱13嵌合后,导光板21及光学膜片22得以固定。由此,胶框结构10定位光学组件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3倚靠延伸部22b的定位孔221可为以定位柱13穿套定位孔221,以致于定位柱13的周缘倚靠于定位孔221的边缘,而使定位柱13固定于定位孔221中(如图2A所示)。或者,定位柱13可倚靠于定位孔221,并定位孔221得以部分的边缘挟持定位柱13,而使定位柱13固定于定位孔221中(如图2B所示)。于此,光学膜片22以延伸部22b的边缘邻接抵持部12、定位柱13及框架40的内壁4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2可由多层膜组成。在此,本实施例以光学膜片22以3层为例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光学膜片22的数量可依实际需要改变。其中,定位孔221于延伸部22b上的分布方式及数量并不限定,而可视实际需求加以变化。定位孔221与定位柱13的形状彼此配合,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其中,间隙30可用以插入光源模块(图中未显示)。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21的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21中。
定位凹部14为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其中定位凹部14可设置于承载面111并与定位柱13相邻,或设置于靠近定位柱13的承载面111上。其中,定位凹部14形成方式并不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4可以模具射出成型以降低加工成本,抑或是以铣出的方式形成,而使定位凹部14可依需求而铣出为不同的形态。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剖视图。承载面111的水平延伸线(如图3A至图3C中虚线所示)与定位柱13垂直,而定位凹部14为水平延伸线下的开放空间。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与承载面111的水平延伸线间具有高度差,此高度差即为定位凹部14的深度Dl。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4的深度Dl为介于0.095mm至0.155mm之间。然而,前述关于定位凹部14的深度Dl的说明仅为举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需求调整。请参阅图3A及图3B,定位凹部14的一端部14b邻接于底部14a,且另一端部14c邻接于承载面111,及端部14b与端部14c之间为定位凹部14的侧壁14d。因此,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相邻于定位柱13及侧壁14d。如图3A所示,定位凹部14可由邻近定位柱13的一端部14b朝另一端部14c呈深度递减的斜切状,则底部14a与侧壁14d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或者,如图3B所示,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与侧壁14d可近乎为垂直,则定位凹部14近似为矩形。再者,如图3C所示,底部14a与侧壁14d连接为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与侧壁14d可近乎为垂直,定位凹部14可近似为矩形,且胶框结构10设置于框架40内时,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与框架40的内壁41相邻(如图1C所示),而使定位凹部14为矩形容置空间。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定位柱及定位凹部的立体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4可为环状或多边形容置空间,且定位凹部14的端部14c邻接于承载面111,即定位凹部14的侧壁14d的部分边缘(上边缘)会与承载面111接

口 o如图4A所示,定位凹部14环绕于定位柱13的周缘;如图4B所示,定位凹部14位于定位柱13的周缘并为矩形容置空间,因此,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邻接于定位柱13及侧壁14d,且定位凹部14的侧壁14d的上边缘与承载面111接合,而使定位凹部14位于定位柱13与承载面111之间。如图4C所示,定位凹部14为多个容置单元,且这些容置单元设置于靠近定位柱13的承载面111上,但不接合于定位柱13,而使定位凹部14局部环绕定位柱13,且间隔地设置于定位柱13的周缘。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胶框结构的实施示意图。因此,光学膜片22为3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5,光学膜片22以第一表面223贴近导光板21及承载面111,且定位柱13穿过定位孔221。因此,定位凹部14容置突出于第一表面223的毛边部222,且毛边根部222a位于定位凹部14的底部14a。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4的深度Dl为光学膜片22的厚度D2的0.5倍至I倍之间,因此,定位凹部14得以容纳毛边部222。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需求调整。
于此,定位柱13的高度优选可近乎等于光学膜片22的厚度,则第二表面224与定位柱13的顶部131为平面。或者,当定位柱13的高度大于光学膜片22的厚度时,定位柱13的顶部131凸出于第二表面22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胶框结构定位光学组件,且以定位孔与定位柱嵌合,而使导光板及光学膜片得以固定。并且,胶框结构所具有的定位凹部容纳定位孔周缘的毛边部,以使光学膜片得以平整地定位于背光模块中。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许多的更动与变更,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胶框结构,用以定位一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包含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层叠于该导光板,该光学膜片包含一定位孔与位于该定位孔周缘的一毛边部,该胶框结构包含: 一本体部,包含一承载面; 一抵持部,连接该本体部,用以抵持该光学组件; 一定位柱,位于该承载面,用以倚靠该光学膜片的该定位孔,该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光学膜片的厚度;及 一定位凹部,位于该承载面并相邻于该定位柱,用以容置该毛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为具有一预定深度的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由邻近该定位柱的一端朝另一端呈深度递减的斜切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位于该定位柱的周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为一多边形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为多个容置单元,所述容置单元局部环绕该定位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的深度为该光学膜片的厚度的0.5倍至I倍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凹部的深度为介于0.095mm至0.155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结构,其中该定位柱穿套该光学膜片的该定位孔。
10.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学组件,包含 一导光板 '及 至少一光学膜片,层叠于该导光板,该光学膜片包含一定位孔与位 于该定位孔周缘的一毛边部;及 一胶框结构,包含: 一本体部,包含一承载面; 一抵持部,连接该本体部,用以抵持该光学组件; 一定位柱,位于该承载面,用以倚靠该光学膜片的该定位孔,该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光学膜片的厚度 '及 一定位凹部,位于该承载面并相邻于该定位柱,用以容置该毛边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膜片还包含一基部与一延伸部,该基部层叠于该导光板上,该延伸部连接该基部并设有该定位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由邻近该定位柱的一端朝另一端呈深度递减的斜切状。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为具有一预定深度的一凹槽。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位于该定位柱的周缘。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的深度为该光学膜片的厚度的·0.5倍至I倍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的深度为介于0.095mm至0.155mm 之间。
17.如权利 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柱穿套该光学膜片的该定位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胶框结构。胶框结构用以定位光学组件。光学组件包含导光板与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层叠于导光板。光学膜片包含定位孔与位于定位孔周缘的毛边部。胶框结构包含本体部、抵持部、定位柱及定位凹部。本体部包含承载面。抵持部连接本体部。抵持部用以抵持光学组件。定位柱位于承载面。定位柱倚靠光学膜片的定位孔。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光学膜片的厚度。定位凹部位于承载面并相邻于定位柱。定位凹部用以容置毛边部。
文档编号F21S8/00GK103175031SQ2013100784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廖勇任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