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以及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个激光光源,一个光学透镜以及一个发散透镜。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该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发散光。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
【专利说明】发光装置以及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不器提供白光光源,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白光光源一般由较多 的光源构成,如LED点阵或冷阴极管等。以LED点阵或冷阴极管的白光一般是通过激发荧 光粉后混合而成,但这样会使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器有显示色域不足以及显示色彩不鲜 艳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使显示器显示色域较广且使显示色彩鲜艳的发光装 置以及背光模块。
[0004]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个激光光源,一个光学透镜以及一个发散透镜。该激光光源 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 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该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 镜对准,该发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 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发散光。
[0005] -种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发光装置以及一个扩散板。该发光装置包括一个激光光 源,一个光学透镜以及一个发散透镜。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 成的准直白光。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该发 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 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 发散光。该扩散板位于该发散透镜背离该光学透镜的一侧。该扩散板与该发散透镜对准并 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发散透镜发出的该发散光。
[0006] -种背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装置以及一个扩散板。该每个发光装置包括一个激光 光源,一个光学透镜以及一个发散透镜。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 而成的准直白光。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该 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 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 该发散光。该扩散板位于该发散透镜背离该光学透镜的一侧。该多个发光装置相互间隔地 排列且该每个发光装置的发散透镜均与该扩散板对准,该扩散板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 该发散透镜发出的该发散光。
[0007]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光装置及背光模块利用该激光光源发出由三 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从而扩大显示器的显示色域并使显示色彩更加鲜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0009] 图2为图1中发光装置中的激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光源,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 一个光学透镜,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 及 一个发散透镜,该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 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 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发散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光源包括第一激光单元、第二激 光单元、第三激光单元、第一透反镜以及第二透反镜,该第一激光单元、该第二激光单元以 及该第三激光单元分别用于发出绿光、红光及蓝光,该第二激光单元与该第三激光单元相 互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第一激光单兀设置在垂直该直线的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以及 该第二透反镜依次设置在该第一激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与该第二激光单元 对应,该第二透反镜与该第三激光单元对应,该绿光依次穿透该第一透反镜及该第二透反 镜,该红光被该第一透反镜反射后穿透该第二透反镜,该蓝光被该第二透反镜反射并与穿 透该第二透反镜的该绿光及该红光混合形成该准直白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散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侧 面,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发散透镜的相背两侧,该侧面连接该入光面及该出光 面,该入光面面对该光学透镜并开设有朝该出光面凹入的容置腔,该出光面朝远离该入光 面的方向凸起,该侧面形成有雾化结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散透镜具有一个光轴,该发散透镜 沿该光轴呈轴对称分布,该容置腔沿该光轴呈轴对称分布且该容置腔沿该光轴的截面形状 呈半椭圆,该容置腔包括一个顶点以及底面,该顶点与该底面的间的高度大于该底面的半 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更包括一个反射镜,该反射 镜用于接收由该激光光源发出的该准直白光并将该准直白光反射至该光学透镜。
6. -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个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光源,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 一个光学透镜,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 及 一个发散透镜,该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 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 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发散光;及 一个扩散板,该扩散板位于该发散透镜背离该光学透镜的一侧,该扩散板与该发散透 镜对准以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散由该发散透镜发出的该发散光。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光源包括第一激光单元、第二激 光单元、第三激光单元、第一透反镜以及第二透反镜,该第一激光单元、该第二激光单元以 及该第三激光单元分别用于发出绿光、红光及蓝光,该第二激光单元与该第三激光单元相 互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第一激光单兀设置在垂直该直线的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以及 该第二透反镜依次设置在该第一激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与该第二激光单元 对应,该第二透反镜与该第三激光单元对应,该绿光依次穿透该第一透反镜及该第二透反 镜,该红光被该第一透反镜反射后穿透该第二透反镜,该蓝光被该第二透反镜反射并与穿 透该第二透反镜的该绿光及该红光混合形成该准直白光。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散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侧 面,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发散透镜的相背两侧,该侧面连接该入光面及该出光 面,该入光面面对该光学透镜并开设有朝该出光面凹入的容置腔,该出光面朝远离该入光 面的方向凸起,该侧面形成有雾化结构。
9.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多个发光装置,每个发光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光源,该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由绿、红、蓝三原色光线混合而成的准直白光; 一个光学透镜,该光学透镜用于接收该准直白光以使该准直白光转化为发散光出射; 及 一个发散透镜,该发散透镜位于该光学透镜的出光方向上并与该光学透镜对准,该发 散透镜与该光学透镜的间的距离大于该光学透镜的焦距,该发散透镜用于接收并进一步发 散由该光学透镜出射的该发散光;及 一个扩散板,该扩散板位于该发散透镜背离该光学透镜的一侧,该多个发光装置相互 间隔地排列且该每个发光装置的发散透镜均与该扩散板对准,该扩散板用于接收并进一步 发散由该发散透镜发出的该发散光。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光源包括第一激光单兀、第二 激光单元、第三激光单元、第一透反镜以及第二透反镜,该第一激光单元、该第二激光单元 以及该第三激光单元分别用于发出绿光、红光及蓝光,该第二激光单元与该第三激光单元 相互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第一激光单兀设置在垂直该直线的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以 及该第二透反镜依次设置在该第一激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上,该第一透反镜与该第二激光单 元对应,该第二透反镜与该第三激光单元对应,该绿光依次穿透该第一透反镜及该第二透 反镜,该红光被该第一透反镜反射后穿透该第二透反镜,该蓝光被该第二透反镜反射并与 穿透该第二透反镜的该绿光及该红光混合形成该准直白光。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散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 侧面,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发散透镜的相背两侧,该侧面连接该入光面及该出 光面,该入光面面对该光学透镜并开设有朝该出光面凹入的容置腔,该出光面朝远离该入 光面的方向凸起,该侧面形成有雾化结构。
【文档编号】F21V5/04GK104100876SQ20131011471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陈柏洲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