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4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在液晶显不器、液晶电视等各种液晶显不设备(Li quid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IXD”)中,都需要依靠外部光源来实现显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背光源因其具有显色特性好、使用寿命长、无汞环保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背光源。LED背光源根据LED的分布位置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两种,而侧光式LED背光源由于其所需LED个数少、成本低、厚度薄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的LCD中。图1所示即为侧光式LED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其从下到上包括背板1、依次设置在背板I上方的导光板2和光学膜材3,还包括邻近导光板2 —侧边设置的LED光源组7和用于固定导光板2和光学膜材3的胶框4,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5和彩膜基板6依次设置在背光源的上方。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导光板2的材质(一般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会吸收白LED光源的蓝光部分,随着光线在导光板2中传输距离的增加,这种偏移现象愈明显,导致背光源靠近LED光源的一侧到远离LED光源的相对侧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偏移,严重影响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用以补偿导光板对光源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提高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用于补偿所述导光板对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及邻近所述导光板侧边设置的第一光源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采用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邻近所述导光板相对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一侧的侧边设置,用于激发所述导光板上的量子点产生量子点尺寸效应。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光源组件邻近所述导光板上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为尺寸小于2.1nm的砷化镉;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采用紫外LED灯。[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和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靠近导光板一侧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组,优选的是,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电源模块;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组,优选的是,所述量子点层包括横向分布的若干个宽度相同的量子点条;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若干个分别用于激发一个所述量子点条中的量子点产生尺寸效应的驱动模块。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优选的是,所述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通过在导光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量子点层,用于补偿导光板对光源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克服了背光源靠近光源的一侧到远离光源的相对侧会出现颜色偏移的问题, 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

图1为背光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量子点图层的划分示意图;其中,1:背板;2:导光板;3:光学膜材;4:胶框;5:阵列基板;6:彩膜基板;7 第一光源组件;8:第二光源组件;9:量子点层;10:量子点条;11:电源模块;12: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中关于位置关系的术语,如:“上”、“下”,为参照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材质一般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对光源的蓝光具有吸收作用,因此,需要对背光源进行蓝光补偿。以下内容将以对背光源进行蓝光补偿为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如何实现对背光源的蓝光进行补偿。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一种限定,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对其他光谱值的光线进行补偿。实施例一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源包括背板1、第一光源组件(即图1中的LED光源组件7)、依次设置在背板I上方的导光板2和光学膜材3,及用于固定导光板2和光学膜材3的胶框4,其中,第一光源组件7邻近导光板2的侧边设置。第一光源组件7光源的光线从导光板2的侧面射入导光板2,经背板I和导光板2之间的反射层(图中未示出)反射后再次射入导光板2,光线从导光板2靠近第一光源组件7的一侧传播到远离第一光源组件7的相对侧,在导光板2内分布均匀,然后再经过光学膜材3的扩散、混光、汇聚增量等,入射到显示面板上,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量子点是准零维的纳米材料,由少量的原子所构成。粗略地说,量子点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在100纳米以下,外观恰似一极小的点状物,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量子局限效应特别显著。其中,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就可以方便地调节其能隙宽度、激子束缚能的大小以及激子的能量蓝移等电子状态。随着量子点尺寸的逐渐减小,量子点的光吸收谱出现蓝移现象,且尺寸越小,蓝移现象也越显著,这就是量子点的尺寸效应。通过利用量子点的尺寸效应,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在导光板2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9,具体的,可以通过涂覆、沉积、溅射等工艺在导光板2靠近阵列基板5侧的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9,如图2所示,使得背光源的光经过量子点层9的蓝光补偿后再入射到显示面板上,有效补偿导光板2对第一光源组件7光源的蓝光的吸收,提高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量子点层9中的量子点在第一光源组件7光源的激发下产生420nnT480nm的蓝光,对背光源的光进行蓝光补偿。当然还可以根据量子点层9中量子点的材料和尺寸大小,在邻近导光板2相对第一光源组件7 —侧的侧边设置第二光源组件8,用于激发导光板2上的量子点产生尺寸效应,保证蓝光补偿的效果。如:当量子点层9中的量子点为尺寸小于2.1nm (即量子点的三维尺寸都小于2.1nm)的砷化镉时,第二光源组件8的光源采用紫外LED灯。同时,由于第二光源组件8邻近导光板2的侧边设置,不会影响背光源的窄边框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背光源的尺寸大小调整第二光源组件8的能量,进一步提高蓝光补偿的效果。由于随着光线在导光板2中传输距离的增加,颜色偏移现象愈明显,相应地,也需要补偿强度随着光线在导光板2中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保证整个背光源蓝光补偿的一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优选量子点层9中量子点的密度从导光板2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而第一光源组件7邻近导光板2上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具体的,可以通过涂覆、沉积、溅射等工艺在导光板靠近阵列基板设置的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用于补偿导光板对背光源蓝光的吸收。由于随着光线在导光板中传输距离的增加,对背光源蓝光的吸收愈明显,相应地,也需要补偿强度随着光线在导光板中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保证补偿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优选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导光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背光源的光源组件邻近导光板上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实施例三显然,为了克服背光源的蓝偏移现象,只需在光线入射到显示面板前进行蓝光补偿即可,即不仅可以在导光板靠近阵列基板侧的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还可以在阵列基板靠近导光板的外侧表面形成量子点层。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液晶模组,该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图中未示出)和阵列基板5,并在阵列基板5靠近导光板的外侧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9,使得背光源的光经过量子点层9的蓝光补偿后再入射到显示面板上。具体的,可以通过涂覆、沉积、溅射等工艺在阵列基板5靠近导光板2 (参见图1)的外侧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9。如图4所示,为了激发量子点层9中的量子点产生尺寸效应,优选阵列基板5还包括电源模块11,量子点层9与电源模块11电性连接,通过电激发量子点发光的方式实现尺寸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可以将量子点层9横向(横向为垂直于第一光源组件7邻近侧边的方向)分为若干个宽度d相同的量子点条10,相应地,阵列基板5的电源模块11包括若干个驱动模块12,分别用于激发一个量子点条10中的量子点产生尺寸效应,即驱动模块12和量子点条10的个数相同,通过调整每个驱动模块12的能量,可以更精确地对背光源进行蓝光补偿,保证整个背光源蓝光补偿的一致性。由于随着光线在导光板2中传输距离的增加,颜色偏移现象愈明显,相应地,也需要补偿强度随着光线在导光板2 (参见图1)中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保证补偿的一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优选量子点层9中量子点的密度从阵列基板5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而第一光源组件7 (参见图1)邻近导光板2 (参见图1)上方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具体的,可以通过涂覆、沉积、溅射等工艺在阵列基板靠近导光板设置的外侧表面上形成量子点层,用于补偿导光板对背光源蓝光的吸收。由于随着光线在导光板中传输距离的增加,对背光源蓝光的吸收愈明显,相应地,也需要补偿强度随着光线在导光板中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保证补偿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优选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阵列基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背光源的光源组件邻近导光板上方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当显示装置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源或实施例三中的液晶模组时,能够有效地对背光源进行蓝光补偿,提高显示画面的品质。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很容易推出,量子点层还可以是光学膜材的一个层结构,也能够实现对背光源进行蓝光补偿,具体的实现方式与量子点层形成在导光板上和阵列基板上一样,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通过在导光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量子点层,用于补偿导光板对光源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克服了背光源靠近光源的一侧到远离光源的相对侧会出现颜色偏移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用于补偿所述导光板对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
2.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及邻近所述导光板侧边设置的第一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邻近所述导光板相对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一侧的侧边设置,用于激发所述导光板上的量子点产生量子点尺寸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 所述第一光源组件邻近所述导光板上量子点密度较低一侧的侧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为尺寸小于2.1nm的砷化镉;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采用紫外LED灯。
6.—种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和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导光板一侧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电源模块;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包括横向分布的若干个宽度相同的量子点条;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若干个分别用于激发一个所述量子点条中的量子点产生尺寸效应的驱动模块。
9.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量子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中量子点的密度从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到相对侧逐渐增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光板、阵列基板、背光源及液晶模组,通过在导光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量子点层,用于补偿导光板对光源特定光谱值光线的吸收,克服了背光源靠近光源的一侧到远离光源的相对侧会出现颜色偏移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069818SQ2013200819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贾丽丽, 陈秀云, 朱红丽, 张宇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