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57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点火装置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
背景技术
冷阴极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充有惰性气体的二极管,一般用作电子设备的过压保护装置或发动机点火装置,有些类型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用作微波天线开关。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是一种专门用于内燃机点火装置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目前,我国用于内燃机点火装置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很少,在小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等方面还没有开始应用,使得这一具有重大节能减排功效的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现有通用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内具有两个电极,在设置上是线型对称设置,当电极电压超过电极着火电压时,初始电子和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形成的放电是点对点的线型放电,电离放电能量较弱。目前市场上缺少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内充满用于储存电能的气体介质,该介质为氖气或氩气或氙气,气体放电管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铜内帽套和第二铜内帽套,第一、第二铜内帽套之间连接有铜外帽套;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气体放电管内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第一铜片电极、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各铜片电极均沿气体放电管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三铜片电极的右端皆向右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二铜内帽套相连接,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一铜内帽套相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为放电玻璃管或放电陶瓷管,且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截面呈圆形或半圆形。所述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一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铜片电极上皆镀有钡层或铈层。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两个面上皆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一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三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一至第三铜片电极设有放电凸起的表面伸入气体放电管的部分皆均匀布满所述放电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 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内三个铜片电极在气体放电管内平行对应,当电极电压超过电极着火电压时,初始电子和离子分别在三个电极间相向运动并产生倍增效应,形成的放电是面对面的立体型放电,相较以往点对点的线型放电大大提高了电离放电能量(能力),同时,设置三个铜片电极的立体放电空间也比设置两个铜片电极的立体放电空间更大一些,能够容纳更多的惰性气体,容电放电能力也更强。2.由于放电形式和电流大小取决于电极间电压和外电路电阻,而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三个电极,较设有两个电极能够缩小电极间距,更加容易击穿放电。此外,铜片表面涂钡、铈等活性物质,且在铜片相对应的表面设有凸点,能够进一步降低放电的着火电压,增强了放电放射性。3、以往冷阴极气体放电管中电极是点对点放电,长期使用后两电极容易不再相互对应。铜片电极的设置,能够保证电极位置的相对稳定,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后电极间空间对应性受到破坏的现象。4、铜外帽套的设置,能够在铜内帽套上的导电碳粉在使用中发生脱落时仍然保证铜内帽套不会掉下来,保证铜内帽套和气体放电管稳定地组合在一起,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稳定地工作。另外铜外帽套将气体放电管两端的铜内帽套紧密连通,电能可以通过铜外帽套传递出去,相较以往增大了输出能量。铜外帽套的设置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在工作时温度不会过高。本实用新型是对内燃机高压点火功能的重大改进,能大大提高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等内燃机火花塞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使内燃机内混合气充分燃烧,力口大发动机气缸燃烧爆发力,明显提升汽车、摩托车、汽油机的动力。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起到节省油耗、减少排放的作用,还能较好地解决北方冬季寒冷天气下发动机启动难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放电能量大、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广,适合多种型号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的点火装置使用,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企业来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用户来讲具有更稳定可靠的性能和效果更好的使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 A向视图;图3是图1中第二铜片电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包括绝缘密封的气体放电管1,气体放电管I内充满用于储存电能的气体介质,该介质为氖气或氩气或氙气,气体放电管I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铜内帽套2和第二铜内帽套3,第一、第二铜内帽套2、3之间连接有铜外帽套4 ;所述气体放电管I与所述铜外帽套4的内表面相贴合。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气体放电管内依次平行间隔相对设有第一铜片电极5、第二铜片电极6和第三铜片电极7,各铜片电极均沿气体放电管I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三铜片电极5、7的右端皆向右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I并与所述第二铜内帽套3相连接,所述第二铜片电极6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I并与所述第一铜内帽套2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气体放电管I为放电玻璃管或放电陶瓷管,气体放电管I的截面形状可以如图所示为圆形,也可以是半圆形或方形、椭圆形等其它形状,优选的形状是圆形或半圆形(即气体放电管I最常用到的形状为圆柱筒状或半圆柱筒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铜片电极6和第一铜片电极5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铜片电极6和第三铜片电极7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铜片电极7上皆镀有钡层或铈层。在铜片上镀钡或镀铈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镀层(钡层或铈层)。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铜片电极6的两个面上皆设有放电凸起8,所述第一铜片电极5朝向第二铜片电极6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6上的放电凸起8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8,所述第三铜片电极7朝向第二铜片电极6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6上的放电凸起8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8 ;所述第一至第三铜片电极5、6、7设有放电凸起8的表面伸入气体放电管I的部分皆均勻布满所述放电凸起8。所述第一铜内帽套2和第二铜内帽套3皆通过导电碳粉粘接在所述气体放电管上。导电碳粉作为粘接剂为现有技术,图未示导电碳粉。使用时,第一铜内帽套2或第二铜内帽套3通过导电装置连接高压点火线,与此相应,第二铜内帽套3或第一铜内帽套2则通过导电装置连接火花塞。当电极电压超过电极着火电压时,初始电子和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产生倍增效应,形成的放电是第一、第二铜片电极5、6的放电凸起8之间,以及第二、第三铜片电极6、7的放电凸起8之间面对面的立体型放电,相较以往点对点的线型放电大大提高了电离放电能量(能力)。本实用新型是对内燃机高压点火功能的重大改进,能大大提高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等内燃机火花塞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使混合气充分燃烧,发动机气缸燃烧爆发力大,明显提升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的动力性能。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能 起到节省油耗、减少排放的作用,还能较好地解决北方冬季寒冷天气下发动机启动难的问题。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放电能量大、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适合多种型号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的点火装置使用,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企业来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用户来讲具有更稳定可靠且效果更好的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内充满用于储存电能的气体介质,该介质为氖气或氩气或氙气, 其特征在于:气体放电管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铜内帽套和第二铜内帽套,第一、第二铜内帽套之间连接有铜外帽套;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所述气体放电管内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第一铜片电极、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各铜片电极均沿气体放电管的轴向设置; 所述第一和第三铜片电极的右端皆向右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二铜内帽套相连接,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一铜内帽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管为放电玻璃管或放电陶瓷管,且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截面呈圆形或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一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铜片电极上皆镀有钡层或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两个面上皆设有 放电凸起, 所述第一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 所述第三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 所述第一至第三铜片电极设有放电凸起的表面伸入气体放电管的部分皆均匀布满所述放电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包括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铜内帽套,第一、第二铜内帽套之间连接有铜外帽套;气体放电管与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气体放电管内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铜片电极,各铜片电极均沿气体放电管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三铜片电极的右端皆向右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第二铜内帽套相连接,第二铜片电极的左端向左伸出气体放电管并与第一铜内帽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放电能量大、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广,适合多种型号汽车、摩托车、小型通用汽油机的点火装置使用,对企业来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用户来讲具有更稳定可靠的性能和更好的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H01J17/40GK203134745SQ2013200915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沈继保 申请人:沈继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