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波管收集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35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波管收集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外筒和底座,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底座设置于外筒底部,内筒与外筒和底座之间填充冷却介质,内筒包括内芯,所述内芯的外环壁设有散热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行波管收集极的内芯在外部设置散热片,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行波管收集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电子器件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波管收集极。
【背景技术】
[0002]行波管作为真空微波功率放大器件,具有频带宽、增益大、效率高、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在各类军用微波发射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武器装备的“心脏”。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对行波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雷达为了探测更远的距离,对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轻雷达的重量,对行波管的重量也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0003]由于行波管工作原理本身的限制,行波管的收集极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在大功率行波管中,收集极将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这些能量不能够及时传出,将会导致收集极烧坏,行波管无法工作,因此能够设计出高散热效率的收集极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波管收集极,目的是提高散热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夕卜筒和底座,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底座设置于外筒底部,内筒与外筒和底座之间填充冷却介质,内筒包括内芯,所述内芯的外环壁设有散热片。
[0006]所述散热片在所述内芯的外环壁上沿内芯的轴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
[0007]所述散热片为圆环形,散热片与所述内芯同轴。
[0008]所述内筒包括沿所述内芯的轴向套设在所述散热片上的热缩套管。
[0009]所述内筒包括与所述内芯同轴的内套和波纹陶瓷,内套的一端插入内芯中与内芯连接,另一端与波纹陶瓷连接,波纹陶瓷用于与行波管的慢波系统连接。
[0010]所述外筒的底部侧壁上设有高压接头和液冷接头,高压接头上的导电杆通过导线与所述内芯连接。
[0011]所述热缩套管与外筒的内环壁之间橡皮环,外筒的内环壁设有用于容纳橡皮环的定位槽。
[0012]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内芯之间夹有采用PEI材料制成的支撑板。
[0013]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垫片。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行波管收集极的内芯在外部设置散热片,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波管收集极的主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17]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高压接头;2、内芯;3、外筒;4、橡皮环;5、内套;6、波纹陶瓷;7、PVC环;8、热缩套管;9、液冷接头;10、支撑板;11、底座;12、弹簧垫片;13、螺钉;14、密封环;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1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提高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外筒3和底座11,内筒设置于外筒3内部,底座11设置于外筒3底部,内筒与外筒3和底座11之间填充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具有高绝缘性能的碳氟液。内筒包括内芯2,内芯2的外环壁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内芯2和散热片与冷却介质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整个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效率。
[0021 ] 具体地说,散热片在内芯2的外环壁上沿内芯2的轴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越多,散热能力越好,具体个数根据需要设定。散热片的形状为圆环形,散热片且与内芯2同轴。散热片主要设在内芯2的中部和底部,内芯2中部的各个散热片上设置有3个让冷却介质通过的通孔15,各散热片上的通孔15位置对齐,通孔15轴线与内芯2的轴线平行。
[0022]内筒还包括沿内芯2的轴向套设在散热片上的热缩套管8,热缩套管8具有高绝缘性能,热缩套管8在散热片外部包裹住所有散热片,从而能够提高收集极的绝缘性以及结构强度。
[0023]内筒还包括与内芯2同轴的内套5和波纹陶瓷6,内套5的一端插入内芯2中与内芯2连接,另一端与波纹陶瓷6连接,波纹陶瓷6用于与行波管的慢波系统连接。内芯2与内套5的内表面采用镀铬处理,波纹陶瓷6与内套5焊接面以及要与慢波焊接的面采用金属化处理。内芯2和内套5的材料均采用无氧铜,内芯2的内表面镀铬,内套5的内表面镀铬,波纹陶瓷6的材料采用氧化铍。
[0024]在热缩套管8与外筒3的内环壁之间设有橡皮环4,外筒3的内环壁设有用于容纳橡皮环4的定位槽。橡皮环4套在热缩套管8上,因此可以进一步的固定整个内筒。在本实施例中,橡皮环4的数量为一个。另外,橡皮环4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
[0025]本行波管收集极的外筒3为圆柱形的筒体,材质为硬铝。外筒3的底部侧壁上安装有一个高压接头I和一个液冷接头9,相应的在外筒3的底部侧壁上设有两个同轴的安装孔,液冷接头9用于冷却介质的输出,收集极的入液直接通过慢波系统进入,则外筒3近行波管慢波系统的一端的端口为入液口,该入液口处设有一个PVC环7。高压接头I上的导电杆通过导线与内芯2连接,导线一端与导电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13固定在内芯2的端部。液冷接头9的材质为白铜。为了增强外筒3的密封性能,外筒3与高压接头1、液冷接头9之间均留有了放置密封环的位置。
[0026]底座11通过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六个螺钉固定在外筒3的底部,底座11与外筒3之间安装密封环14,底座11的材质为硬铝。在外筒3的内部,底座11与内芯2之间夹有采用PEI材料制成的支撑板10。底座11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一个环状的弹簧垫片12,以用于固定支撑板10。设置PEI板,可以增加底座11与内芯2之间的绝缘性,与内芯2接触的地方温度高,PEI塑料具有优异抗温变特性。
[0027]本行波管收集极工作时,内芯2的热量直接传递到中间的无氧铜壁和散热片上,铜壁和散热片的热量通过冷却介质带走,减少了陶瓷传递热量的程序,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收集极散热的效率;本收集极的入液直接通过慢波系统进入,缩短了冷却液传导长度,增加了冷却液的流量,提高了散热速度;,内芯2和内套5的内表面镀铬,提高收集极的电子回收率;并且,本收集极重量轻,适合于各种设备,有利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00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包括内筒、外筒和底座,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底座设置于外筒底部,内筒与外筒和底座之间填充冷却介质,内筒包括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外环壁设有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在所述内芯的外环壁上沿内芯的轴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圆环形,散热片与所述内芯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沿所述内芯的轴向套设在所述散热片上的热缩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与所述内芯同轴的内套和波纹陶瓷,内套的一端插入内芯中与内芯连接,另一端与波纹陶瓷连接,波纹陶瓷用于与行波管的慢波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侧壁上设有高压接头和液冷接头,高压接头上的导电杆通过导线与所述内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套管与外筒的内环壁之间橡皮环,外筒的内环壁设有用于容纳橡皮环的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内芯之间夹有采用PEI材料制成的支撑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波管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垫片。
【文档编号】H01J23/033GK203674149SQ20132083459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吴华夏, 任振国, 刘银波, 陈士菊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