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7293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该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一侧的侧入式光源,所述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一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
【专利说明】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成本较低,应用较为广泛。
[0003]进一步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侧入式光源和导光板等结构,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导光板靠近显示面板的一面为正面,远离显示面板的一面为背面,其他面为导光板的侧面。其中,侧入式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个侧面的一侧,侧入式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从该侧面射入,然后从导光板的正面射出,进而到达显示面板。
[0004]发明人发现,随着背光模组的尺寸的不断增加,导光板的尺寸也相应增加,进而使得侧入式光源发射出的光线无法均匀的传到导光板的远光端(导光板远离侧入式光源的一端),使得显示装置上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较低,导致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一侧的侧入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一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
[0008]所述导光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直下式光源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l/9*L,其中,L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0009]所述直下式光源由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l=l/9*H,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2=l/2*H,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3=8/9*H,其中,H为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0010]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强调节结构,所述光强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侧入式光源和所述直下式光源的光强。
[0011]所述光强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所述第一调节部分用于调节所述侧入式光源的光强,所述第二调节部分用于调节所述直下式光源的光强。[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由于该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一侧的侧入式光源,还包括位于导光板的背面一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因此,直下式光源可以提高显示装置上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进而改善只有侧入式光源时显示装置的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较低的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
[0013]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0015]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一侧的背板,所述直下式光源位于所述背板上。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由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源,因此,该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光线更均匀,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只有侧入式光源时显示装置的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较低的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和导光板的侧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和导光板的俯视图一;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上的测试点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和导光板的俯视图二 ;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I—导光板;11一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
[0026]13一第二侧面;14一第四侧面;15—背面;
[0027]2—侧入式光源;3—直下式光源;31—第一发光二极管;
[0028]32—第二发光二极管;33—第三发光二极管;4一测试点;
[0029]5—光强调节结构; 51—第一调节部分; 52—第二调节部分;
[0030]6—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一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如图1和图2所示,该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I的第一侧面11 一侧的侧入式光源2,背光源还包括位于导光板I的背面15 —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3。
[003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入式光源2和直下式光源3可以为发光二极管、灯条以及冷阴极荧光灯等多种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由于该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一侧的侧入式光源,还包括位于导光板的背面一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因此,直下式光源可以提高显示装置上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进而改善只有侧入式光源时显示装置的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较低的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
[0035]进一步地,对于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的测试过程如下:测试如图3所示的9个测试点4的画面亮度,然后分别计算周围8个测试点4的亮度与中央测试点的亮度的比值,通过该比值计算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为了便于描述,如图3所示定义横向为X方向,纵向为y方向,且显示装置的长和宽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单位坐标,则9个测试点4的坐标分别为(1/9,1/9),(1/9,1/2),(1/9,8/9),(1/2,1/9),(1/2,1/2),(1/2,8/9),(8/9,1/9),(8/9,1/2),(8/9,8/9),其中左侧的6个测试点4较为靠近侧入式光源2,亮度较高,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只需要使直下式光源3发射的光线覆盖右侧的3个测试点4即可。优选地,如图4所示,导光板I的截面为矩形,导光板I还包括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其中,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相对设置,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相对设置,直下式光源3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侧面12之间的垂直距离d=l/9*L,其中,L为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的垂直距离。
[0036]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直下式光源3由第一发光二极管31、第二发光二极管3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3组成,第一发光二极管31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l=l/9*H,第二发光二极管32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2=l/2*H,第三发光二极管33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3=8/9*H,其中,H为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之间的垂直距离。此时,只需要使用3个发光二极管即可,进而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同时又可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003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背光源还包括光强调节结构5,光强调节结构4用于调节侧入式光源2和直下式光源3的光强。为了满足不同的显示装置对画面均匀度的不同要求,优选地,光强调节结构5包括第一调节部分51和第二调节部分52,第一调节部分51用于调节侧入式光源2的光强,第二调节部分52用于调节直下式光源3的光强。
[0038]实施例二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如图5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I的第一侧面11 一侧的侧入式光源2,背光源还包括位于导光板I的背面15 —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3。
[0040]进一步地,导光板I的截面为矩形,导光板I还包括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其中,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相对设置,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相对设置,直下式光源3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侧面12之间的垂直距离d=l/9*L,其中,L为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的垂直距离。
[0041]进一步地,直下式光源3由第一发光二极管31、第二发光二极管3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33组成,第一发光二极管31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l=l/9*H,第二发光二极管32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2=l/2*H,第三发光二极管33在导光板I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侧面13之间的垂直距离d3=8/9*H,其中,H为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之间的垂直距离。
[0042]进一步地,背光源还包括光强调节结构5,光强调节结构5用于调节侧入式光源2和直下式光源3的光强。
[0043]光强调节结构5包括第一调节部分51和第二调节部分52,第一调节部分51用于调节侧入式光源2的光强,第二调节部分52用于调节直下式光源3的光强。
[0044]此外,为了给显示面板提供更加适合的光线,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反射片和棱镜片等结构。其中,反射片可以设置于导光板I远离显示面板一侧,反射片用于将从导光板I的背面15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I内,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棱镜片可以位于导光板I靠近显示面板一侧,棱镜片用于将光线汇聚到一个角度范围内,从而提高显示装置轴向的亮度。
[0045]需要说明的是,反射片和棱镜片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此外,为了便于直下式光源3和其他结构的固定,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导光板I的背面15 —侧的背板6,直下式光源3位于背板6上。
[0046]此外,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以调节光线或者用以固定的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00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由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源,因此,该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光线更均匀,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只有侧入式光源时显示装置的位于远光端一侧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较低的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均匀度。
[00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源,包括位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一侧的侧入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一侧靠近远光端的直下式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直下式光源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l/9*L,其中,L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光源由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l=l/9*H,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2=l/2*H,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3=8/9*H,其中,H为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强调节结构,所述光强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侧入式光源和所述直下式光源的光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所述第一调节部分用于调节所述侧入式光源的光强,所述第二调节部分用于调节所述直下式光源的光强。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一侧的背板,所述直下式光源位于所述背板上。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文档编号】F21S8/00GK203744019SQ20142007432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付常佳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