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729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光源,其中在背板设置有开口,开口位置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开口位置设置有与开口大小相配合且可滑动的导光件。在显示状态下,所述导光件覆盖开口并保持与背板平齐,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在照明状态下,所述导光件上移,将光导出,作为照明光源。
【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这种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手持式设备上外接LED灯做照明使用。使用外接LED灯的结构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和LED灯,这不仅增加了使用的零件还增加了电路设计难度,最终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大了耗电量,同时使得手持式设备的重量增大,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显示装置便捷照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将背光模组中光源的光线直接引出,作为外部使用的光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光板和光源,以及承载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的背板,所述背板对应于光源与导光板间隙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个可滑动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处。
[0006]所述导光件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所述背板开口位置处。
[0007]优选的,所述导光件包括表面为反射面的反射部。
[0008]优选的,所述反射部的形状为直角三角棱柱,所述直角三角棱柱的三个侧面中:
[0009]与导光板入光面平行的一个直角面为第二平面;
[0010]与导光板入光面垂直的直角面为第四平面;
[0011]与直角相对的面为第七平面。
[0012]优选的,所述导光件可以沿着垂直所述背板开口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反射部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013]优选的,所述导光件包括所述反射部和透射部,且所述反射部和所述透射部相接触的平面为所述第七平面。
[0014]优选的,所述导光件为六面体结构,具体包括:
[0015]与所述导光板平行且靠近所述背板的第一平面;
[0016]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
[0017]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且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三平面;
[0018]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且靠近所述导光板的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相对且平行;
[0019]以及余下相对且平行的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
[0020]优选的,所述导光件的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所述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0021]优选的,所述导光件可以沿着垂直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导光件第四、五、六平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至少一排凸起,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七平面与背板的夹角为45°。
[0023]优选的,所述导光件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距离为0.1-lmm。
[0024]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光板和光源,以及承载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的背板,其中,背板对应于光源与导光板间隙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背光模组还包括一个可滑动的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处。在显示状态下,导光件覆盖开口并保持与背板平齐,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在照明状态下,导光件上移,将光导出,作为照明光源。因此背光模组具有背光功能,还具有照明功能,从而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用LED灯和相应的控制电路,节约了成本和减轻了显示装置的重量。
[00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由于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用LED灯和相应的控制电路,从而节约了成本和减轻了显示装置的重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单元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导光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导光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照明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照明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导光件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导光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照明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照明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背板-1,光源-2,导光板-3,反射膜-4,导光件-5,导光件第一平面_51,导光件第二平面-52,导光件第三平面-53,导光件第四平面-54,导光件第五平面-55,导光件第六平面-56,导光件第七平面-57,导光件定位凸起-58,导光件第一凸起-581,导光件第二凸起-582,导光件反射部-501,导光件透射部-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6]实施例一:
[0047]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光源2和导光板3,导光板3下方有反射片4,以及承载光源2、导光板3和反射片4的背板I,背板I对应于光源2与导光板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背光模组还包括一个可滑动的导光件5,所述导光件5设置在开口位置处。导光件5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所述背板开口位置处,所述滑动装置可以是物理按键控制,按下按键后,导光件5由电驱动的螺杆或其它装置带动,做上下滑动。
[0048]导光件5滑动到不同位置,背光模组分别可以实现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的功能和照明功能。如图5、6所示导光件5向下滑动,背光模组可以实现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的功能;如图7、8所示导光件5向上滑动,背光模组可以实现照明功能。
[0049]实施例二:
[0050]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51]如图2所示,导光件5表面为反射面42。反射面可以贴附反射片或涂覆反射涂层等,由于这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和限制。反射面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光能够按照实现显示和照明功能需要的方向传播。
[0052]实施例三:
[0053]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54]如图3、4所不,导光件5为直角三角棱柱501,所述直角三角棱柱的三个侧面中:
[0055]与导光板平行的一个直角面为第二平面52 ;
[0056]与导光板入光方向垂直的直角面为第四平面54 ;
[0057]与直角相对的面为第七平面57。
[0058]在实现显示功能时,第二平面52可以将光线反射回背光模组内部,防止光线射出背光模组,增强背光光线的强度。在实现照明功能时,第七平面57可以将光线反射出背光模组,实现照明。
[0059]实施例四:
[0060]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61]如图3-8所示,导光件5可以沿着垂直背板I开口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反射部501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58,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且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反射部凸起58相配合的凹槽。
[0062]导光件5在上下移动需要精确的定位以实现显示和照明功能,因此需要在反射部501设置凸起,且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反射部凸起58相配合的凹槽,凸起和凹槽配合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
[0063]实施例五:
[0064]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0065]如图9、10、11所示,导光件5包括所述反射部501和透射部502,且所述反射部501和所述透射部502相接触的平面为所述第七平面57。增加透射部502是为了加工方便和使用时导光件5容易固定。
[0066]实施例六:
[0067]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三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68]如图9、10、11所示,导光件5包括所述反射部501和透射部502,且所述反射部501和所述透射部502相接触的平面为所述第七平面57。增加透射部502是为了加工方便和使用时导光件5容易固定。
[0069]实施例七:
[0070]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四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71]如图9、10、11所示,导光件5包括所述反射部501和透射部502,且所述反射部501和所述透射部502相接触的平面为所述第七平面57。增加透射部502是为了加工方便和使用时导光件5容易固定。
[0072]实施例八:
[0073]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五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74]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为六面体结构,具体包括:
[0075]与所述导光板3平行且靠近所述背板I的第一平面51 ;
[0076]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52 ;
[0077]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光源2的第三平面53 ;
[0078]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导光板3的第四平面54,所述第三平面53和第四平面54相对且平行;
[0079]以及余下相对且平行的第五平面55和第六平面56。
[0080]导光件5设计为六面体结构是为了容易固定,滑动方便且使用美观。
[0081]实施例九:
[0082]实施例九与实施例六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83]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为六面体结构,具体包括:
[0084]与所述导光板3平行且靠近所述背板I的第一平面51 ;
[0085]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52 ;
[0086]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光源2的第三平面53 ;
[0087]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导光板3的第四平面54,所述第三平面53和第四平面54相对且平行;
[0088]以及余下相对且平行的第五平面55和第六平面56。
[0089]导光件5设计为六面体结构是为了容易固定,滑动方便且使用美观。
[0090]实施例十:
[0091]实施例十与实施例六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092]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为六面体结构,具体包括:
[0093]与所述导光板3平行且靠近所述背板I的第一平面51 ;
[0094]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52 ;
[0095]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光源2的第三平面53 ;[0096]与所述第一平面51相邻且靠近所述导光板3的第四平面54,所述第三平面53和第四平面54相对且平行;
[0097]以及余下相对且平行的第五平面55和第六平面56。
[0098]导光件5设计为六面体结构是为了容易固定,滑动方便且使用美观。
[0099]实施例十一:
[0100]实施例1^一与实施例八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01]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的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所述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
[0102]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光线从第三平面53进入导光件5,从第一平面51射出导光件5。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第七平面57将从第三平面53射入的光线向第一平面51反射,使光线射出导光件5;第四、五、六将内部向外射出光线向内部汇聚,经过发射使所有光线都从第一平面51射出;第二平面52可将外部射入的光线反射回去,这样在实现显示功能时,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开口处射出。
[0103]实施例十二:
[0104]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九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05]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的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所述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
[0106]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光线从第三平面53进入导光件5,从第一平面51射出导光件5。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第七平面57将从第三平面53射入的光线向第一平面51反射,使光线射出导光件5;第四、五、六将内部向外射出光线向内部汇聚,经过发射使所有光线都从第一平面51射出;第二平面52可将外部射入的光线反射回去,这样在实现显示功能时,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开口处射出。
[0107]实施例十三:
[0108]实施例十三与实施例十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09]如图10、11所示,导光件5的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所述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
[0110]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光线从第三平面53进入导光件5,从第一平面51射出导光件5。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第七平面57将从第三平面53射入的光线向第一平面51反射,使光线射出导光件5;第四、五、六将内部向外射出光线向内部汇聚,经过发射使所有光线都从第一平面51射出;第二平面52可将外部射入的光线反射回去,这样在实现显示功能时,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开口处射出。
[0111]实施例十四:
[0112]实施例十四与实施例1^一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13]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5可以沿着垂直所述第二平面52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导光件第四、五、六平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至少一排凸起58,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114]导光件5在上下移动需要精确的定位以实现显示和照明功能,因此需要在反射部501设置凸起,且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反射部凸起58相配合的凹槽,凸起和凹槽配合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0115]导光件5可以在多个平面上设置有凸起58,多个平面的凸起58与背板I的凹槽配合,使得固定的更加稳固,定位效果更好。
[0116]实施例十五:
[0117]实施例十五与实施例十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18]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5可以沿着垂直所述第二平面52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导光件第四、五、六平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至少一排凸起58,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119]导光件5在上下移动需要精确的定位以实现显示和照明功能,因此需要在反射部501设置凸起,且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反射部凸起58相配合的凹槽,凸起和凹槽配合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
[0120]导光件5可以在多个平面上设置有凸起58,多个平面的凸起58与背板I的凹槽配合,使得固定的更加稳固,定位效果更好。
[0121]实施例十六:
[0122]实施例十六与实施例十三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23]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5可以沿着垂直所述第二平面52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导光件第四、五、六平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至少一排凸起58,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0124]导光件5在上下移动需要精确的定位以实现显示和照明功能,因此需要在反射部501设置凸起,且背板I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反射部凸起58相配合的凹槽,凸起和凹槽配合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
[0125]导光件5可以在多个平面上设置有凸起58,多个平面的凸起58与背板I的凹槽配合,使得固定的更加稳固,定位效果更好。
[0126]实施例十七:
[0127]实施例十七与实施例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28]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29]实施例十八:
[0130]实施例十八与实施例三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31]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32]实施例十九:
[0133]实施例十九与实施例四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34]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35]实施例二十:
[0136]实施例二十与实施例八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0137]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38]实施例二十一:
[0139]实施例二十一与实施例九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40]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41]实施例二十二:
[0142]实施例二十二与实施例十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43]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44]实施例二十三:
[0145]实施例二十三与实施例1^一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46]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47]实施例二十四:
[0148]实施例二十四与实施例十二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49]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50]实施例二十五:
[0151]实施例二十五与实施例十三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52]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53]实施例二十六:
[0154]实施例二十六与实施例十四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55]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56]实施例二十七:
[0157]实施例二十七与实施例十五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58]第七 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59]实施例二十八:[0160]实施例二十八与实施例十六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61]第七平面57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第七平面57的反射面可以将平行第一平面51入射的光线反射为垂直第一平面51,这样可以直接从第一平面51射出,避免多次反射使光强减弱。
[0162]实施例二十九:
[0163]实施例二十九与实施例四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64]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的第一凸起581和第二凸起582的距离为0.1-lmm。此时,导光件5上下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中的光源2和导光板3厚度,此时所述导光件第二平面52与光源2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高于光源2顶部,使得光源2发出的光可以完全射入导光件5。
[0165]实施例三十:
[0166]实施例三十与实施例十四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67]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的第一凸起581和第二凸起582的距离为0.1-lmm。此时,导光件5上下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中的光源2和导光板3厚度,此时所述导光件第二平面52与光源2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高于光源2顶部,使得光源2发出的光可以完全射入导光件5。
[0168]实施例三十一: [0169]实施例三十一与实施例十五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70]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的第一凸起581和第二凸起582的距离为0.1-lmm。此时,导光件5上下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中的光源2和导光板3厚度,此时所述导光件第二平面52与光源2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高于光源2顶部,使得光源2发出的光可以完全射入导光件5。
[0171]实施例三十二:
[0172]实施例三十二与实施例十六相比增加了以下部分:
[0173]如图10-15所示,导光件的第一凸起581和第二凸起582的距离为0.1-lmm。此时,导光件5上下移动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中的光源2和导光板3厚度,此时所述导光件第二平面52与光源2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高于光源2顶部,使得光源2发出的光可以完全射入导光件5。
[0174]实施例三十三:
[017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1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光板和光源,以及承载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的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对应于光源与导光板间隙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个可滑动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处; 所述导光件通过滑动装置固定在所述背板开口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表面为反射面的反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形状为直角三角棱柱,所述直角三角棱柱的三个侧面中: 与导光板入光面平行的一个直角面为第二平面; 与导光板入光面垂直的直角面为第四平面; 与直角相对的面为第七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可以沿着垂直所述背板开口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反射部设置有至少一排凸起,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所述反射部和透射部,且所述反射部和所述透射部相接触的平面为所述第七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六面体结构,具体包括: 与所述导光板平行且靠近所述背板的第一平面; 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且平行的第二平面; 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且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三平面; 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且靠近所述导光板的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相对且平行; 以及余下相对且平行的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件的第一、三平面为透射面,所述第二、四、五、六、七平面均为反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可以沿着垂直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滑动,且所述导光件第四、五、六平面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方向平行的至少一排凸起,每一排凸起有上下两个凸起,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光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平面与背板开口平面的夹角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距离为0.1-lmm。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757507SQ20142007457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施祖传 申请人: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