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498发布日期:2020-11-03 23:2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



背景技术:

照明控制器中包含了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在照明控制器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但是目前的照明控制器中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是直接安装固定,在对照明控制器进行检修时,继电器不变拆卸安装,检修过程变得繁琐,导致检修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缩短照明控制器的检修时间,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部开有嵌入槽,另一端内部开有容纳槽;

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一侧壁上,另一端转动穿过所述容纳槽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另一侧壁上;所述丝杆露出在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转盘;

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一侧壁并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块均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运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运动杆之间形成卡槽;

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嵌入在所述嵌入槽内;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卡杆。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槽采用长方体结构且仅有一端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外周设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固定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杆、第二卡杆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壁设有滑轨,所述运动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嵌入槽和第一卡杆,能够将继电器本体初步定位,限制继电器本体的周向以及下方向的运动,便于后续的紧固;

2、本实用新型设置丝杆和运动杆,能够利用丝杆使得运动杆做直线运动,保证卡紧继电器本体,使得紧固牢靠;

3、本实用新型设置卡勾和第二卡杆,能够直接将继电器本体固定住,限制住继电器本体上下方向的运动,将继电器本体固定牢靠;

4、本实用新型利用丝杆和运动杆驱动卡勾,方便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安装板示意图;

图3是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101、嵌入槽,102、容纳槽,2、继电器本体,201、第一卡杆,202、第二卡杆,3、运动杆,301、第一螺纹孔,302、第二螺纹块,303、卡勾,304、卡槽,4、丝杆,401、转盘,402、固定螺栓,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滑轨,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包括安装板1、继电器本体2,还包括传感器(未图示)、显示屏(未图示)等元器件。

具体的,如图2所示,安装板1的一端部开有嵌入槽101,其中,嵌入槽101采用长方体结构且仅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内部开有容纳槽102。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还包括丝杆4,丝杆4的一端转动穿设在安装板1一侧壁上,另一端转动穿过容纳槽102并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另一侧壁上。进一步地,丝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丝杆4露出在安装板1的一端固定有转盘401。进一步地,转盘401的外周设有固定螺栓402,固定螺栓40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且直径式对称设置,固定螺栓402的端部与安装板1外壁接触,当旋紧固定螺栓402时,转盘401被固定住从而不能再转动,达到丝杆4固定的目的。进一步地,转盘401上固定把手(未图示),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盘401。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还包括运动杆3,运动杆3的一端穿过安装板1一侧壁并置于容纳槽102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孔301和第二螺纹块302。第一螺纹孔301和第二螺纹块302均螺纹连接在丝杆4上。当丝杆4转动时,两个螺纹块在螺纹作用下直线运动,从容带动运动杆3直线运动。运动杆3的另一端设有卡勾303,卡勾303与运动杆3之间形成卡槽304。

具体的,如图3所示,继电器本体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卡杆201,第一卡杆201嵌入在嵌入槽101内,相应的,第一卡杆201为90°弯折的板状结构,能够嵌入在嵌入槽101内形成继电器本体2的初步定位;继电器本体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卡杆202,第一卡杆201、第二卡杆202相互垂直设置。第二卡杆202卡设在卡槽304内(图1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容纳槽102内壁设有滑轨7,运动杆3上设有滑块8,滑块8与滑轨7配合。

工作原理:

旋转转盘401,使得运动杆3向右运动(以页面方向),使得卡勾303距离安装板1的距离大于第二卡杆202的长度;将第一卡杆201卡在嵌入槽101内,继电器本体2初步定位;此时第二卡杆202落入卡勾303与安装板1之间;转动转盘401,驱使丝杆4旋转带动运动杆3左行,带动卡勾303左行,直至第二卡杆202卡在卡槽304内,卡勾303到位后停止转动转盘401,旋紧固定螺栓402,将转盘401固定,保证卡勾303将第二卡杆202卡紧。

当需要拆卸继电器本体2时,安装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部开有嵌入槽(101),另一端内部开有容纳槽(102);

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一端转动穿设在所述安装板(1)一侧壁上,另一端转动穿过所述容纳槽(102)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另一侧壁上;所述丝杆(4)露出在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固定有转盘(401);

运动杆(3),所述运动杆(3)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1)一侧壁并置于所述容纳槽(102)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孔(301)和第二螺纹块(302);所述第一螺纹孔(301)和所述第二螺纹块(302)均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4)上;所述运动杆(3)的另一端设有卡勾(303),所述卡勾(303)与所述运动杆(3)之间形成卡槽(304);

继电器本体(2),所述继电器本体(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卡杆(201),所述第一卡杆(201)嵌入在所述嵌入槽(101)内;所述继电器本体(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卡杆(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101)采用长方体结构且仅有一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与所述安装板(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01)的外周设有固定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01)上固定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杆(201)、第二卡杆(202)相互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02)内壁设有滑轨(7),所述运动杆(3)上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所述滑轨(7)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部开有嵌入槽,另一端内部开有容纳槽;丝杆,丝杆的一端转动穿设在安装板一侧壁上,另一端转动穿过容纳槽并转动设置在安装板另一侧壁上;丝杆露出在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转盘;运动杆,运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板一侧壁并置于容纳槽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块;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块均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运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勾,卡勾与运动杆之间形成卡槽;继电器本体,继电器本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卡杆,第一卡杆嵌入在嵌入槽内;继电器本体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卡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缩短照明控制器的检修时间,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陶培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电格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