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5296发布日期:2020-11-10 11:4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照明的灯具,尤其是景观照明装置大多结构单一,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将灯头加工成对应的形状,其照明的两端受灯头功率的影响,并且这类户外景观照明装置基本为相互独立的结构,组合使用时相互之间存在照明交界区域,影响整体照明的美观性,因而有必要针对此类是户外景观照明装置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户外景观照明灯具结构单一,照明亮度收到灯头功率的影响,组合使用相互之间存在照明交界区域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包括透明灯壳,所述透明灯壳的内部设有散射灯,所述散射灯通过吊装架安装在透明灯壳的内部,所述透明灯壳的四周设有聚光棱镜,所述聚光棱镜的入射端均与散射灯相对应;所述透明灯壳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设有电极接入端;所述透明灯壳的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灯壳的形状为正立方体,所述凸起与凹槽分别设置在透明灯壳两侧平面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聚光棱镜为六个,且分别置于透明灯壳的正立方体六面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灯壳的一侧设有倾斜面,或者所述透明灯壳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另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的照明装置,且多个照明装置通过透明灯壳两侧凸起与凹槽拼合为一体,相邻两个照明装置中,其中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上的凸起卡入另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上的凹槽内。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多个照明装置的支撑柱相互之间均保持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散射灯通过吊装架安装在透明灯壳的内部,使其可置于透明灯壳内腔的中部,从而可避免散射灯的光线受到任何方向的阻挡,并且在聚光棱镜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散射灯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在散射灯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提升照明装置的亮度;而通过在透明灯壳上增设凸起与凹槽,使得照明装置可进行多个拼接使用,在户外景观照明中照射不存在交界死角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景观照明灯具整体的美观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可在各类户外场所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透明灯壳、2为散射灯、3为吊装架、4为聚光棱镜、5为支撑柱、6为电极接入端、7为凹槽、8为凸起、9为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包括透明灯壳1,该透明灯壳1可采用石英、玻璃等透光材质加工制成,在制作中,应尽可能考虑其透光性,然后在透明灯壳1的内部设置一个散射灯2,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散射灯2通过吊装架3安装在透明灯壳1的内部,在透明灯壳1的四周设有聚光棱镜4,该聚光棱镜4可与透明灯壳1加工制成一体,也可制作为独立的结构,将其直接安装在透明灯壳1的内部;并且前述聚光棱镜4的入射端还需均与散射灯2相对应;前述的透明灯壳1需安装在支撑柱5上,支撑柱5的下部设有电极接入端6,通过该电极接入端6即可将电线由地面与电极接入端6电连接,然后电线通过支撑柱5的内部与透明灯壳1内的散射灯2进行电连接,通过电线上的开关,亦可控制前述散射灯2电源的通断,进而控制散射灯2的启闭;在透明灯壳1的一侧增设一个凹槽7,然后在透明灯壳1的另一侧增设一个与凹槽7相对应的凸起8,以便于多个照明装置一起使用时,相邻两个照明装置相互拼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散射灯2通过吊装架3安装在透明灯壳1的内部,使其可置于透明灯壳1内腔的中部,从而可避免散射灯2的光线受到任何方向的阻挡,并且在聚光棱镜4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散射灯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在散射灯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提升照明装置的亮度;而通过在透明灯壳1上增设凸起8与凹槽7,使得照明装置可进行多个拼接使用,在户外景观照明中照射不存在交界死角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景观照明灯具整体的美观性。

优选的是,为便于拼接及提升照明装置本身的美观性,还可将透明灯壳1直接如图1所示的设计为正立方体的形状,从而通过将凸起8与凹槽7分别设置在透明灯壳1两侧平面上后,即可方便使用与拼接,且提升拼接后集成式的视觉效果较佳。基于前述的结构,可将上述的聚光棱镜4为六个,且分别置于透明灯壳1的正立方体六面上。另一方面,为便于拼接弯曲及转角的形式,还可在透明灯壳1的一侧增设倾斜面,或者透明灯壳1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倾斜面,通过将上述的凸起8与凹槽7设置在前述的倾斜面上后,通过倾斜面相互之间的拼合拼接,即可完成拼接配合及转角的形式。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的集成应用方式,具体为采用多个上述照明装置,如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9,将多个照明装置通过透明灯壳1两侧凸起8与凹槽7拼合为一体,相邻两个照明装置中,其中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1上的凸起8卡入另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1上的凹槽7内,从而形成图2所示的直线或曲线路径的连续集成照明,属于在景观路面,走廊或桥梁上使用,美观性好,且不会存在上述的照明边界与死角,多个照明装置9同时发光,亦可进一步降低散射灯2的功率,有助于节约能源消耗。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中,在确定好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后,直接将支撑柱5安装在地面上,然后将地面的电线接入电极接入端6,形成独立或连续的照明灯具形态,利于在城市的景观照明使用,安装简单,集成拼装方便。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

本技术:
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包括透明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壳(1)的内部设有散射灯(2),所述散射灯(2)通过吊装架(3)安装在透明灯壳(1)的内部,所述透明灯壳(1)的四周设有聚光棱镜(4),所述聚光棱镜(4)的入射端均与散射灯(2)相对应;所述透明灯壳(1)安装在支撑柱(5)上,所述支撑柱(5)的下部设有电极接入端(6);所述透明灯壳(1)的一侧设有凹槽(7),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凸起(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壳(1)的形状为正立方体,所述凸起(8)与凹槽(7)分别设置在透明灯壳(1)两侧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棱镜(4)为六个,且分别置于透明灯壳(1)的正立方体六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壳(1)的一侧设有倾斜面,或者所述透明灯壳(1)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倾斜面。

5.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且多个照明装置通过透明灯壳(1)两侧凸起(8)与凹槽(7)拼合为一体,相邻两个照明装置中,其中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1)上的凸起(8)卡入另一个照明装置的透明灯壳(1)上的凹槽(7)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照明装置的支撑柱(5)相互之间均保持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集成式户外照明装置,属一种照明装置,包括透明灯壳,透明灯壳的内部设有散射灯,散射灯通过吊装架安装在透明灯壳的内部,透明灯壳的四周设有聚光棱镜,聚光棱镜的入射端均与散射灯相对应;透明灯壳安装在支撑柱上,支撑柱的下部设有电极接入端;透明灯壳的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通过将散射灯通过吊装架安装在透明灯壳的内部,使其可置于透明灯壳内腔的中部,从而可避免散射灯的光线受到任何方向的阻挡,并且在聚光棱镜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散射灯光线的利用率,从而在散射灯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提升照明装置的亮度。

技术研发人员:廖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少芳
技术研发日:2020.05.3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