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3585发布日期:2022-06-11 01:1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的路灯。


背景技术:

2.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路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防眩光的意思是侧面看灯不刺眼晴,也可以说无余光刺眼。那为什么市面上很多路灯会侧看刺眼呢。当人靠近路灯或行驶至路灯正下方时,刺目的灯光极易直射进人的眼睛,使人们感到不适,甚至会造成短暂失明,无法看清前方路况。
3.现有市面上的路灯往往很难根据周侧环境对光的照射范围及强度进行调节改变,且路灯内的反光效果较差,会有部份光源毫无章法的乱反射,导致会有余光进入眼晴,使人产生眩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的路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路灯会有余光进入眼晴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包括灯杆,灯杆的下端装设有电机,灯杆的上端装设有玻璃罩,玻璃罩的上端装设有顶罩,灯杆内的上部装设有灯,玻璃罩内的周侧装设有聚光罩,聚光罩内的周侧装设有铝板和黑色塑胶板,顶罩的下侧装设有反光板;
7.灯的下侧装设有筒体,灯杆内的底部装设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螺杆,且螺杆与筒体螺纹配合。
8.可选的,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固定,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筒体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杆螺纹配合在螺纹孔内。
9.可选的,聚光罩位于玻璃罩内的下部,灯位于铝板和黑色塑胶板的中部,反光板为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周侧与玻璃罩上端的内壁贴合。
10.可选的,玻璃罩为防眩玻璃,反光板的表面为电镀铬色材质。
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灯杆内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改变灯与聚光罩的距离,使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范围和强弱,方便根据周侧环境进行适当调节,在玻璃罩内设置铝板和黑色塑胶板,顶罩下侧设置反光板,铝板和黑色塑胶板对不需要的余光进行吸收,反光板改变剩余的余光方向,减少余光进入肉眼导致用户产生眩晕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路灯的防眩光功能。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罩与电机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杆与玻璃罩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杆与玻璃罩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9.灯杆1、玻璃罩2、顶罩3、电机4、灯5、聚光罩6、铝板7、反光板8、筒体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螺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1.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2.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包括:灯杆1,灯杆1的下端装设有电机4,灯杆1的上端装设有玻璃罩2,玻璃罩2的上端装设有顶罩3,灯杆1内的上部装设有灯5,玻璃罩2内的周侧装设有聚光罩6,聚光罩6内的周侧装设有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顶罩3的下侧装设有反光板8;
23.灯5的下侧装设有筒体9,灯杆1内的底部装设有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的轴心处固定有螺杆12,且螺杆12与筒体9螺纹配合。
24.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启动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然后第二锥齿轮11带动螺杆12转动,使螺杆12带动筒体9与灯5进行移动,调节灯5的距离,然后灯5散发出的光反射到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上,不需要的余光射到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材质层所吸收,然后反光板8改变剩余的余光方向,减少余光进入肉眼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5.通过在灯杆1内设置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啮合改变灯5与聚光罩6的距离,使灯5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范围和强弱,方便根据周侧环境进行适当调节,在玻璃罩2内设置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顶罩3下侧设置反光板8,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对不需要的余光进行吸收,反光板8改变剩余的余光方向,减少余光进入肉眼导致用户产生眩晕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路灯的防眩光功能。
26.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10固定,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筒体9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2螺纹配合在螺纹孔内。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与螺纹孔螺纹配合驱动筒体9进行上下升降。
27.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聚光罩6位于玻璃罩2内的下部,灯5位于铝板7和黑
色塑胶板的中部,反光板8为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周侧与玻璃罩2上端的内壁贴合,玻璃罩2为防眩玻璃,反光板8的表面为电镀铬色材质。聚光罩6用于对灯5散发的光线进行聚拢,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用于对不需要的余光进行吸收,反光板8改变剩余的余光方向,减少余光进入肉眼的可能性。
28.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2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1),灯杆(1)的下端装设有电机(4),灯杆(1)的上端装设有玻璃罩(2),玻璃罩(2)的上端装设有顶罩(3),灯杆(1)内的上部装设有灯(5),玻璃罩(2)内的周侧装设有聚光罩(6),聚光罩(6)内的周侧装设有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顶罩(3)的下侧装设有反光板(8);灯(5)的下侧装设有筒体(9),灯杆(1)内的底部装设有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的轴心处固定有螺杆(12),且螺杆(12)与筒体(9)螺纹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10)固定,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筒体(9)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2)螺纹配合在螺纹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聚光罩(6)位于玻璃罩(2)内的下部,灯(5)位于铝板(7)和黑色塑胶板的中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板(8)为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周侧与玻璃罩(2)上端的内壁贴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路灯,其特征在于,玻璃罩(2)为防眩玻璃,反光板(8)的表面为电镀铬色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的路灯,涉及路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灯杆,灯杆的下端装设有电机,灯杆的上端装设有玻璃罩,玻璃罩的上端装设有顶罩,灯杆内的上部装设有灯,玻璃罩内的周侧装设有聚光罩,聚光罩内的周侧装设有铝板和黑色塑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杆内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改变灯与聚光罩的距离,使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范围和强弱,方便根据周侧环境进行适当调节,在玻璃罩内设置铝板和黑色塑胶板,顶罩下侧设置反光板,铝板和黑色塑胶板对不需要的余光进行吸收,反光板改变剩余的余光方向,减少余光进入肉眼导致用户产生眩晕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路灯的防眩光功能。大大提升了路灯的防眩光功能。大大提升了路灯的防眩光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袁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易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