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8627发布日期:2023-01-12 22: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平板灯被广泛应用于居家、办公、展厅等多种生活场景当中,以其美观大方、简单实用、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在购买平板灯时常常将灯具的能耗度、照明效果、美观度等作为选购指标。其中,照明效果是消费者评估灯具是否合适的最直观的指标。
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内置驱动电源的平板灯,包括壳体、透光面板、固定扣、驱动电源及led发光体,所述所述壳体具有凹腔,所述透光面板盖封所述凹腔的开口以与所述壳体共同构成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led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电源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led发光体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输入线自所述第一通孔穿出所述容纳腔外以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且自所述容纳腔穿出的所述输入线通过所述固定扣固定在壳体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源固定在所述底板形成的凹槽内,所述凹腔内侧壁上涂布有反射粉末。由于驱动电源安装在底板的凹槽,与led发光体位于同一区域内,因此仍会对led发光体发出的光起到阻挡或吸收的作用,并形成视觉暗区,导致照明效果弱化、发光不均匀及影响美观。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出光无暗区的平板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灯,该平板灯的驱动组件上设有反射面,起到反射光线,减少暗区,并且均匀光线的作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平板灯,包括灯盘、驱动组件、光源组件、扩散板和面框,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面框安装在所述灯盘上侧,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灯盘和所述扩散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灯盘设有凹槽,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主体、输入线材,以及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的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所述输入线材穿过所述灯盘及所述输入端盖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所述驱动主体设有反射面。
8.优选地,所述反射面设有凸出的条纹结构。
9.优选地,所述输入端盖设有反射面。
10.优选地,所述输入线材设有弯折部,所述输入线材在所述弯折部处形成有夹角,所述输入线材在所述弯折部处还设有线扣件。
11.优选地,所述输入端盖包括与所述输入线材卡合连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朝背离所述驱动主体的一侧凸出;且所述卡接部还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设有凸缘;所述线扣件设有用于与所述凸缘卡合连接的卡合槽,所述输入线材通过所述线扣件限位于所述卡接口内。
12.优选地,所述输入端盖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插合并固定于所述驱动主体中。
13.优选地,所述灯盘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壁,所述凹槽由所述侧壁向外侧凹陷形成,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4.优选地,所述反射面从所述侧壁所在的方向朝所述光源组件所在的方向倾斜。
15.优选地,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输入端盖的一侧为第一凹槽壁,靠近所述输出端盖的一侧为第二凹槽壁,所述第一凹槽壁和所述第二凹槽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凹槽壁;所述线材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壁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16.所述第一凹槽壁和所述第二凹槽壁倾斜连接于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一凹槽壁、第二凹槽壁和第三凹槽壁朝所述侧壁外侧凸出。
17.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光源限位槽,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条,所述灯条限位于所述光源限位槽之间。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9.(1)减少暗区,均匀光线。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设置在灯盘形成的凹槽内,并在驱动主体上设有反射面,通过反射面将光源组件出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更加均匀,并且该驱动组件与光源组件分别安装在侧壁和底板上,实现分区设置,进而减少了驱动组件对光源组件发出光线的吸收和阻挡,起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20.(2)方便安装,增加线材寿命。本实用新型中输入线材设有弯折部,在弯折部处形成夹角,使输入线材和驱动组件连接后,线材本体与灯盘平行设置,有利于将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安装在有横梁、龙骨或其它安装环境较紧凑的空间上;同时,线材夹角的设置能起到防拉扯的作用,提高线材的使用寿命,增加该平板灯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灯的爆炸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与驱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灯的侧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另一平板灯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灯盘、11底板、12侧壁、13凹槽、112光源限位槽、131第一凹槽壁、132第二凹槽壁、133第三凹槽壁;
29.2驱动组件、21驱动主体、22输入端盖、23输出端盖、24输入线材、25反射面、221卡接部、222卡接口、223凸缘、224辅助口、225固定部、241输入线材本体、242弯折部、243线扣件、244卡合槽、245保护套、251条纹结构;
30.3光源组件、31灯条;
31.4扩散板;
32.5面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
40.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的平板灯的爆炸示意图,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的底板与驱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一种平板灯,包括灯盘1、驱动组件2、光源组件3、扩散板4和面框5,扩散板4和面框5安装在灯盘1的上方,驱动组件2和光源组件3安装在灯盘1和扩散板4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41.本实施例中灯盘1为矩形状结构,进一步地,灯盘1为长宽相等的正方形结构;灯盘1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其中侧壁12从底板11向外侧倾斜,使灯盘1的侧面整体呈现为梯形结构。在灯盘1的其中一侧壁12设有朝外侧凹陷形成的凹槽13,驱动组件2安装在凹槽13内,光源组件3安装在底板11上。
42.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至图4,驱动组件2包括输入线材24、驱动主体21、以及与驱动主体21连接的输入端盖22和输出端盖23,输入线材24穿过灯盘1和输入端盖22与驱动主体21连接。驱动主体21的壳体设有反射面25,反射面25上设有凸出的条纹结构251,条纹结构251在反射面25上凸起,当光源组件3的光照射到驱动主体21时,每个凸起的条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微型反射面,用于对光源组件3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改变部分的光路。当然,反射面25上的反射结构不局限于条纹结构251一种,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菱形结构或其它形态的结构。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反射面25上的条纹结构251是驱动主体21的壳体在采用塑胶材料挤出工艺时一体形成的。
43.另外,为了使反射面25更好地对光源组件3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及均匀混合,本
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上的反射面25由靠近侧壁12的方向朝光源组件3所在的方向倾斜,扩大与光线的接触面积,进而使部分光线能够均匀地从扩散板4和面框5处出射,减少出射光线亮度不均匀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光线在驱动组件2处形成暗区。特别的,本实施例中输入端盖22上同样设有反射面25,进一步均匀光线,减少暗区,优化平板灯的出光效果,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输出端盖23上也可以设有反射面25。
44.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通过设置反射面25对光源组件3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改变部分光线的光路,从而实现良好的控光、配光的功能。补充说明的是,驱动组件2安装在侧壁12上的凹槽13内,因而没有在光源组件3和扩散板4之间形成阻挡,减少和避免了驱动组件2对光源组件3发出光线的不良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平板灯的照射效果。
45.图5给出了本实施例中平板灯的侧视图,结合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输入线材24设有弯折部242,输入线材24在弯折部242处弯折并形成有夹角,并且在弯折部242处还设有线扣件243。在本实施例中,线扣件243套设在输入线材本体241的外侧,并与输入端盖22连接。具体的,线扣件243上设有卡合槽244,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槽244整体为环绕输入线材本体241形成的矩形槽体结构。相应地,输入端盖22上设有卡接部221,卡接部221朝背离驱动主体21的一侧凸出,并设有卡接口222。卡接口222的上端和下端设有凸缘223,凸缘223能够卡合入输入线材24的卡合槽244内,从而通过线扣件243将输入线材24限位于卡接口222内。输入端盖22的另一端还设有与卡接部221一体成形的固定部225,固定部225插合入驱动主体21内,实现与驱动主体21的固定。输入线材24受输入端盖22固定后延伸至驱动主体21内,与驱动主体21内的电路板电连接,与此同时,驱动主体21的另一端为输出端盖23,输出端盖23上设有出线孔,电路板还连接有输出线材穿过出线孔与光源组件3连接,进而完成该平板灯内光源组件3与外部电源间的电连接。
46.补充说明的是,卡接部221还设有与卡接口222连通的辅助口224,辅助口224所在的平面与卡接口222所在的平面相交,且辅助口224处不设有凸缘223,因此输入线材24将线扣件243上的卡合槽244与凸缘223卡合时,输入线材24的线扣件243先在辅助口224处将凸缘223与卡合槽244对齐,再从辅助口224移动至卡接口222实现卡合。辅助口224设置的作用是方便输入线材24的线扣件243与卡接口222的安装与拆卸。输入线材24限位于输入端盖22后,在灯盘1外侧的输入线材24平行于灯盘1的侧面,与此同时输入线材24上的弯折部242穿过灯盘1,因此当位于灯盘1外侧的输入线材24受到拉扯时,在弯折部242的作用下,线扣件243难以从卡接口222处滑动,使输入线材24仍稳固地限位于输入端盖22处,提高了该输入线材24与驱动组件2间结构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输入线材24的使用寿命,起到防拉扯的作用。
47.补充说明的是,凹槽13在靠近输入端盖22的一侧为第一凹槽壁131,靠近输出端盖23的一侧为第二凹槽壁132,第一凹槽壁131和第二凹槽壁132之间连接有第三凹槽壁133。其中第一凹槽壁131和第二凹槽壁132倾斜连接于灯盘1的侧壁12,第一凹槽壁131、第二凹槽壁132和第三凹槽壁133均凸出于灯盘1侧壁12的外侧,但不超过面框5边缘,最终围绕形成“八字形”外凸的结构,其内侧的凹槽13也是与驱动组件2相适配的八字形结构,使驱动组件2能更好地隐藏在凹槽13内,与安装在底板11的光源组件3形成分区安装。驱动组件2与光源组件3的分区设置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平板灯的组装,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减少了驱动组件2对光源组件3发出光线的不良影响。
48.除此以外,第一凹槽壁131上设有通孔,输入线材24的弯折部242穿过通孔,并通过线扣件243与输入端盖22连接固定。凹槽13结构以及输入线材24的结构设计使输入线材24在灯盘1外侧与灯盘1侧壁12平行,当平板灯需要安装在有横梁、龙骨或其它结构阻挡而形成的紧凑的安装空间时,输入线材24可以紧贴灯盘1外侧并进行布线,使平板灯能顺利安装在空间紧凑的位置,减少布线和安装空间紧凑导致的安装问题,满足平板灯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要求。
49.特别的,输入线材24在弯折部242处还设有用于保护输入线材本体241的保护套245。保护套245可以与线扣件243采用一体成形结构,也可以与线扣件243采用分体式结构。类似的,线扣件243可以采用与输入线材本体241一体成形的结构,也可以与输入线材本体241采用分体式结构。
50.底板11上还设有光源限位槽112,光源限位槽112整体呈u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3包括多条灯条31,平板灯组装时,每条灯条31被限位于两侧的光源限位槽112内,保证平板灯光源分布均匀,并且方便平板灯的组装。
51.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有驱动组件的平板灯,其中驱动组件2安装在侧壁12处形成的凹槽13内,并且还设有反射面25,因此减少对光源组件3的遮挡,并对光源组件3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均匀光线,减少暗区。与驱动组件2连接的输入线材24为异形线材,设有弯折部242,用于防止线材拉扯,增加使用寿命,并有利于在紧凑的安装环境中布线,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与光源组件3中灯条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另外,输入线材24弯折部242形成的夹角为120
°
,但由于输入线材24具有弹性,因此在安装输入线材24的过程中,夹角的角度可以调整。
52.实施例2
53.图6给出了本实施例的平板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至图6,一种平板灯,包括灯盘1、驱动组件2、光源组件3、扩散板4和面框5,扩散板4和面框5均安装在灯盘1的上方,驱动组件2和光源组件3安装在灯盘1和扩散板4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其中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主体21、输入线材24以及与驱动主体21连接的输入端盖22和输出端盖23,输入线材24穿过灯盘1和输入端盖22与驱动组件2连接。驱动主体21的壳体设有反射面25,且反射面25从灯盘1侧壁12朝光源组件3所在的方向倾斜。除此以外,输入线材24上还设有弯折部242,弯折部242上设有用于与驱动组件2连接的线扣件243。
5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灯盘1为长宽不相等的矩形状结构,类似的灯盘1也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侧壁12从底板11向外侧倾斜,使灯盘1的侧面整体为梯形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与光源组件3中灯条3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灯盘1的形态不局限于矩形状的结构,驱动组件2安装在凹槽13内,但驱动组件2相对于光源组件3的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变形。
56.实施例3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板灯,包括灯盘1、驱动组件2、光源组件3、扩散板4和面框5,扩散板4和面框5均安装在灯盘1的上方,驱动组件2和光源组件3安装在灯盘1和扩散板4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其中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主体21、输入线材24以及与驱动主体21连接的输入端盖22和输出端盖23,输入线材24穿过灯盘1和输入端盖22与驱动组件2连接。驱动主体
21的壳体上设有反射面25,且反射面25从灯盘1侧壁12朝光源组件3所在的方向倾斜。除此以外,输入线材24上还设有弯折部242,弯折部242上设有用于与驱动组件2连接的线扣件243。
58.特别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输入端盖22和输出端盖23与驱动主体21一体成型。
59.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