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8860发布日期:2023-02-21 18:0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室内灯功能一般采用灯泡/led+反射碗的发光结构,布置在副仪表板上侧的顶棚上,但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发光面是向下照射,室内灯受传统结构限制,照射角度无法控制,光线容易照射到人眼内,引起乘车人炫目和不适。若采用加深反射空间的方案,通过长通道形成照射角度,则极大的增加了灯具空间尺寸,无法满足汽车布置空间和造型多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及车辆,该发光结构应用在顶棚上的室内灯总成中,具有扁平化和小巧特点,既满足车辆顶棚上的狭小空间,又能很好的满足室内灯造型和功能布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包括面罩1、反射碗2、导光体3、led芯片4、线路板5及壳体6;所述面罩1与壳体6卡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反射碗2布置在空腔结构内,与面罩1卡接固定,导光体3卡接在反射碗2上,所述led芯片4布置在线路板5上,led芯片4发出的光源依次通过导光体3及反射碗2,最后通过面罩1实现配光。
6.进一步地,所述面罩1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光学花纹,可使灯具发光更加均匀。
7.进一步地,所述面罩1为磨砂半透结构,面罩1的周边设置有限位筋结构,用于与壳体6卡接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体3的形状为类喇叭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体3通过五个卡接结构与反射碗2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4为一颗或多颗白光led,每颗白光led的功率为0.2w~0.5w。
11.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5通过螺钉与壳体6固定连接。
12.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及车辆,不仅解决了室内灯照明角度无法受控,引起的乘坐者眼睛不适的问题,还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极大的提升了车内环境的照明亮度;通过此实用新型能很好的适应整车开发环境,满足空间和室内灯造型设计要求,提升了乘坐者的驾驶体验,增加了品牌的无形价值。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面罩1、反射碗2、导光体3、led芯片4、线路板5、壳体6。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2.实施例1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包括面罩1、反射碗2、导光体3、led芯片4、线路板5及壳体6;所述面罩1与壳体6卡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反射碗2布置在空腔结构内,导光体3卡接在反射碗2上,所述led芯片4布置在线路板5上,led芯片4发出的光源依次通过导光体3及反射碗2,最后通过面罩1实现配光。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1为pc材料,面罩尺寸可根据造型要求设计,本透明程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其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光学花纹,可使灯具发光更加均匀;所述面罩1为磨砂半透设计,面罩1的周边设置有限位筋结构,用于与壳体6卡接固定。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碗2为类似抛物线结构,为abs材料,起到光线反射作用,反射碗2与面罩1卡接固定,表面为镀铝工艺处理,配合导光体结构,能更好的反射光线,规避杂散光,增加光线利用效率;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体3为pc透明材料,通过五个卡接结构与反射碗2固定连接,起到聚光导光作用,形状为类喇叭结构;对光线进行全反射作用,形成定向发光,增加乘
坐驾舱内部照明;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4为一颗或多颗白光led,每颗白光led的功率为0.2w~0.5w;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欧司朗,型号为kw dnls31.ra,安装在线路板上;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5通过螺钉与壳体6固定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6,为pc+abs材料,对发光结构形成密封结构体,起到对内部结构部件及电路等起到保护和遮挡美化的作用。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1的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
3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反射碗(2)、导光体(3)、led芯片(4)、线路板(5)及壳体(6);所述面罩(1)与壳体(6)卡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反射碗(2)布置在空腔结构内,与面罩(1)卡接固定,导光体(3)卡接在反射碗(2)上,所述led芯片(4)布置在线路板(5)上,led芯片(4)发出的光源依次通过导光体(3)及反射碗(2),最后通过面罩(1)实现配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光学花纹,可使灯具发光更加均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为磨砂半透结构,面罩(1)的周边设置有限位筋结构,用于与壳体(6)卡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3)的形状为类喇叭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3)通过五个卡接结构与反射碗(2)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4)为一颗或多颗白光led,每颗白光led的功率为0.2w~0.5w。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5)通过螺钉与壳体(6)固定连接。8.一种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内部室内灯发光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面罩、反射碗、导光体、LED芯片、线路板及壳体;所述面罩与壳体卡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反射碗布置在空腔结构内,与面罩卡接固定,导光体卡接在反射碗上,所述LED芯片布置在线路板上,LED芯片发出的光源依次通过导光体及反射碗,最后通过面罩实现配光。该发光结构应用在顶棚上的室内灯总成中,具有扁平化和小巧特点,既满足车辆顶棚上的狭小空间,又能很好的满足室内灯造型和功能布置。布置。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闫霍彤 李志刚 王子军 滕云鹏 金平 袁帅 孙睿 盛红金 甄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