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前照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
背景技术:
1、根据客户需求,在汽车车灯的设计与制造中,以多种功能灯模块组装形成的组合车灯是主要的需求趋势,不仅占用空间少,且功能多样。现有的组合车灯中,通常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位置灯模块、远近光模块与辅助远光模块。目前,车灯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位置灯模块的整体结构均安装在壳体内,在组装到壳体内的过程较为繁杂,且过多占用主壳体内的空间,以及位置灯模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均散发到壳体内,对散热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该位置灯结构在壳体上的组装更为方便,且能对外散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安装在前照灯的壳体上,所述壳体在其后端凹设有与其内腔分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穿入口;所述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包括导光条、导光固定座、光导导向板、位置灯电路板及散热座,所述导光条形成有出光段以及入光段;所述导光固定座安装在壳体的内腔,所述导光固定座内穿设有所述导光条,导光固定座对应出光段在其前端形成出光口;所述入光段的末端从导光固定座穿出,并在其上设有导光头,供导光头从穿入口穿入到安装槽内;所述光导导向板与位置灯电路板均安装在安装槽内,光导导向板设置在安装槽的槽壁与位置灯电路板之间,所述光导导向板上设有与穿入口位置对应的定位口,所述位置灯电路板上设有与定位口位置对应的发光件,供导光头穿入到定位口内,定位口将导光头卡合定位在安装槽内,发光件亮起的光从导光头导入导光条;所述散热座盖设在安装槽的槽口上,用以封闭安装槽并对位置灯电路板散热。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光固定座包括第一侧座壳及第二侧座壳,所述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内分别形成有容置槽,供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连接组装后,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的容置槽连通形成供所述导光条穿设的空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的容置槽的槽壁上均凹设有卡位凹槽,所述导光条的两侧上相对地凸设有两条凸条,供导光条穿设在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之间时,其两侧的凸条分别卡合在第一侧座壳与第二侧座壳的容置槽的卡位凹槽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光头形成有位于中心的导光锥柱以及上下相对地设置在导光锥柱顶部与底部的两件定位边,所述导光锥柱的直径朝向定位口逐渐收窄;所述定位口形成有与导光锥柱对应的通口以及在通口的顶部与底部相对延伸有分别与两件定位边对应的卡口,所述通口的内壁上间隔地设有若干限位凸块,每一限位凸块朝向通口中心的一面呈倾斜状,使通口的口径从安装槽的槽壁向槽口逐渐收窄,供导光锥柱逐步穿入到通口的同时,两件定位边分别穿入到卡口内,并在限位凸块抵持导光锥柱时,定位口将导光头卡合定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入线口,所述导光固定座上设有与第一入线口对应的第二入线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光固定座与安装槽的槽壁螺接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位置灯电路板与散热座的前端面螺接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导光固定座的后端上间隔地设有若干向后延伸的支撑件,所述导光固定座通过支撑件与壳体内腔螺接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出光段的后端及入光段邻近出光段的一段的后端上均设有光学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通过导光条、导光固定座、光导导向板、位置灯电路板及散热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在壳体上的便捷安装的同时,位置灯电路板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座对外散发,避免热量集中到壳体内腔内,提高了散热效率。
1.一种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安装在前照灯的壳体(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在其后端凹设有与其内腔分隔的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穿入口(103);所述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包括导光条(10)、导光固定座(20)、光导导向板(30)、位置灯电路板(40)及散热座(50),所述导光条(10)形成有出光段(11)以及入光段(12);所述导光固定座(20)安装在壳体(101)的内腔,所述导光固定座(20)内穿设有所述导光条(10),导光固定座(20)对应出光段(11)在其前端形成出光口(201);所述入光段(12)的末端从导光固定座(20)穿出,并在其上设有导光头(13),供导光头(13)从穿入口(103)穿入到安装槽(102)内;所述光导导向板(30)与位置灯电路板(40)均安装在安装槽(102)内,光导导向板(30)设置在安装槽(102)的槽壁与位置灯电路板(40)之间,所述光导导向板(30)上设有与穿入口(103)位置对应的定位口(31),所述位置灯电路板(40)上设有与定位口(31)位置对应的发光件(41),供导光头(13)穿入到定位口(31)内,定位口(31)将导光头(13)卡合定位在安装槽(102)内,发光件(41)亮起的光从导光头(13)导入导光条(10);所述散热座(50)盖设在安装槽(102)的槽口上,用以封闭安装槽(102)并对位置灯电路板(40)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固定座(20)包括第一侧座壳(21)及第二侧座壳(22),所述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内分别形成有容置槽(202),供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连接组装后,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的容置槽(202)连通形成供所述导光条(10)穿设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的容置槽(202)的槽壁上均凹设有卡位凹槽(203),所述导光条(10)的两侧上相对地凸设有两条凸条(14),供导光条(10)穿设在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之间时,其两侧的凸条(14)分别卡合在第一侧座壳(21)与第二侧座壳(22)的容置槽(202)的卡位凹槽(2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头(13)形成有位于中心的导光锥柱(131)以及上下相对地设置在导光锥柱(131)顶部与底部的两件定位边(132),所述导光锥柱(131)的直径朝向定位口(31)逐渐收窄;所述定位口(31)形成有与导光锥柱(131)对应的通口(311)以及在通口(311)的顶部与底部相对延伸有分别与两件定位边(132)对应的卡口(312),所述通口(311)的内壁上间隔地设有若干限位凸块(313),每一限位凸块(313)朝向通口(311)中心的一面呈倾斜状,使通口(311)的口径从安装槽(102)的槽壁向槽口逐渐收窄,供导光锥柱(131)逐步穿入到通口(311)的同时,两件定位边(132)分别穿入到卡口(312)内,并在限位凸块(313)抵持导光锥柱(131)时,定位口(31)将导光头(13)卡合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2)的槽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入线口(104),所述导光固定座(20)上设有与第一入线口(104)对应的第二入线口(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固定座(20)与安装槽(102)的槽壁螺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电路板(40)与散热座(50)的前端面螺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固定座(20)的后端上间隔地设有若干向后延伸的支撑件(23),所述导光固定座(20)通过支撑件(23)与壳体(101)内腔螺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的位置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段(11)的后端及入光段(12)邻近出光段(11)的一段的后端上均设有光学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