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节机构、灯具及角度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4714发布日期:2023-11-22 04: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转动调节角度的照明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灯具及角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嵌入式灯具如筒灯和射灯中,大多采用直下式照明方式,为了满足照明方向可以调节的需求,一般通过转动灯体或灯体,以相对于面环发生照明角度的变化。

2、常见的可调节照明角度的转动组件,是在灯体外壳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枚紧固程度适合的螺钉,既可以使灯体相对于面环转动,又可以在转动完成后获得位置固定的效果。但该转动组件,阻尼效果难以控制,并且在转动多次后,螺钉可能出现滑丝情况,容易造成灯体松动,无法按需调节照明角度;此外,由于灯具的调节轴线位置靠近反光杯出光口的位置,转动组件的螺钉会影响光线出射。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调节机构和灯具,该双轴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体、第二灯体、支架和轴体组件,第二灯体通过支架和轴体组件与第一灯体转动连接;第一灯体设有呈弧形的转动座和夹块,夹块与转动座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支架的转动槽,夹块和转动座还分别设有与转动槽相连通的通孔;支架与第二灯体固定连接,其支架设有呈弧形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轴体组件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穿过通孔与第一滑槽配合连接,第二轴体穿过通孔与第二滑槽配合连接。该调节机构需要两个轴体和两个滑槽进行配合,并需要额外设置阻尼件。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灯具角度调节结构进行优化,以提供一种可按需调节照明角度且阻尼效果好的调节机构以及相应的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调节件设置的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连同弹片设置的第三滑行部,分别沿着第二调节件的弧形导轨滑动,使内灯体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外灯体转动;并且在转动调节完成后,弹片主体复位抵接于第二调节件进行限位;内灯体通过第一调节件相对于外灯体转动,最终带动灯头相对于面环转动,从而对出射角度进行调节。该角度调节机构可最大程度实现灯头的摆动角度,以满足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角度调节机构的灯具,以及采用该角度调节结构的角度调节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内灯体、外灯体和调节组件,所述内灯体与灯头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灯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外灯体转动连接;

4、所述内灯体设有槽体,

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弹片,所述第一调节件嵌入安装于所述槽体中,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滑槽、卡槽、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所述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相对朝向设置;

6、所述弹片嵌入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中,所述弹片设有第三滑行部;

7、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外灯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导轨,所述第一滑行部与所述导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滑行部和所述第三滑行部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行部、所述第二滑行部以及所述第三滑行部分别沿着所述导轨滑动,进而所述内灯体在第一调节件的带动下相对于外灯体转动。

8、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弹片包括弹片主体和卡持部,所述卡持部从所述弹片主体的两端折弯延伸出来形成,所述弹片主体稍隆起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卡持部嵌入安装于所述卡槽中。

9、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滑行部设置于所述弹片主体上,所述第三滑行部与所述第二滑行部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

10、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持部在末端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抵接于所述卡槽中。

11、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基座和滑块,所述滑块从所述基座的侧面凸出形成,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12、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面和第二导轨面,所述第一导轨面和所述第二导轨面位于所述导轨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一导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部以及所述第三滑行部配合连接。

13、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座设置有通孔,所述外灯体设置有安装座;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中,进而将所述第二调节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外灯体中。

14、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灯体和所述弹片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为塑胶件。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头和面环,以及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灯头设置有出光部,所述灯头与内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部设置于所述内灯体内部;所述面环与所述外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面环设置于所述外灯体外侧。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方法,采用以上的角度调节机构,或者采用以上的灯具,该角度调节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7、按压或推动内灯体,弹片的弹片主体发生弹性形变;

18、第一滑行部沿着导轨的第一导轨面滑动;

19、第二滑行部和第三滑行部分别沿着导轨的第二导轨面滑动;

20、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转动;灯头相对于面环转动,照明角度发生变化;

21、弹片主体弹性复位,抵接于第二导轨面。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3、1、本发明的提供的角度调节结构,第二调节件与外灯体固定连接,而且外灯体位置固定,第一调节件通过第一滑行部、第二滑行部,以及弹片的第三滑行部,沿着第二调节件的导轨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弹片主体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三滑行部可顺畅沿着导轨的第二导轨面滑动,从而行进至目标位置;在完成调节后,弹片主体复位抵接于第二导轨面,使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位置固定,从而完成内灯体与外灯体的相对位置调节,并最终带动灯头相对于面环转动,对灯头的出射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

24、2、本发明提供的灯具,采用以上的角度调节机构,一方面,灯头在内灯体的驱动下,按需求进行转动,对照明角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灯头的出光部位于内灯体的内部,且调节组件位于灯头的两侧,可留有足够空间用于放置反光杯等光学部件,满足控光需求。

25、3、本发明提供的角度调节方法,调节组件的弹片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配合第一调节件相对于第二调节件滑动,在完成转动后,弹片的弹片主体复位提供阻尼作用,使第一调节件限位于第二调节件中,可完成对照明角度的精准调节。



技术特征:

1.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灯体、外灯体和调节组件,所述内灯体与灯头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灯体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外灯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弹片主体和卡持部,所述卡持部从所述弹片主体的两端折弯延伸出来形成,所述弹片主体稍隆起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卡持部嵌入安装于所述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行部设置于所述弹片主体上,所述第三滑行部与所述第二滑行部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在末端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抵接于所述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基座和滑块,所述滑块从所述基座的侧面凸出形成,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面和第二导轨面,所述第一导轨面和所述第二导轨面位于所述导轨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第一导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部以及所述第三滑行部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通孔,所述外灯体设置有安装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体和所述弹片为金属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为塑胶件。

9.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和面环,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灯头设置有出光部,所述灯头与内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部设置于所述内灯体内部;所述面环与所述外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面环设置于所述外灯体外侧。

10.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或者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内灯体、外灯体和调节组件,内灯体通过调节组件与外灯体转动连接;内灯体设有槽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弹片,第一调节件嵌入安装于槽体中,第一调节件设有滑槽、卡槽、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第一滑行部和第二滑行部相对朝向设置;弹片嵌入安装于第一调节件中,弹片设有第三滑行部;第一滑行部、第二滑行部以及第三滑行部分别沿着导轨滑动;内灯体在第一调节件的带动内,相对于与第二调节件固定连接的外灯体转动。该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灯具大摆角需求,而且阻尼效果好,调节完成后位置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角度调节结构的灯具,及相应的角度调节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潘淑军,曾海升,邓栋材,黄燕雄,黄涛,马志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