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车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6094发布日期:2023-09-09 19: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车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灯,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车灯设计越来越注重科技感和视觉效果,目前的一种增加车灯科技感和视觉效果的方式是在车灯的发光单元的前方设置遮光面罩,并在遮光面罩的一侧设置用于驱动遮光面罩上下翻转的齿轮箱,使遮光面罩能够遮挡或露出车灯发光单元,同时通过遮光件的上下翻转模拟眨眼的动作,使车灯在启闭时更具科技感和视觉效果。但单侧设置的齿轮箱在驱动遮光面罩翻转时,遮光面罩的运动平稳性较差,容易发生晃动,且遮光面罩容易发生偏斜而导致遮光面罩的旋转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车灯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高遮光面罩旋转时的稳定性和顺畅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包括机架、遮光面罩和驱动组件;

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机架并排间隔地设于车灯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步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车灯发光单元的光线出射方向;

4、所述遮光面罩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使所述遮光面罩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支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支腿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使得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滑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遮光面罩往复转动,以通过所述遮光面罩遮挡或露出所述车灯发光单元。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通过连接部相连接以形成传动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呈u型,所述传动件为一体加工成型的。

7、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形成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连通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连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

8、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槽内,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连通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一枢轴,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轴线均与所述遮光面罩的旋转轴线共线;

10、所述第一支腿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腿通过所述第二枢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

12、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长孔内。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长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

14、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长孔内;

15、所述第二长孔上还形成有可供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起进出的豁口。

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灯。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包括机架、遮光面罩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机架并排间隔地设于车灯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沿第二方向同步往复滑动。遮光面罩通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与机架转动连接,使遮光面罩具有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遮光面罩能够相对车灯发光单元上下翻转。第一支腿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二支腿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当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时,通过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的啮合传动,以及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能够带动遮光面罩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翻转,以遮挡或露出车灯发光单元。

21、因此,本申请是通过双齿轮齿条的结构同时作用于遮光面罩的两侧,使遮光面罩旋转,以实现对车灯发光单元的隐藏和显示,不仅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同时也使遮光面罩的第一方向的两端的旋转轴线的同轴度更易保持,使遮光面罩的旋转更稳定、顺畅。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因而所述车灯也具有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亮,包括所述的车灯,因而所述车辆也具有所述车灯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遮光面罩(5)和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41)和所述第二齿条(42)通过连接部(43)相连接以形成传动件(4),所述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部(4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呈u型,所述传动件(4)为一体加工成型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形成有第一滑槽(21)、第二滑槽(22)和连通槽(23),所述第一滑槽(21)和所述第二滑槽(22)沿所述第一方向(a)并排间隔设置,所述连通槽(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21)和所述第二滑槽(2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两侧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一枢轴(24),所述第二滑槽(22)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两侧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二枢轴(25),所述第一枢轴(24)和所述第二枢轴(25)的轴线均与所述遮光面罩(5)的旋转轴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和所述第二滑槽(22)的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长孔(26),所述第一长孔(26)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和所述第二滑槽(22)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一侧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二长孔(27),所述第二长孔(27)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直线电机。

9.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车灯及车辆。车灯发光单元隐藏机构包括机架、遮光面罩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两齿条通过机架并排间隔地设于车灯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两侧,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齿条沿第二方向同步滑动。遮光面罩通过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与机架转动连接,两支腿分别通过齿轮与一齿条相啮合,使两齿条滑动时,能够驱动遮光面罩转动以遮挡或露出车灯发光单元;因此,本申请通过双齿轮齿条的结构驱动遮光面罩旋转,不仅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同时也使遮光面罩两端的旋转轴线的同轴度更易保持,使遮光面罩的旋转更稳定、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熊飞,文顺,李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