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3496发布日期:2023-12-29 16:3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尤其是一种可调节聚光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


背景技术:

1、在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需要用到工作灯,比如需要在昏暗缺乏光照的地方进行作业,或是出现意外发生断电的情况。一些传统的工作灯往往配备有内置于工作灯的电池,使得工作灯可以随着用户一同灵活移动,可用于照亮各个方向或角度,使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

2、虽然现有的工作灯基本已经具备多档调节亮度的功能,但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却不能调节其照明范围,这使得这些工作灯在需要改变照明范围的场景下显得有些不足,尤其是一些需要大范围或者是局部集中照明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优点在于,可手动调节其光照范围,来适应不同的照明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通过缩小其光照范围,来汇聚光线提高其照明亮度,增加光线的穿透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增大其光照范围,来增加其发出光线的可被观察的范围。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无极调节其光照范围的大小。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无极调节其光照亮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包括一握把,可供使用者握持进行使用。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包括一支撑部,可以使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被单独支撑于某些合适的平面,来进行稳定照明,而无需使用者手持。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所述支撑部可以收折,在不需要支撑时,可收拢来减少其占用空间。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具有一透视通道,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透视通道来指向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需要进行照明的方位。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握把上设置有一控制按钮,让使用者在握持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的同时方便地控制其照明或熄灭。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为了实现前述的及其他目的与优点,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包括:

12、一可变焦发光部;

13、一壳体;

14、一握持部;

15、一电源模组;和

16、一支撑部;

17、其中,所述可变焦发光部被可控向外发光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握持部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电源模组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支撑部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可变焦发光部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组。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可变焦发光部包括一透镜元件、一伸缩调节组件和一发光元件,所述透镜元件被透光地覆盖于所述伸缩调节组件的外端,所述发光元件被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调节组件的内部,所述发光元件被可控发光地面向所述透镜元件,所述伸缩调节组件被可控伸缩地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发光元件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主壳体、一前盖、一后盖和一防护外壳,所述前盖被可透光地环绕于所述主壳体的前端,所述后盖被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后端,所述防护外壳被包覆于所述主壳体的表面,所述握持部被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底部,所述支撑部被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所述防护外壳被包覆于所述握持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防护外壳包括一主体防护层和一握把防护层,所述主体防护层被包覆于所述主壳体的表面,所述握把防护层被包覆于所述握持部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握持部包括一握把和一控制按钮,所述握把被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底部,所述控制按钮被可操控地设置于所述握把与所述主壳体连接处的前部,所述控制按钮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组,所述握把防护层被包覆于所述握把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电源模组包括一控制电路、一电源和一充电接口,所述控制电路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充电接口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发光元件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按钮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支撑件和一透视通道,所述透视通道被可透光地成形所述支撑件的中部,所述支撑件被可收折地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透镜元件包括一透镜主体,所述透镜元件还具有一入射平面和一出射曲面,所述入射平面被成形于所述透镜主体的一侧,所述出射曲面被向外凸出的成形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入射平面被面向所述发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一基座、一伸缩件、一传动件、一调节环和一密封环,所述伸缩件被可伸缩地嵌套于伸缩基座之中,所述传动件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伸缩件,所述传动件被环绕于所述基座的外侧,所述调节环被环绕套接于所述传动件的外壁,所述密封环被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端,所述密封环被可透光的设置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调节环的外侧,所述基座的内端被固定于所述主壳体的内部,所述发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伸缩件的外端,所述透镜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密封环的外侧,所述电源被设置于所述伸缩件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一基座外壁,所述基座还具有一基座内腔和至少一滑动空间,所述基座内腔被包围成形于所述基座外壁之中,所述滑动空间被自外向内延伸地开设于所述基座外壁,所述伸缩件被可伸缩地嵌套于所述基座内腔和所述滑动空间,所述密封环被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外壁的外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伸缩件包括一伸缩主体、至少一凸起件和至少一连接螺纹,所述伸缩件还具有一元件腔、一聚光槽和一透光孔,所述凸起件被向外凸起于所述伸缩主体的外壁,所述连接螺纹被成形于所述凸起件的顶部,所述元件腔被开设于所述伸缩主体的内部,所述聚光槽被向内凹陷地开设于所述伸缩主体的前端,所述透光孔被开设于所述聚光槽的中心处,所述伸缩主体被嵌套于所述基座的所述基座内腔,所述凸起件被可活动地嵌合于所述基座的所述滑动空间,所述凸起件通过所述连接螺纹被螺接于所述传动件的内壁,所述发光元件被向外发光地设置于所述透光孔的内侧,所述电源被安装于所述元件腔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一传动主体和一内部螺纹,所述内部螺纹被成形于所述传动主体的内壁,所述伸缩件的所述连接螺纹被螺接于所述传动件的所述内部螺纹,所述调节环被套接于所述传动主体的外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其中,所述基座的所述滑动空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件的所述凸起件和所述连接螺纹的数量也为四个,各所述连接螺纹分别被成形于各所述凸起件的顶部,各所述凸起件分别被对应地限定于各所述滑动空间之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焦聚光工作灯,为了实现前述的及其他目的与优点,所述可变焦聚光工作灯包括:一可变焦发光部;一壳体;一持部;一电源模组;和一支撑部;其中,所述可变焦发光部被可控向外发光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握持部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电源模组被设置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支撑部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可变焦发光部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组。

技术研发人员:仇富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福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