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4875发布日期:2023-11-17 23:5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升降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照明,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产品的质量也对应提高,在照明技术领域,灯具的照明效果也得到重视。

2、相关技术中,照明装置通常包括壳体以及灯具,其中,壳体安装于墙体的侧壁或顶壁,灯具固定安装于壳体,如此,灯具的位置固定,灯具的照明区域也固定,使得照明装置的适用场景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及照明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照明装置的灯具位置固定导致适用场景单一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3、壳体;

4、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相固定;

5、卷绕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吊重导线,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一端适于藕接电源,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二端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二端适于与灯具相连并电连接所述灯具,以使所述吊重导线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进行卷绕或释放而带动所述灯具相对于所述壳体升降,并使所述电源通过所述吊重导线为所述灯具供电。

6、可选地,还包括:

7、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的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环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线共线,并且,至少部分所述导电环相对所述驱动机构凸出;

8、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电源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电源,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电极,并且,所述电极与所述导电环的外周面接触。

9、可选地,所述电源驱动模块还包括:电路板和电连接线,所述电极的端部与所述导电环的外周面接触,且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0、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导电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第一通孔转动配合,所述电极沿所述导电环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电极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以接触所述导电环的外周面。

11、可选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极相连,以使所述电极的端部抵于所述导电环的外周面。

12、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连的旋转驱动源和转线筒,所述旋转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转线筒转动,所述吊重导线卷绕于所述转线筒,所述导电环与所述转线筒相连。

13、可选地,所述吊重导线包括至少两根芯线,所述导电环和所述电极的数量均与所述芯线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导电环与所述芯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环沿所述转线筒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导电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环,以使各所述导电环之间相互绝缘。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环包括第一环体、以及环设在所述第一环体外周面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环体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导电环,并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环之间。

15、可选地,所述导电环包括相连的导电环体和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伸入所述转线筒内,并连接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一端;

16、所述第一绝缘环的所述第一环体包括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侧,并且,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侧中,所述第二套接部相比所述第一套接部位于靠近所述转线筒的一侧;

17、所述第一绝缘环的数量和所述导电环的数量均在两个以上,任一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外周壁被一个所述导电环的所述导电环体套接,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绝缘环中包括靠近所述转线筒的一者以及远离所述转线筒的另一者,其中,所述一者的所述第一套接部套接在所述另一者的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外周壁面,并且,所述另一者上的所述导电环的所述导电连接部贯穿所述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并自所述一者的所述第一环体内侧贯穿所述一者,以伸入所述转线筒内与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一端连接。

18、可选地,所述转线筒设有绝缘支撑环,所述绝缘支撑环套接在所述一者的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外周壁面,且所述绝缘支撑环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导电环。

19、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绝缘环,各所述导电环位于所述转线筒与第二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环包括第二环体、以及环设在所述第二环体外周面的第二凸起部,所述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的外部,所述另一者上的所述导电环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另一者上的所述导电环在所述第二环体的轴向上限位配合。

20、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体内的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二绝缘环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环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二紧固部与所述第二环体相连,且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均设有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部的所述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部的所述紧固孔可被紧固件依次贯穿。

21、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设有间隙,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滚轮,所述吊重导线穿设在所述间隙之中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接触。

2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灯具以及上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吊重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灯具相连并电连接所述灯具。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升降装置中,吊重导线不仅作为电源和灯具之间的电连接件,实现电源通过吊重导线对灯具供电,还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进行卷绕或释放,进而带动灯具相对于壳体升降,改变灯具的高度位置,故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灯具的高度,进而调节照明区域和照明位置,以使灯具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扩大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驱动模块(400)还包括:电路板(410)和电连接线(420),所述电极(430)的端部与所述导电环(440)的外周面接触,且所述电极(430)通过所述电连接线(420)与所述电路板(4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支撑座(500),所述支撑座(500)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通孔(510)和第二通孔(520),所述第一通孔(510)与所述第二通孔(520)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导电环(440)伸入所述第一通孔(510),且所述导电环(440)与所述第一通孔(510)转动配合,所述电极(430)沿所述导电环(440)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电极(430)贯穿所述第二通孔(520),以接触所述导电环(440)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600),所述弹性件(600)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520)内,所述弹性件(60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座(500)相连,所述弹性件(600)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极(430)相连,以使所述电极(430)的端部抵于所述导电环(440)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相连的旋转驱动源(310)和转线筒(320),所述旋转驱动源(310)用于驱动所述转线筒(320)转动,所述吊重导线(200)卷绕于所述转线筒(320),所述导电环(440)与所述转线筒(32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重导线(200)包括至少两根芯线,所述导电环(440)和所述电极(430)的数量均与所述芯线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导电环(440)与所述芯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导电环(440)与所述电极(430)一一对应接触,所述至少两个导电环(440)沿所述转线筒(320)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导电环(44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环(710),以使各所述导电环(440)之间相互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环(710)包括第一环体(711)、以及环设在所述第一环体(711)外周面的第一凸起部(712),所述第一环体(711)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导电环(440),并且,所述第一凸起部(71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环(44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440)包括相连的导电环体(441)和导电连接部(442),所述导电连接部(442)伸入所述转线筒(320)内,并连接所述吊重导线(200)的第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线筒(320)设有绝缘支撑环(323),所述绝缘支撑环(323)套接在所述一者的所述第二套接部(7112)的外周壁面,且所述绝缘支撑环(323)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导电环(44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环(720),各所述导电环(440)位于所述转线筒(320)与第二绝缘环(720)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环(720)包括第二环体(721)、以及环设在所述第二环体(721)外周面的第二凸起部(722),所述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套接部(7111)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721)的外部,所述另一者上的所述导电环(440)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721)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凸起部(722)与所述另一者上的所述导电环(440)在所述第二环体(721)的轴向上限位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环(7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体(711)内的第一紧固部(713),所述第二绝缘环(720)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环体(721)的轴向延伸的第二紧固部(723),所述第二紧固部(723)与所述第二环体(721)相连,且所述第一紧固部(713)和所述第二紧固部(723)均设有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部(723)的所述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部(713)的所述紧固孔可被紧固件(730)依次贯穿。

13.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之间设有间隙,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中的至少一者为滚轮,所述吊重导线(200)穿设在所述间隙之中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接触。

14.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吊重导线(200)的第二端与所述灯具相连并电连接所述灯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及照明装置,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升降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机构以及卷绕在驱动机构上的吊重导线,驱动机构与壳体之间相固定,吊重导线的第一端适于藕接电源,吊重导线的第二端穿出壳体,吊重导线的第二端适于与灯具相连并电连接灯具,以使吊重导线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进行卷绕或释放而带动灯具相对壳体升降,并使电源通过吊重导线为灯具供电。照明装置包括灯具、以及上述的升降装置,吊重导线的第二端与灯具相连并电连接灯具。如此设置,吊重导线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卷绕或释放,带动灯具升降,改变灯具的高度,故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灯具的高度,进而调节照明区域和照明位置,以使灯具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兰,白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