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4372发布日期:2024-01-16 11:2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容式灯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


背景技术:

1、灯珠通过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进行发光,在此仅产生微小的热量,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半导体材料对电流的稳定比较敏感,在电源的通入和闭合的时候会对灯珠造成损伤,从而降低灯珠的使用寿命。

2、为此,人们通过在灯珠外设置电阻亦或是设置电容,但是会占据灯珠设置体积,不利于灯珠的安装和使用,同时裸露的连接造成电阻和电容在出现结点断开、电容器或是电阻出现故障时,降低灯珠使用寿命,甚至无法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电容式,可对灯珠结构进行保护的同时,减小电容器和灯珠的体积,便于安装和使用;可使电容器和灯珠的接点被覆盖,避免裸露于空气中,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内置电容式灯珠,包括有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和灯珠,所述电容器设置于灯珠内。

4、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珠包括有相互的电性连接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外包覆有透明部,所述电容器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被透明部所包覆。

5、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容器包括有与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板以及与负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对向设置。

6、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填充有绝缘板。

7、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平行对向设置。

8、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相互面向的位置均设置有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凹陷部相对应,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凸起部相对应。

9、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部到所述凹陷部的距离恒定。

10、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部呈尖角状或波浪状。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珠内部设置加设有一个电容器,可通过电容器对电量的存蓄,从而减少对灯珠的损耗,且对灯珠结构进行保护的同时,减小电容器和灯珠的体积,便于安装和使用;可使电容器和灯珠的接点被覆盖,避免裸露于空气中,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包括有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和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设置于灯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包括有相互的电性连接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外包覆有透明部,所述电容器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被透明部所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有与正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板以及与负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之间填充有绝缘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平行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相互面向的位置均设置有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凹陷部相对应,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凸起部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到所述凹陷部的距离恒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呈尖角状或波浪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容式灯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电容式灯珠,包括有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和灯珠,所述电容器设置于灯珠内。可对灯珠结构进行保护的同时,减小电容器和灯珠的体积,便于安装和使用;可使电容器和灯珠的接点被覆盖,避免裸露于空气中,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裕,翁盛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易邦裕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