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3972发布日期:2023-11-23 00:1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led车灯模组,具体为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led车灯是指采用led为光源的车灯,因为led具有亮度高、颜色种类丰富、低功耗、寿命长的特点,led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2、为了对led灯进行散热,led车灯的背部一般都通过粘结的方式将散热片和led车灯模组进行安装,这种方式不方便拆装,维修人员需要利用外力将两者分离,增加了维修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具备对led车灯和散热片之间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安装方式不方便拆装,增加后期维修难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包括led车灯模组本体,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金属板,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金属板,所述第二连接金属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金属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与连接柱的一侧接触,所述连接柱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

3、为了方便散热片的散热,同时方便连接柱的按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片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翅片,所述连接柱为塑性设计。

4、为了提高第一连接金属板和第二连接金属板之间的散热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金属板的顶部涂抹有硅脂,所述硅脂的顶部与第二连接金属板的底部接触。

5、为了方便限位凸块的弹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凸块顶部的位置为弧形设计,所述通孔与连接柱的距离大于限位凸块移动的距离。

6、为了方便散热片的安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开设有安装孔。

7、为了对散热片的底部进行保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底部粘结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孔配合使用孔洞。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拆卸时,通过按压两边的限位凸块,使限位凸块拨动连接柱,从而使连接柱按压弹簧,弹簧在凹槽内压缩,从而使限位凸块按压到通孔中,然后向上提拉即可,当需要安装时,只需插入连接柱,连接柱带动限位凸块在通孔内滑动,这时连接柱也是被压的状态,当滑动到底部连通的洞口时,弹簧压动连接柱,使限位凸块弹出即可,从而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实现了方便拆装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包括led车灯模组本体(1),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金属板(3),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金属板(4),所述第二连接金属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第一连接金属板(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侧与连接柱(5)的一侧接触,所述连接柱(5)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散热翅片(10),所述连接柱(5)为塑性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金属板(3)的顶部涂抹有硅脂,所述硅脂的顶部与第二连接金属板(4)的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9)顶部的位置为弧形设计,所述通孔(6)与连接柱(5)的距离大于限位凸块(9)移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内腔开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底部粘结有保护垫(12),所述保护垫(1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孔配合使用孔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车灯模组散热结构,包括LED车灯模组本体,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金属板,所述LED车灯模组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金属板,所述第二连接金属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本技术拆卸时,通过按压两边的限位凸块,使限位凸块拨动连接柱,从而使连接柱按压弹簧,弹簧在凹槽内压缩,从而使限位凸块按压到通孔中,然后向上提拉即可,当需要安装时,只需插入连接柱,连接柱带动限位凸块在通孔内滑动,这时连接柱也是被压的状态,当滑动到底部连通的洞口时,弹簧压动连接柱,使限位凸块弹出即可,从而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实现了方便拆装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中,吴益龙,滕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中亿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