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4135发布日期:2024-02-20 21:1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灯灯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路灯,尤其是涉及一种路灯灯头。


背景技术:

1、路灯作为道路的夜间照明设备被广泛应用,路灯主要由灯杆和灯头两部分构成,路灯灯头是路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路灯灯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灯的质量。由于路灯是安装在室外,其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形成露珠,比如受昼夜温差的影响或在极寒地区,露珠附着在灯罩内表面,从而影响路灯的照明效果,也会影响灯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灯灯头,解决了现有路灯灯头形成的露珠会影响照明效果及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路灯灯头,包括:壳体,其一侧具有呈坡度的开口;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灯体前侧朝向所述开口;灯罩,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其中,所述灯罩内侧涂覆有薄膜,所述灯罩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开设有通孔。

4、本实用新型通过灯罩、薄膜、导流槽、通孔的配合,使得露珠能沿着灯罩内表面滑落到导流槽内,然后在通孔排出,有效防止结露对灯罩造成影响,提高照明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辅助散热的作用,适用范围广。

5、可选的,所述薄膜为超亲水涂层。

6、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呈一定弧度坡面结构罩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上壳体连接后形成一具有坡度的开口,所述灯罩从上至下呈倾斜设置,所述灯罩的低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7、可选的,所述底座呈水平设置,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灯罩的一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灯罩内壁形成导流槽。

8、可选的,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导流槽上。

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杆。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杆呈中空结构,其外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灯体的接电线经安装杆与路灯灯杆内部电源、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灯体的一端设有线路管,所述线路管套设在所述灯体的接电线上。

12、可选的,该路灯灯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电机、风扇、加热块及湿度传感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槽分隔成一空腔;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位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加热块安装于所述隔板侧上方的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上;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块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通讯数据并调控加热块和电机的启闭。通过除湿装置对壳体内腔产生气流以对壳体内部的湿气或者灯罩内侧的露珠进行及时处理,进一步提高灯头的使用寿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灯罩、薄膜、导流槽、通孔的配合,使得露珠能沿着灯罩内表面滑落到导流槽内,然后在通孔排出,有效防止结露对灯罩造成影响,提高照明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辅助散热的作用,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为超亲水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0)及上壳体(11),所述上壳体(11)呈一定弧度坡面结构罩设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底座(10)与上壳体(11)连接后形成一具有坡度的开口,所述灯罩(3)从上至下呈倾斜设置,所述灯罩(3)的低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水平设置,所述底座(10)上靠近所述灯罩(3)的一端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灯罩(3)内壁形成导流槽(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导流槽(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杆(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6)呈中空结构,其外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灯体(2)的接电线经安装杆(6)与路灯灯杆内部电源、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2)的一端设有线路管(7),所述线路管(7)套设在所述灯体(2)的接电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灯灯头,其特征在于,该路灯灯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除湿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灯灯头,目的是解决现有路灯灯头形成的露珠会影响照明效果及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该灯头包括:壳体,其一侧具有呈坡度的开口;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灯体前侧朝向所述开口;灯罩,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其中,所述灯罩内侧涂覆有薄膜,所述灯罩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开设有通孔。本技术通过灯罩、薄膜、导流槽、通孔的配合,使得露珠能沿着灯罩内表面滑落到导流槽内,然后在通孔排出,有效防止结露对灯罩造成影响,提高照明效果,且具有较好的辅助散热的作用,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聪,安贵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恒持金属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