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角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6537发布日期:2023-12-30 08:0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角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照明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调角结构及灯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隧道灯具大多是通过螺丝与支架的配合调节灯具角度,每次调节角度均需使用如螺丝刀,电批等工具拆卸螺丝,再调整安装支架角度,最后使用工具锁紧螺丝,颇为不便。

2、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实现免工具快速调角的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免工具快速调角的调角结构及灯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角结构,包括

3、转轴,所述转轴用于与灯具主体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蜗轮;

4、蜗杆,用于与所述蜗轮啮合;

5、定位件,设于所述蜗杆的端部,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

6、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7、按压旋钮,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钮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8、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依次贯穿所述按压旋钮与所述定位件并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按压旋钮背离所述蜗杆的一端抵触。

9、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旋钮上还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限位凸起。

10、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端部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定位件设有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安装凸起。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设有避位槽。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相连的延伸部和抵触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按压旋钮连接,所述抵触部向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延伸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插接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抵触部和/或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导向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相等。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均相对于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上述调角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角结构及灯具具有结构新颖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能够实现免工具快速调角;通过按压旋钮上的第二定位部与定位件上的第一定位部配合,转动按压旋钮即可使得蜗杆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实现灯具主体的无工具快速调角,并且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具有自锁功能,能够避免灯具主体受外力作用而自行发生调角;并且当不需要调角时,通过弹性件推动按压旋钮使得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脱离,避免了因外界因素导致蜗杆误转。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依次贯穿所述按压旋钮与所述定位件并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按压旋钮背离所述蜗杆的一端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旋钮上还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端部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定位件设有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安装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设有避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相连的延伸部和抵触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按压旋钮连接,所述抵触部向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延伸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部和/或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一定位部均相对于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角结构及灯具,灯具包括调角结构,调角结构包括转轴、蜗轮、蜗杆、定位件、弹性件和按压旋钮;转轴用于与灯具主体连接,转轴上设有蜗轮;蜗杆用于与蜗轮啮合;定位件设于蜗杆的端部,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件连接;按压旋钮与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旋钮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本技术提供的调角结构及灯具具有结构新颖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转动按压旋钮即可使得蜗杆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实现灯具主体的无工具快速调角,并且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具有自锁功能,能够避免灯具主体受外力自行发生调角;通过弹性件推动按压旋钮使得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脱离,避免蜗杆误转。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源,蔡鹏,陈运灿,李万丰,周晴,张德峰,龙来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