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5262发布日期:2024-04-01 14:0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照明,尤其涉及一种透镜。


背景技术:

1、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领域,然而由于led为发散光源,因而在其作为照明应用时,通常需要配合起引导光线作用的led透镜使用。

2、常规的透镜设计方法都是将led光线通过光学透镜的直接折射后出光,当应用于路灯时,这种设计方式的透镜导致路灯的灯光路边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透镜,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中部内凹,另一面中部外凸,形成碗状,所述本体内凹的一面为入射面,且内凹的一面可置入led灯珠,所述本体外凸的一面为出射面,所述出射面与入射面均为多段圆弧平滑曲面,以本体的几何中心点建立x-y-z三轴直角坐标系,在本体的x轴-z轴截面上,以z轴为中心,出射面两侧、入射面两侧的圆弧均相互镜像,在本体的y轴-z轴截面上,入射面由相切的r1、r2两段圆弧组成,出射面由相切的r3、r4两段圆弧组成,所述r1的半径为4.85mm,r2的半径为8.21mm,r3的半径为11.08mm,r4的半径为10.12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l1=2mm,所述本体的宽度为l2=24.98mm,本体的长度为l3=25.42mm,本体外凸一面的最高点至另一面的距离为l4=8.55mm。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led灯珠采用7070灯珠。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7、本实用新型的透镜使原本折射向屋边方向的光线,改变方向射向了路边,从而提高了路边方向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面中部内凹,另一面中部外凸,形成碗状,所述本体(1)内凹的一面为入射面(2),且内凹的一面可置入led灯珠(4),所述本体(1)外凸的一面为出射面(3),所述出射面(3)与入射面(2)均为多段圆弧平滑曲面,以本体(1)的几何中心点建立x-y-z三轴直角坐标系,在本体(1)的x轴-z轴截面上,以z轴为中心,出射面(3)两侧、入射面(2)两侧的圆弧均相互镜像,在本体(1)的y轴-z轴截面上,入射面(2)由相切的r1、r2两段圆弧组成,出射面(3)由相切的r3、r4两段圆弧组成,所述r1的半径为4.85mm,r2的半径为8.21mm,r3的半径为11.08mm,r4的半径为10.12mm,所述本体(1)的厚度为l1=2mm,所述本体(1)的宽度为l2=24.98mm,本体(1)的长度为l3=25.42mm,本体(1)外凸一面的最高点至另一面的距离为l4=8.5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4)采用7070灯珠。


技术总结
一种透镜,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中部内凹,另一面中部外凸,形成碗状,所述本体内凹的一面为入射面,且内凹的一面可置入LED灯珠,所述本体外凸的一面为出射面,所述出射面与入射面均为多段圆弧平滑曲面,以本体的几何中心点建立X‑Y‑Z三轴直角坐标系,在本体的X轴‑Z轴截面上,以Z轴为中心,出射面两侧、入射面两侧的圆弧均相互镜像,在本体的Y轴‑Z轴截面上,入射面由相切的R1、R2两段圆弧组成,出射面由相切的R3、R4两段圆弧组成,所述R1的半径为4.85mm,R2的半径为8.21mm,R3的半径为11.08mm,R4的半径为10.12mm。本技术的透镜使原本折射向屋边方向的光线,改变方向射向了路边,从而提高了路边方向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区俊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宝球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