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6097发布日期:2023-12-30 07: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动态光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


背景技术:

1、目前,以led光源为主的车辆灯具正逐步占据车灯市场。车灯作为车辆的“双眼”,在外观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车辆灯光的要求不断提升,迎宾灯也随之兴起。目前市面上的迎宾灯主要安装在车辆的车门上,在打开车门时,射出迎宾灯光。但是,当前市面上传统的led车辆迎宾灯安装位置单一,无法实现多样化动态迎宾效果,难以满足当代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在车头处实现多种动态迎宾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兼具碰撞警示作用,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它包括灯罩、led灯板、控制板、壳体和毫米波雷达;

4、所述灯罩与壳体相连,所述led灯板和控制板均位于在灯罩与壳体构成的灯具腔体中,所述led灯板和控制板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led灯板正对灯罩的出光部;

5、所述led灯板正对灯罩的出光部的一侧设置有呈一字形间隔排列布置的多颗led光源,所述灯罩的出光部为一字形结构,所述led灯板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控制多颗所述led光源实现动态迎宾效果;

6、所述毫米波雷达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毫米波雷达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当所述毫米波雷达检测到车辆行驶过程中前方有碰撞风险时,所述控制板控制led光源进行灯光警示。

7、进一步,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覆盖在灯罩的外侧并与壳体相连。

8、进一步,所述装饰盖上开设有与灯罩的出光部相配合的一字形出光槽。

9、进一步,所述装饰盖采用不透光的塑料材质。

10、进一步,所述灯罩采用无色透明pc材质。

11、进一步,所述动态迎宾效果包括:

12、自左向右流水点亮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

13、自右向左流水点亮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

14、自左向右流水逐步提高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亮度;

15、自右向左流水逐步提高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亮度;

16、自左向右逐步块状区域提高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亮度;

17、自右向左逐步块状区域提高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亮度;

18、由暗至明整体提高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亮度;

19、自中间向两边或两边向中间流水点亮所述led灯板上的多颗led光源。

20、进一步,所述灯光警示包括:多颗所述led光源均提升亮度,同时多颗所述led光源交替闪烁。

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迎宾灯安装在车头格栅处,通过一块一字形的led灯板实现多种动态迎宾效果,在车头处也可实现迎宾灯光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led灯板配合车身毫米波雷达,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与人或动物有碰撞风险时,灯具主动提升亮度,内部led交替闪烁,以达到警示作用,车辆行驶安全性显著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灯罩(1)、led灯板(3)、控制板(4)、壳体(6)和毫米波雷达(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盖(2),所述装饰盖(2)覆盖在灯罩(1)的外侧并与壳体(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上开设有与灯罩(1)的出光部(11)相配合的一字形出光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采用不透光的塑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采用无色透明pc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迎宾效果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警示包括:多颗所述led光源(31)均提升亮度,同时多颗所述led光源(31)交替闪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它包括灯罩、LED灯板、控制板、壳体和毫米波雷达;所述灯罩与壳体相连,所述LED灯板和控制板均位于在灯罩与壳体构成的灯具腔体中,所述LED灯板和控制板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LED灯板正对灯罩的出光部;所述LED灯板正对灯罩的出光部的一侧设置有呈一字形间隔排列布置的多颗LED光源。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动态光效LED车辆格栅灯,在车头处实现多种动态迎宾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兼具碰撞警示作用,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李伟,魏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