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器、车灯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0404发布日期:2024-02-02 20: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聚光器、车灯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灯,特别涉及一种聚光器、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整车对静态外观件以及点亮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车灯为了满足外侧45°可视角的法规要求,传统车灯的聚光器采用高功率外表面花纹扩散方式或者在外表面设计搬光花纹满足可视角法规要求。

2、由于聚光器靠外表面花纹扩散满足倒车灯外侧45°可视角要比较大功率的光源,导致能耗以及成本上升。或者车灯在灯具透明面罩上增加光学花纹来满足国家法规要求,增加光学花纹导致1、灯具不点亮状态下,破坏透明面罩一体性,不美观;2、灯具点亮状态下,光学花纹区域存在暗区问题,影响亮灯效果。

3、因此,如何降低车灯能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聚光器、车灯和车辆,以降低车灯能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聚光器,包括聚光本体和多个聚光单元,其中,聚光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多个聚光单元依次布置于入光面上;

4、聚光单元包括自出光面向外凸出的聚光凸起和自聚光凸起的中部向内凹陷的聚光凹槽,聚光凸起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第二折射面相对于第一折射面靠近出光面;聚光凹槽具有形成槽壁的第三折射面、形成槽底的向外凸出的第四折射面和位于第四折射面两侧的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光束经由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和/或第二折射面的折射作用后,相对于聚光本体的光轴向目标区域偏折。

5、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第二折射面自第一折射面向靠近光轴的方向收敛。

6、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第二折射面和/或第一折射面为抛物面或者圆锥面。

7、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外侧可视角折射面与第四折射面的交线为双曲线。

8、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外侧可视角折射面为平面结构。

9、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在聚光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居第四折射面的两侧。

10、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两个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分别为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和第二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其中,第二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相较于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靠近第二折射面。

11、可选的,上述聚光器中,经由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的第一光束的出光角α的范围为:20°≤α≤50°;

12、经由第二外侧可视角折射面至第二折射面的第二光束的出光角β的范围为:20°≤β≤60°。

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光源和如上述任一项的聚光器。

14、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车灯。

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器光束可经由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和/或第二折射面的折射作用后,相对于聚光本体的光轴向目标区域偏折,即朝着特定角度汇聚,进一步的,通过出光面后折射到特定的外侧45°可视角区域。由于上述聚光器无需增加光源功率即可实现。因此,降低了车灯能耗以及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本体和多个聚光单元,其中,所述聚光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多个所述聚光单元依次布置于所述入光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射面自所述第一折射面向靠近光轴的方向收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射面和/或所述第一折射面为抛物面或者圆锥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可视角折射面与所述第四折射面的交线为双曲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可视角折射面为平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在所述聚光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居所述第四折射面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分别为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和第二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相较于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靠近所述第二折射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一外侧可视角折射面的第一光束的出光角α的范围为:20°≤α≤50°;

9.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光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光器、车灯和车辆,包括聚光本体和多个聚光单元,其中,聚光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多个聚光单元依次布置于入光面上;采用本技术的聚光器光束可经由外侧可视角折射面和/或第二折射面的折射作用后,相对于聚光本体的光轴向目标区域偏折,即朝着特定角度汇聚,进一步的,通过出光面后折射到特定的外侧45°可视角区域。由于上述聚光器无需增加光源功率即可实现。因此,降低了车灯能耗以及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程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