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接散热结构及灯具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9727发布日期:2024-05-07 19:2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快接散热结构及灯具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接散热结构及灯具散热系统,属于灯具或电源散热领域。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家电均提高了功率,这就导致各类家电对散热效率的需求上涨。其中,灯具的灯珠寿命和工作温度均与散热效果有关,随着灯具的小型化、集合化的发展,现有压铸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已经很难满足产品需求,导致小空间内热源与散热面之间的热传导效果差。故运用石墨烯高效的散热能力以及轻量化的特点,可以很好的与以往散热融合,提高整灯的散热结构。

2、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散热结构及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接散热结构,以提高散热部件的导热率和散热能力,进而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接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模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散热件、固定在所述散热件上的固定座,以及通过扭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压片,所述压片能够被按压以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发生转动,按压所述压片时,所述扭簧被压缩,所述压片与所述散热件之间形成间距,释放所述压片后,所述压片在所述扭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散热结构还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用于与发热件相连,以将所述发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片传递到所述散热模组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片为石墨烯导热片,且所述石墨烯导热片的一端伸入所述间距内并被压紧固定在所述压片与所述散热件之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片设置有按压平台、与所述按压平台相垂直的支撑组件以及自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散热件弯折延伸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平行于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所述间距形成在所述接触板与所述散热件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片的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固定座设有朝向所述压片延伸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固定孔相互对位,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固定孔,使所述压片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上下贯穿设置,所述固定座还设有朝向所述压片延伸的固定板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该两个第三连接部均上下贯穿设置,两个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开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还设有垂直于所述固定板并位于所述开槽内的固定轴,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作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片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以及多个垂直于散热板设置的散热鳍片,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散热板上,任意两个所述散热鳍片相互平行。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快接散热结构的灯具散热系统。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散热系统,包括灯具和与所述灯具组装连接的前述快接散热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包括灯体和与灯体组装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快接散热结构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灯体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以将所述灯具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片传递到所述散热模组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快接散热结构,通过在散热件上设置固定座及通过扭簧与固定座连接的压片,从而可在按压压片时,利用扭簧被压缩来使压片与散热件之间形成间距,继而方便与灯具上的导热片连接;而在释放压片后,可利用扭簧的弹性力来带动压片复位,使导热片与散热件紧密结合,增强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快接散热结构不仅提高了散热部件的导热和散热能力,而且组装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接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模组(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103)包括散热件(1)、固定在所述散热件(1)上的固定座(2),以及通过扭簧(3)与所述固定座(2)连接的压片(4),所述压片(4)能够被按压以相对于所述固定座(2)发生转动,按压所述压片(4)时,所述扭簧(3)被压缩,所述压片(4)与所述散热件(1)之间形成间距,释放所述压片(4)后,所述压片(4)在所述扭簧(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散热结构还包括导热片(104),所述导热片(104)的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103)相连、另一端用于与发热件相连,以将所述发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片(104)传递到所述散热模组(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104)为石墨烯导热片,且所述石墨烯导热片的一端伸入所述间距内并被压紧固定在所述压片(4)与所述散热件(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4)设置有按压平台(41)、与所述按压平台(41)相垂直的支撑组件(42)以及自所述支撑组件(42)朝向所述散热件(1)弯折延伸的接触板(43),所述接触板(43)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42)的一端平行于所述支撑组件(42)设置,所述间距形成在所述接触板(43)与所述散热件(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4)的朝向所述散热件(1)的一侧设有旋转结构(44),所述旋转结构(44)上开设有中心孔(441),所述固定座(2)设有朝向所述压片(4)延伸的固定台(21),所述固定台(21)上开设有固定孔(211),所述中心孔(441)与所述固定孔(211)相互对位,所述散热模组(103)还包括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穿过所述中心孔(441)和所述固定孔(211),使所述压片(4)与所述固定座(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4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5)和第二连接部(46),所述第一连接部(4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6)均上下贯穿设置,所述固定座(2)还设有朝向所述压片(4)延伸的固定板(22)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板(22)上的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三连接部(2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22)的顶部和底部,该两个第三连接部(23)均上下贯穿设置,两个第三连接部(23)之间形成有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还设有垂直于所述固定板(22)并位于所述开槽内的固定轴(24),所述扭簧(3)套设在所述固定轴(24)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5)或所述第二连接部(46)连接,以作用于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压片(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包括散热板(11)以及多个垂直于散热板(11)设置的散热鳍片(12),所述固定座(2)安装在所述散热板(11)上,任意两个所述散热鳍片(12)相互平行。

9.一种灯具散热系统,包括灯具(101)和与所述灯具(101)组装连接的快接散热结构(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散热结构(102)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接散热结构(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01)包括灯体(7)和与灯体(7)组装固定的安装板(8),所述快接散热结构(102)包括导热片(104),所述导热片(104)的一端与所述散热模组(103)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灯体(7)和所述安装板(8)之间,以将所述灯具(101)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片(104)传递到所述散热模组(103)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接散热结构及灯具散热系统,所述快接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模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散热件、固定在所述散热件上的固定座,以及通过扭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压片,所述压片能够被按压以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发生转动,按压所述压片时,所述扭簧被压缩,所述压片与所述散热件之间形成间距,释放所述压片后,所述压片在所述扭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所述快接散热结构与灯具组装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快接散热结构,不仅提高了散热部件的导热和散热能力,而且组装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森,吴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