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灯,尤其涉及一种微光耦合单元、阵列、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微透镜阵列技术包含了透镜组、玻璃基底以及图案层,透镜的焦点位于入光件与出光件中间,位于图案层;此种方案能够获得均匀分布、各种不同图案的光型;但是存在光学效率低、高成本、加工工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微光耦合单元、阵列、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光耦合单元,单元体;入光件,设于单元体上且具有弧线轮廓线,以便对位于入光件焦点处或附近的物进行成像;出光件,设于单元体上且具有弧线轮廓线,以便对位于出光件焦点处或附近的物进行成像;所述入光件与出光件的焦线垂直但焦距不同,以使所述入光件与出光件的成像方向相互正交,进而能够在各自方向上成像出宽度不一致的非对称光型。
3、本实用新型的微光耦合单元,通过入光件和出光件的设置,能够分别对物在正交方向上进行成像,且焦距不同,实现非对称的光型,相比于传统的mla技术,本方案的单元体可直接注塑成型,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装配精度要求较低。
4、进一步,所述入光件和出光件的焦距与自身成像宽度成反比。
5、进一步,所述入光件采用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拉伸成型的柱面、旋转成型的曲面或扫掠成型的曲面。
6、进一步,所述出光件采用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拉伸成型的柱面、旋转成型的曲面或扫掠成型的曲面。
7、进一步,所述入光件与出光件间隔设置,所述入光件上设有入光部,所述出光件上设有出光部;所述入光部与出光部的焦线垂直,以使入光件、出光件分别对正交方向的光进行成像;所述入光部与出光部的焦距不同,以使入光件、出光件在各自方向上成像出宽度不一致的非对称光型;所述入光部具有平凸、凸平或双凸的轮廓线;所述出光部具有平凸、凸平或双凸的轮廓线。
8、一种微光耦合阵列,由上述微光耦合单元阵列形成。
9、进一步,所述微光耦合阵列能够包含不同成像宽度的微光耦合单元。
10、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微光耦合阵列组。
11、一种车灯,包括上述的照明装置。
12、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入光件和出光件的设置,能够分别对物在正交方向上进行成像,且焦距不同,实现非对称的光型,相比于传统的mla技术,本方案的单元体可直接注塑成型,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装配精度要求较低;
15、2、每组微光耦合单元的尺寸都比较小,这些微小的微光耦合单元对物进行成像,而它们组成的微光耦和阵列或阵列组,则是非常多个光型在同一位置叠加,从而能获得在每一处都具有几乎相同光强的光型。
1.一种微光耦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耦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件和出光件的焦距与自身成像宽度成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耦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件采用入光面(1),所述入光面(1)为拉伸成型的柱面、旋转成型的曲面或扫掠成型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耦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件采用出光面(2),所述出光面(2)为拉伸成型的柱面、旋转成型的曲面或扫掠成型的曲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耦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件与出光件间隔设置,所述入光件上设有入光部(3),所述出光件上设有出光部(4);
6.一种微光耦合阵列,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光耦合单元阵列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光耦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耦合阵列能够包含不同成像宽度的微光耦合单元。
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光耦合阵列组。
9.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