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40574822发布日期:2025-01-03 11:3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灯光照明,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因照明的广泛应用,通过以人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的照明方式进行设计的理念,使得不同照明观念的灯具层层出现。旨在创造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照明环境通过科学的依据来优化照明环境,以满足人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需求。人因照明通过调节光照的色温、光谱、照度、光分布等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视觉、生理和心理需求。

2、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中,有80%来自于光引起的视觉,室内光环境的建立涉及到光的分布,光的分布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其中太阳光在不同时间段,光的分布和状态也随之不同,却始终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太阳光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室内光环境的建立,更接近自然环境。

3、然而,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在室内空间中的分布往往不够自然,这不利于传统技术中的照明装置符合人因照明的观念。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在室内空间中的分布更接近自然环境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用于对室内空间的天花板进行照射以实现间接照明,所述发光部的配光透镜设置有相对光轴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用于使所述发光部的光源射出的光线入射至所述配光透镜内部,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用于使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自由曲面和所述第二自由曲面整体朝所述天花板的方向凸出,且所述第二自由曲面靠近所述天花板的部分为与所述天花板平行的平直面,所述方法包括:

3、通过所述配光透镜将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配置为满足预设的配光曲线,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使所述天花板上形成的照度,由所述天花板的中心向所述天花板的边缘呈从亮到暗的环形梯度变化。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5、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天花板上形成以所述天花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多条环形等照度线,且所述环形等照度线距所述天花板中心的尺寸与所述环形等照度线对应的照度比呈反比例关系。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天花板的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在多条所述环形等照度线中,距离所述天花板中心最远的所述环形等照度线内切于所述天花板的边缘。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控制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天花板之间保持第一距离,以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预配置的第一光斑;

9、其中,所述第一光斑相切于所述天花板与所述墙壁间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光斑用于使所述墙壁形成闭环的等照度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斑的照度不低于所述天花板的中心的照度的50%。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控制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天花板之间保持第二距离,以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预配置的第二光斑:

13、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光斑被所述天花板与所述墙壁间的交界处切掉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斑用于使所述墙壁形成不闭环的等照度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控制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天花板之间保持第三距离,以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预配置的第三光斑:

16、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光斑被所述天花板与所述墙壁间的交界处切掉的部分大于所述第二光斑被所述天花板与所述墙壁间的交界处切掉的部分,所述第三光斑用于使所述墙壁形成不闭环且趋向于点的等照度线。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控制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的距离范围,以使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的等照度线的分布为从墙顶往墙底呈有序单方向递减的趋势。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控制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不处于所述预设的距离范围,以使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的等照度线的分布为分别往墙顶和墙底呈双方向递减的趋势。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2、通过所述预设的配光曲线,使所述天花板上形成的照度,由所述天花板的中心向所述天花板的边缘呈从亮到暗的环形梯度变化,所述天花板的边缘位置亮度为所述天花板的中心位置亮度的10%。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5°。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5、通过控制所述发光部的色温变化,使所述室内空间的墙壁上形成的光斑的色温处于2500k至3000k之间。

2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配光透镜,所述配光透镜设置有相对光轴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

27、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用于使光源射出的光线入射至所述配光透镜内部;

28、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用于使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预设角度;

29、所述第一自由曲面和所述第二自由曲面整体朝照射面的方向凸出,且所述第二自由曲面靠近所述照射面的部分为与所述照射面平行的平直面。

3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

31、上述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用于对室内空间的天花板进行照射以实现间接照明,发光部的配光透镜设置有相对光轴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第一自由曲面用于使发光部的光源射出的光线入射至配光透镜内部,第二自由曲面用于使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预设角度,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整体朝天花板的方向凸出,且第二自由曲面靠近天花板的部分为与天花板平行的平直面,该方法包括:通过配光透镜将光源射出的光线配置为满足预设的配光曲线,通过预设的配光曲线,使天花板上形成的照度,由天花板的中心向天花板的边缘呈从亮到暗的环形梯度变化,可以使得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在室内空间的光分布特征更加接近自然环境中的光分布特征,从而使得室内空间中的照明环境更接近自然光的环境,使空间分布更加柔和,实现在室内空间中创造出温馨、舒适和更加接近自然的视感,符合人因照明的观念,使得人因照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用于对室内空间的天花板进行照射以实现间接照明,所述发光部的配光透镜设置有相对光轴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所述第一自由曲面用于使所述发光部的光源射出的光线入射至所述配光透镜内部,所述第二自由曲面用于使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预设角度,所述第一自由曲面和所述第二自由曲面整体朝所述天花板的方向凸出,且所述第二自由曲面靠近所述天花板的部分为与所述天花板平行的平直面,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斑的照度不低于所述天花板的中心的照度的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5°。

10.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配光透镜以及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发光部的配光透镜设置有相对光轴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自由曲面和第二自由曲面,第一自由曲面用于使发光部的光源射出的光线入射至配光透镜内部,第二自由曲面用于使配光透镜的出射光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至少不小于预设角度,该方法包括:通过配光透镜将光源射出的光线配置为满足预设的配光曲线,通过预设的配光曲线,使天花板上形成的照度,由天花板的中心向天花板的边缘呈从亮到暗的环形梯度变化。采用本方法使室内环境更接近自然光的环境,使空间分布更加柔和。

技术研发人员:冯昭扬,郑猛狄,罗远翔,伦照荣,史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施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