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6505发布日期:2024-11-05 16:5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1、投光灯是指被照面上的光照强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目前,投光灯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为了达到较大范围的照明效果,一般会将投光灯的功率设置成较大功率。

2、现有的投光灯一般能通过电池和外接电源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供电。采用电池供电时投光灯能随意移动到特定位置,大大提高了投光灯使用的灵活性。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688686 u公开了一种带移动电源的照明灯具,包括底座、灯头和移动电源组件,移动电源组件设置在灯头的后侧,其中,移动电源组件与灯头可拆式连接;具体地,灯头包括第一外壳,移动电源组件包括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的后侧设有向后凸伸的第一座体,第二外壳的前侧设有向前凸伸的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座体的上端为开口的凹槽,凹槽的两侧与第二座体的两侧之间还设有上下导向装置,用于使第二座体贴着凹槽的凹面通过上下导向装置由上而下安装到凹槽内。上述照明灯具只需将第二座体对准第一座体的凹槽由上而下装入,即可利用凹槽和上下导向装置限制移动电源组件的前后左右位置。

3、然而,上述的照明灯具存在不足:照明灯具的灯头上只设置有一个第一座体,并且该第一座体只与一种具体移动电源组件上的第二座体配合安装,无法满足采用电池供电的投光灯适配于不同型号移动电源组件(或称电池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与不同型号电池包具有更高适配性的投光灯。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投光灯,包括灯体,该灯体的正面设置有照明光源,灯体的背部设置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至少能够连接两种电池包适配器,各电池包适配器均以可脱卸的方式连接于连接座,各电池包适配器上具有供至少一种电池包插接的适配口。

3、为了减小安装电池包后的灯体体积,所述灯体背部设有开口向后的凹槽,所述电池包适配器安装在该凹槽内,该凹槽即为所述连接座。

4、为了便于连接座与电池包适配器之间的电路连通,所述连接座的底壁上设有分别连接照明光源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的第一转接头,第一转接头包括可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照明光源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电连接。

5、优选地,所述电池包适配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转接头和连接板,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所述适配口,所述第二转接头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二端位于壳体上的适配口内用于与电池包电连接。第二转接头可以将电流从壳体外传输到壳体内部,再传输到连接板上。

6、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插孔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电连接。各电池包适配器的连接板上的第二插孔的位置可以根据电池包适配器上的第二转接头的位置和形状来定制。

7、为了方便电池包适配器与连接座之间的电路连接,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的连接板上的第一插孔的位置均相同。

8、为了方便电池包适配器与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壁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

9、为了提高电池包适配器与连接座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相应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头为t型插头,第一连接部为t型插头的公头,第二连接部为t型插头的母头。

11、为了便于用户正确地将电池包的正负极插接至电池包适配器,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的壳体的外表面均具有正负极标记。

12、为了便于用户正确地将对应型号的电池包插接至电池包适配器,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的壳体的外表面均具有型号标记,所述型号标记用于标明该电池包适配器可适配的电池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灯体背部的连接座上可拆卸连接多种类型的电池包适配器,每个电池包适配器至少适配一种类型的电池包,使得投光灯更换电池包时可以有多种选择,提高了投光灯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电池包的兼容性;此外,电池包适配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灯体连接,更换电池包适配器的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投光灯,包括灯体(100),该灯体(100)的正面设置有照明光源(1),灯体(100)的背部设置有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至少能够连接两种电池包适配器(3),各电池包适配器(3)均以可脱卸的方式连接于连接座(2),各电池包适配器(3)上具有供至少一种电池包插接的适配口(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00)背部设有开口向后的凹槽,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安装在该凹槽内,该凹槽即为所述连接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底壁上设有分别连接照明光源(1)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的第一转接头(21),第一转接头(21)包括可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1)与照明光源(1)电连接,第二连接部(212)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包括壳体(31)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31)上的第二转接头(32)和连接板(33),所述壳体(31)外表面设置有所述适配口(30),所述第二转接头(32)贯穿所述壳体(31),所述第二转接头(32)的第一端(321)位于所述壳体(31)内部并与连接板(33)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32)的第二端(322)位于壳体(31)上的适配口(30)内用于与电池包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3)上设有第一插孔(331)和第二插孔(332),所述第一插孔(331)与所述第一转接头(21)的第二连接部(212)电连接,所述第二插孔(332)与所述第二转接头(32)的第一端(32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的连接板(33)上的第一插孔(331)的位置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底壁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2),所述壳体(3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13),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螺纹孔(22)和第二螺纹孔(313)进行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23),相应地,所述壳体(31)上开设有容纳定位块(23)的定位孔(314)。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21)为t型插头,第一连接部(211)为t型插头的公头,第二连接部(212)为t型插头的母头。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的壳体(31)的外表面均具有正负极标记(311);各所述电池包适配器(3)的壳体(31)的外表面均具有型号标记(312),所述型号标记(312)用于标明该电池包适配器(3)可适配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投光灯,包括灯体,该灯体的正面设置有照明光源,灯体的背部设置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至少能够连接两种电池包适配器,各电池包适配器均以可脱卸的方式连接于连接座,各电池包适配器上具有供至少一种电池包插接的适配口。灯体背部以可脱卸的方式连接有多个电池适配器,每个电池适配器至少适配一种类型的电池包,使得投光灯更换电池包时可以有多种选择,提高了投光灯对电池包的兼容性;此外,电池适配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灯体连接,更换电池适配器的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恒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