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8651发布日期:2024-12-03 11: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灯具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1、当前市场上,为使得灯具具有较好的发光照明效果,在灯具的轮廓边缘设置竖直透光面实现灯具的边缘照明,当灯具通过竖直透光面实现发光时,竖直透光面上的光线基本以垂直于竖直面的角度射出,即沿水平方向射出,这导致从竖直面上射出的光线无法有效到达用光环境中,进而导致对光线的利用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灯具,能够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灯具在通过竖直面发光时对光线的利用率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具,所公开的灯具包括壳体、第一光源、第一电路板与光线扩散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电路板以及所述光线扩散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沿所述壳体的轮廓延伸,所述光线扩散部包括出光斜面,所述出光斜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且经过所述光线扩散部的第一光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光源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射出。

4、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灯具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灯具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光线扩散部中设置出光斜面,使得出光斜面能够将从第一光源射出且经过光线扩散部的第一光线向着远离第一光源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射出,从而能够避免从第一光源中射出的第一光线沿着水平方向射入至用光环境中,进而使得倾斜射入至用光环境中的第一光线能够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实现照明,有利于提升对第一光线的利用率。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灯具在通过竖直面发光时对光线的利用率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第一电路板(200)与光线扩散部(300),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以及所述光线扩散部(3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0),所述第一电路板(200)沿所述壳体(100)的轮廓延伸,所述光线扩散部(300)包括出光斜面(310),所述出光斜面(310)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且经过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的第一光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光源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导光件(400),所述导光件(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导光件(400)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光源,且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所述光线扩散部(300)还包括入光面(320),所述入光面(320)与所述出光斜面(310)为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相背的两个面,所述入光面(320)与所述导光件(400)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扩散部(300)、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与所述壳体(100)围成定位空间(500),所述导光件(400)定位设置在所述定位空间(5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相连的筒状部(110)和支撑翻边(120),所述筒状部(110)与所述支撑翻边(120)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凸起(130),所述筒状部(110)、所述支撑翻边(120)、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以及所述光线扩散部(300)围成所述定位空间(500),所述导光件(400)与所述限位凸起(130)限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二光源和透光面板(600),所述壳体(100)包括筒状部(110)、支撑翻边(120)和底座(140),所述底座(140)、所述筒状部(110)与所述支撑翻边(120)围成安装空间(700),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电路板(200)以及所述光线扩散部(300)均设置在所述支撑翻边(120),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700),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底座(140)电连接,所述透光面板(600)与所述第二光源相对,所述透光面板(600)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第二光线射入至所述透光面板(600)背离所述第二光源的用光环境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扩散部(30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出光斜面(310)的两端相连的顶面(330)和底面(340),所述底面(340)支撑于所述支撑翻边(120),所述透光面板(600)的边缘搭接在所述顶面(330)上,在水平方向上,所述顶面(330)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底面(340)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导光件(400),所述导光件(40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翻边(120)上,所述导光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所述光线扩散部(300)还包括定位凸起(350),所述定位凸起(350)凸出于所述顶面(330),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的入光面(320)与所述导光件(400)相对,所述入光面(320)与所述出光斜面(310)为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相背的两个面,所述定位凸起(350)被夹持在所述透光面板(600)的外侧壁与所述导光件(4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0)包括相连且为一体式结构的安装部(141)与抵接部(142),所述第二光源设于所述安装部(141),所述抵接部(142)从所述安装部(141)向着靠近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142)与所述透光面板(600)的边缘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锁紧件(800),所述壳体(100)还包括连接翻边(150),所述第一电路板(200)设置在所述连接翻边(150)朝向所述光线扩散部(300)的一侧,所述连接翻边(150)与所述筒状部(110)相连,所述连接翻边(150)与所述支撑翻边(120)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部(110)相背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筒状部(110)之内,所述连接翻边(150)包括内侧壁设有螺纹的连接槽(151),所述连接槽(151)沿所述筒状部(110)的边缘延伸,所述安装部(141)开设有连接孔(1411),所述锁紧件(800)穿过所述连接孔(1411)与所述连接槽(151)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连接翻边(150)还开设有密封槽(152),所述密封槽(152)围绕所述连接槽(151)开设,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槽(152)密封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灯具,所公开的灯具包括壳体、第一光源、第一电路板与光线扩散部,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电路板以及所述光线扩散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沿所述壳体的轮廓延伸,所述光线扩散部包括出光斜面,所述出光斜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且经过所述光线扩散部的第一光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光源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射出。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灯具在通过竖直面发光时对光线的利用率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增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