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变色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76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率变色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灯具。
现有应用光学上三基色原理加上功率控制电路或开关电路可以改变颜色的灯具种类较多,但共同存在的缺点是在灯上有些地方存在阴影,变色后发光强度损失大,光的利用率差。其原因是红、绿、蓝三只色灯后的反射镜为一面,红、绿、蓝三只色灯前的玻璃或塑料灯罩为半透明,举一例,乳白色的灯罩为半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灯上的阴影有所减少,变色后发光强度损失较小,光的利用效率高的变色灯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红、绿、蓝三只色灯后的反射镜由一面改为一面以上,这样,一组红、绿、蓝三只色灯由于多面反射镜的作用,产生的效果类似多组灯,使混色均匀,灯上的阴影有所减少。另外,将红绿、蓝三只色灯前半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改为由透明的棱镜及透镜的组合体构成的灯罩,由于透明物质比半透明的物质透光程度好,因此,本实用新型发光强度的损失较小,光的利用效率高。
这里,谈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
变色灯具是应用光学中三基色原理,将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由于红、绿、蓝三色光的比例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颜色。在变色灯具中,有红灯、绿灯、蓝灯各一个构成的一组灯,用三个功率控制器去控制各个灯泡的功率,使各个灯泡同一时刻发出不同亮度的光,混合后就产生新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反射镜为一面以上,镜面与镜面之间有一定角度,此种多面反射镜放在一组红灯、绿灯、蓝灯的后面,由于光线反射作用,产生的效果类似多组灯发出的光,使混色均匀,灯上的阴影有所减少。
反射镜的材料用金属、玻璃、塑料,上面有一层反光物质即可。
反射镜的形状为平面镜或球面镜,还可以由平面镜、球面镜共同组成。
反射镜可以是一面以上镜子造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由一面以上镜子组装而成,还可以整体结构与组装结构混合用。
本实用新型红灯、绿灯、蓝灯三只包灯前的玻璃或塑料灯罩由透明的棱镜及透镜的组合体构成,光线通过它将分散到各个方向,起散光的作用,由于光线通过的是透明物质,比起通过半透明物质来发光强度损失较小。
灯罩的材料是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用模具压制或吹制而成。
灯罩的形状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的形状为横竖条纹或园形条纹或花型条纹,还可以选用其中两种条纹或三种条纹同时用,由于采用了此种条纹,在灯罩上形成棱镜及透镜的组合体。
灯罩光滑的一面可以朝红灯、绿灯、蓝灯方向,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
如果仍用半透明的材料制造灯罩时,灯罩的形状还可以用上述的种种形状,但是此半透明的材料的透光程度要选用高一些的,才能减少发光强度的一些损失,举一例,选用浅乳白色的材料。当然,从光的利用效率上看,比不上用透明材料,从缩小变色灯具的体积来看还是有可取之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达到灯上的阴影有所减少,变色后发光强度损失较小,光的利用效率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下面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


图1是功率控制器电路图,也就是无级调光电路,在
图1中,是手动电路图,还可以有自动、突变、渐变、定色电路图。
图2是反射镜。
在图2中,1是平面反射镜,2是红、绿、蓝三只色灯的装配孔。反射镜与反射镜之间有一定角度,形成凹形状。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光的反射方向。
图3是反射镜。
在图3中,3是平面反射镜,4是红、绿、蓝三只色灯的装配孔。反射镜与反射镜之间有一定角度,形成凸形状。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光的反射方向。
图4是灯罩,灯罩的形状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有园形条纹。
在图4中,5是光滑面,6是园形条纹。
图5是高效率变色灯装配示意图。
在图5中,7是反射镜,8是灯罩,9是红、绿蓝三只色灯。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由功率控制器,红、绿、蓝色灯,反射镜,灯罩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射镜为一面以上,灯罩由棱镜及透镜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反射镜由平面镜或球面镜组成,还可以由平面镜,球面镜共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镜与镜之间有一定角度,形成凹形状或凸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反射镜由整体制成或组装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罩的形状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有横竖条纹或园形条纹或花形条纹,还可以选用其中两种条纹或三种条纹同时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罩的光滑面朝红灯、绿灯、蓝灯方向,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罩是透明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罩是比半透明材料透明度高一些的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率变色灯,应用光学上三基色原理,用功率控制电路控制三色灯的亮度,改变灯具的颜色。其结构是红、绿、蓝三只色灯后的反射镜为一面以上,红、绿、蓝三只色灯前的灯罩由棱镜及透镜的组合体构成。因此,灯上的阴影有所减少,变色后发光强度损失较小,光的利用效率高。
文档编号F21V3/00GK2062783SQ89217568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武青 申请人:刘武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