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573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使用过的钢带卷内护角圈挤压、整形、切割的回收装置。
目前,钢带卷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大量使用,使用时打开包装后做为包装的钢带卷内护角圈就完成了其功能,被废钢铁收购人员收回压成铁块卖给钢铁厂回炉炼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只需将钢带卷内护角圈喂入装置就可通过挤压、整形、切割成条状板料,大部分板料可以作为冲压材料进一步利用,另外也便于堆放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机架左边安装的下压波纹齿轮由电机经减速器、齿轮驱动,上压波纹齿轮为被动齿轮由下压波纹齿轮驱动,在机架中部固定着内整形导板和外整形导板并构成狭窄矩形通道,在机架右边安装着由电机经减速器、齿轮驱动的上圆切刀和下圆切刀。钢带卷内护角圈的短边由前导轮导入上压波纹齿轮和下压波纹齿轮之间进行挤压,将短边压成波纹面,由于上压波纹齿轮为圆锥齿轮,下压波纹齿轮为圆柱齿轮,使短边沿径向越往外波纹越深,收缩也越大,当外圈收缩的和内圈一样长时,钢带卷内护角圈就变成了近似于直条角钢的形状。钢带卷内护角圈的长边再经过由内整形导板和外整形导板构成的狭窄矩形通道而进一步变直,最后经后导轮导入由上圆切刀和下圆切刀组成的分切机构中分切成条料。上压波纹齿轮和下压波纹齿轮之间的间隙可调,以此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带卷内护角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好、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且能使废物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钢带卷内护角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压波纹齿轮 2、下压波纹齿轮 3、内整形导板 4、外整形导板5、上圆切刀 6、下圆切刀 7、钢带卷内护角圈8、前导轮9、后导轮10、短边 11、长边见附
图1、2所示,在机架左边安装着下压波纹齿轮(2),并由电机经减速器、齿轮传动,下压波纹齿轮(2)上面的上压波纹齿轮(1)为被动轮由下压波纹齿轮(2)驱动,前导轮(8)使钢带卷内护角圈(7)的长边(11)紧贴上压波纹齿轮(1)的外端面,短边(10)从上压波纹齿轮(1)和下压波纹齿轮(2)之间挤压后,短边(10)变成波纹面,且波纹沿径向从里到外逐步增大,从而使钢带卷内护角圈(7)变成近似于直条角钢状。上压波纹齿轮(1)和下压波纹齿轮(2)之间的间隙可调,以此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带卷内护角圈。
见附
图1、3所示,在机架中部固定着内整形导板(3)和外整形导板(4),导板材料为经热处理的具有较高硬度的材料。经挤压过的钢带卷内护角圈(7)的长边(11)经过由内整形导板(3)和外整形导板(4)构成的狭窄矩形通道而进一步变直。内整形导板(3)和外整形导板(4)之间的间隙可调,以适应于不同料厚的钢带卷内护角圈。
见附
图1、4所示,安装在机架右边的上圆切刀(5)和下圆切刀(6)由电机经减速器、齿轮传动。后导轮(9)使钢带卷内护角圈(7)的长边(11)紧贴上圆切刀(5)的外端面,经挤压、整形后的钢带卷内护角圈(7)的短边(10)和长边(11)被上圆切刀(5)和下圆切刀(6)切开。上圆切刀(5)和下圆切刀(6)之间的刃刀间隙可调,以适应不同的料厚。
权利要求1.一种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其特征是在机架的左边安装着由传动系统驱动的下压波纹齿轮,位于下压波纹齿轮上面的上压波纹齿轮为被动轮由下压波纹齿轮驱动,在机架中部固定着内整形导板和外整形导板并构成狭窄矩形通道,在机架右边安装着由传动系统驱动的上圆切刀和下圆切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上压波纹齿轮为渐开线圆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下压波纹齿轮为渐开线圆柱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卷内护角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上压波纹齿轮和下压波纹齿轮之间的间隙有调节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使用过的钢带卷内护角圈整形、切割的回收装置。该装置是在机架上具有由电机带动的一对压波纹齿轮将内护角圈的短边挤压出波纹,经导向整形后再由一对圆切刀分切成条料的装置,本装置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将废料变为条料以便再利用等特点。
文档编号B21D1/00GK2545119SQ02207578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8日
发明者赵建良 申请人:赵建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