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断管或棒等的带锯盘,特别是一种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锯盘基本上由放置在地板上的用于保持工件(例如管子等)的基体部分、在内部设有带锯的本体框架部分构成。为了使被切断的管子保持稳定、不转动,在基体部分形成略呈V字型的载置部。在该载置部上承载管子,一对平行的链子可靠地夹住管子。链子的一端固定于基体上,另一端按对应于管子直径的长度设置,引挂在基体的钩子上。也就是说,如抱合管子外圆周的一部分那样,链子从基体固定端延伸到基体的钩子端。在带锯盘上固定管子后,使电动机启动,设置于本体框架上的带锯转动开始切断操作。带锯齿切入的压力通过本体框架的自重来获得,该切入压力根据管子的壁厚(直径)变化。也就是说,对应于管子的壁厚不同,带锯齿接触在该管子上的齿数也不相同,结果,带锯齿的切入压力发生变化,会在切断面上产生毛刺或不能进行所期望的切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工件壁厚的影响,使带锯齿的切入压力维持稳定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基体、设置有锯条的本体框架,所述的基体与本体框架之间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本体框架上可转动连接着棒的一端,在棒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棒的另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由套在棒上的连接板的一端来限位,连接板与棒滑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滑块枢轴连接,滑块固定在滑动轴的一端,滑动轴与轴向调节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不管工件(管子等)的壁厚和直径如何,带锯条的切入压力实际上可保持一定,可以简单进行带锯条切入压力的调整作业。
附图1表示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剖开后的立体图。
附图2表示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的调整部分放大立体图。
附图3表示带锯盘的整体以立式放置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附图4表示带锯盘的链子挂靠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开后的立体图。
附图5表示带锯盘的链子与附图4不同的位置时,链子挂靠装置内部结构的剖开立体图。
其中[11]、基体;[13]、枢轴;[14]、车轮轴;[15]、本体框架;[15a]、脚部;[15b]、脚部;[16]、叉形杆;[16a]、下端;[17]、链子;[19]、把手;[21]、钩;[23]、管子载置部;[25]、锯条;[27]、手柄;[28]、电源开关;[29]、车轮;[31]、弹簧;[41]、导轨;[43]、转动辊;[45]、转动辊;[47]、轴;[49]、轴;[51]、保持器;[53]、轴承部;[55]、轴承孔;[57]、链子支轴;[59]、第一导向辊;[61]、开口;[63]、第二导向辊;[67]、钩子臂;[69]、进给螺杆轴;[71]、万向轴座;[73]、弹簧座;[74]、球状座子;[81]、半螺母;[83]、环;[89]、孔;[89a]、上圆孔;[89b]、下圆孔;[89c]、连通孔;[91]、手柄;[93]、弹簧;[97]、端板;[111]、棒;[113]、弹簧;[115]、阻止拔出部件;[117]、连接板;[117a]、前端脚;[119]、滑动轴;[121]、滑块;[123]、凸轮面;[125]、动作轴;[127]、凸轮销;[129]、凹部;[131]、手柄;[133]、刻度;[137]、基准指标;[P]、管子;[M]、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参照附图3、附图4及附图5。带锯盘基本上由夹住应切断的管子[P](图1)的基体[11]、与该基体[11]通过枢轴[13]自由转动连接的本体框架[15]所构成。在基体[11]上安装了从基体[11]起可伸缩延伸的一对链子[17],管子[P]固定在基体[11]上时,作业人员握住安装在链子[17]前端的把手[19],从基体[11]的一端拉出链子[17],压住管子[P]的外圆周后,拉挂在基体[11]另一端的钩[21]上。链子[17]通过设置于基体[11]内部的弹簧[31]收紧,链子压住管子[P]的外圆周,从基体[11]的一端拉挂到基体[11]另一端的钩子[21]上(见附图5),管子[P]被链子[17]通过弹簧力强力地压住,管子放置于基体[11]上的V字型的管子载置部[23]上。
在本体框架[15]内,锯条[25](附图1)通过导辊以闭合的环状卷回,通过内置于本体框架[15]内的电动机[M]可逆地使锯条[25]在顺时针方向上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本体框架[15]略呈U字型,在形成其U字型的两脚部[15a]、[15b]之间使锯条[25]露出来。本体框架[15]自由转动地连接支持在基体[11]上,因此在向基体[11]上安装管子[P]时,本体框架[15]对基体[11]来说处于大的打开位置(例如本体框架[15]相对于基体[11]打开45度以上角度)。在对管子[p]的切断加工作业时,本体框架[15]从开放位置以枢轴[13]为中心慢慢地向基体[11]按下,在本体框架[15]的略呈U字型的两脚部[15a]、[15b]露出的锯条[25]一点一点地进入管子中,最终切断管子(如附图1所示)。
在枢轴[13]对侧的本体框架[15]上设置了手柄[27]。作业人员握住手柄[27]使得本体框架[15]进行转动作业。在手柄[27]上设置了电动机[M]的电源开关[28],作业人员用手柄[27]就可控制链子[17]的回转驱动、停止。电动机[M]由连接电缆(图中无表示)连接在外部电源上。在基体[11]的一端,自由转动地安装了与枢轴[13]同轴的一对车轮[29]。本体框架[15]上的枢轴[13]和车轮[29]的车轮轴[14]也可以不同轴。由于车轮[29],作业人员可使带锯盘在车轮[29]的对侧上提,即通过握住手柄[27],使带锯盘整体呈倾斜的上拉状态,只需要以较小的力即可转动车轮[29],并使之在地上移动。
本体框架[15]通过在基体[11]和本体框架[15]之间设置的环、钩子等锁定机构(图中无表示),使本体框架[15]固定在保管位置。所谓保管位置,即在搬运、不使用时,本体框架[15]最接近于基体[11]的状态。本体框架[15]和基体[11]的相对角度位置关系最小时,就对应于上述管子[P]的切断结束状态。在保管位置时,带锯盘整体可以立式放置。如附图3所示,由两个车轮[29]和在基体[11]上形成的突起[131]形成三角形的各顶点,通过该三个点组成的支持面可以对带锯盘形成支撑,使其立式放置。
参照附图4、附图5,在基体[11]内,在基体[11]两侧垂直于管子[P]的轴心线方向上固定设置一对平行的导轨[41]。导轨[41]由略呈U字型的型材构成,在其U字沟内嵌入转动辊[43]、[45]各一对。各转动辊[43]、[45]分别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轴[47]、[49]上。在附图4、附图5中没有表示,轴[47]、[49]贯通保持器[51]。在其相对侧也同样,转动辊[43]、[45]在导轨[41]内自由转动地安装好。或者,轴[47]、[49]同轴设置,左右分别从保持器[51]中突出也可以。
转动辊[43]、[45]转动时,保持器[51]沿着导轨[41]移动。在基体[11]的前部(附图4、5的左端)固定设置了为固定链子[17]前端的固定轴承部[53],在该轴承部[53]的轴承孔[55]内插入链子支轴[57]。左右链子[17]向基体[11]内的后方平行地延伸,在安装于轴[49]的第一导向辊[59]处变换方向,再通过第二导向辊[63],从形成于基体[11]的管子载置部[23]处的槽状开口[61]延伸到基体[11]的外部。第二导向辊[63]在开口[61]附近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基体[11]上。
左右链子[17]的前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具有把手[19]的共同钩子臂[67]上。如附图4中所示,作业人员握住把手[19]向外拉伸,转动辊[45]一边在导轨[41]内转动,一边向前方移动,把链子[17]引出到外面。为了给予链子[17]张力的弹簧[31]套在基体[11]内设置的进给螺杆轴[69]上。进给螺杆轴[69]的后端,通过球状枢轴设置于基体[11]的后端的球状座子[74]上。
在进给螺杆轴[69]的中间部安装了环状弹簧座[73]。弹簧座[73]套在进给螺杆轴[69]上,进给螺杆轴[69]与弹簧座[73]之间螺纹连接。弹簧[31]的一端设置于弹簧座[73]中,使得弹簧座[73]压靠在保持器[51]中。弹簧[31]的另一端压靠在固定于进给螺杆轴[69]的后端部的环[83]上。进给螺杆轴[69]在不动作状态下,弹簧座[73]的外径也可以适应保持器[51]的大小。
在保持器[51]中,在对应于进给螺杆轴[69]的位置,形成有半螺母[81]。进给螺杆轴[69]与保持器[51]上的半螺母[81]螺纹配合形成给进螺杆机构。进给螺杆轴[69]转动时,保持器[51]可以在进给螺杆轴[69]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轴壳部突出于基体[11]的后端部,进给螺杆轴[69]贯通所述的轴壳部。在轴壳部上形成了偏心或葫芦形的孔[89](上圆孔[89a]和下圆孔[89b]由宽度变细的连通孔[89c]连接)。进给螺杆轴[69]以万向轴座[71]为中心上下摇动,如附图4、附图5所示,并通过连通孔[89c],进给螺杆轴[69]可以移动至上圆孔[89a]内或下圆孔[89b]内。
进给螺杆轴[69]位于上圆孔[89a]内时,进给螺杆轴机构处于不动作位置;进给螺杆轴[69]位于下圆孔[89b]内时处于结合位置。圆柱状的手柄[91]滑动自在地安装在进给螺杆轴[69]的外端。手柄[91]的后端形成圆锥状,孔[89]的上圆孔[89a]和下圆孔[89b]的轴向前端也同样形成为锥形。手柄[91]的圆锥状后端与孔[89]的上圆孔[89a]或下圆孔[89b]的锥形前端部相配合,进给螺杆轴[69]保证能从其上圆孔[89a]或下圆孔[89b]内拔出来。
在手柄[91]内设置有弹簧[93],抵住该弹簧[93]的手柄[91]拉出后,手柄[91]的圆锥状后端可以从孔[89]的上圆孔[89a]或下圆孔[89b]中拉出来。弹簧[93]的外端部顶在进给螺杆轴[69]外端部上的端板[97]上。进给螺杆轴[69]从结合于保持器[51]的半螺母[81]的结合位置,向从半螺母[81]脱离的不动作位置(如附图4),或者与相反。进给螺杆轴[69]在不动作位置与结合位置之间变换位置时,需要握住手柄[91]向外拉出到附图1中的左侧位置,使手柄[91]的圆锥状的后端从孔[89]的上圆孔[89a]或下圆孔[89b]中拉出。
在基体[11]的前端,形成了为了拉挂钩子臂[67]的一对突起状的钩[21]。如附图5所示,握住把手[19],拉出链子[17],如同抱合管子[p]那样卷动链子[17],把钩子臂[67]拉挂在钩[21]上,可以设定拉出链子[17]的位置。这样,一旦定位链子[17]后,在半螺母[81]的结合位置,通过使进给螺杆轴[69]转动,保持器[51]向后方(在图4,5中的右方)稍稍动作,链子[17]仅少许向后方拉伸。其结果,由于链子[17]被进一步地拉紧,可以使得管子[P]被更可靠地挟持。
切断结束后,在卸下管子[p]时,同上述相反,首先使进给螺杆轴[69]逆转,保持器[51]稍稍向前方动作,仅少许地放松链子[17]。然后,链子[17]的钩子臂[67]从钩[21]上松开。在进行上述的一系列作业时,手柄[91]和钩子臂[67]由于共同位于基体[11]的同一侧(即前端侧),操作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使各种不同长度节距的链子,也可以紧紧地挟住管子[P]。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带锯盘中,切断管子[P]的力F(如附图1所示),即锯条[25]的切入压力通过本体框架[15]的自重来获得。可是该切入压力根据管子[P]的壁厚或直径会变化。由于管子[P]的壁厚或外径不同,在管子[P]内同时进入的锯条[25]的齿数也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征为,如果在由于管子[P]的壁厚或外径或因其它因素引起锯条[25]的切入压力发生变化,可以简单且方便地进行调整使其稳定。
参见附图1、附图2,本体框架[15]通过枢轴[13]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基体[11]上,在位于本体框架[15]的脚部[15b]为与本体框架[15]一体化设置的二股状叉形杆[16],枢轴[13]相对自由转动地贯通该叉形杆[16]。在该叉形杆[16]的下端[16a]上,可转动连接着略呈L字型的棒[111]的一端。在棒[111]的另一端套有弹簧[113],通过固定于棒[111]的另一端的螺母等阻止拔出部件[115]挡在弹簧[113]的一端外侧,防止棒[111]从弹簧[113]中拔出。弹簧[113]的另一端由套在棒[111]上的略呈L字型的连接板[117]来限位,连接板[117]在其L字型的前端脚[117a]处开有孔(附图1中无表示),该孔使得棒[111]插入,棒[111]相对于该连接板[117]可以轴向游动。
棒[111]和连接板[117]在基体[11]内,与上述的进给螺杆轴[69]大致上平行地延伸,这里所说的基体“内”并不意味着必须闭入基体内部。在基体[11]的底部被打开时,棒[111]和连接板[117]可以从底部一侧露出。连接板[117]的另一端与滑块[121]枢轴连接,滑块[121]设置在滑动轴[119]的一端,滑动轴[119]滑动自在地沿基体[11]的前后方向滑动,使得棒[111]通过连接板[117]及滑块[121]结合在滑动轴[119]上。
附图1中,滑动轴[119]向右移动并定位后,连接板[117]跟着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117]使得弹簧[113]的另一端向右移动,弹簧[113]被压缩,棒[111]使得叉形杆[16]的下端部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该趋势使得本体框架[15]即具有减轻荷重的作用。因此,通过调节该弹簧力来调整本体框架[15]的荷重,可以调整锯条[25]的切入压力F。
作为调整弹簧力的手段,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凸轮机构。如附图2的中放大所示,滑动轴[119]的端部与动作轴[125]的另一端侧相固定连接。在滑动轴[119]的另一端侧(如附图1、附图2的右侧),动作轴[125]的端面设有凸轮面[123]。凸轮面[123]为涡旋状,使动作轴[125]的端面倾斜。接触于凸轮面[123]的凸轮跟踪机构,由固定设置于基体[11]上的凸轮销[127]构成,凸轮销[127]可以调节轴向的突出长度。
在凸轮面[123]上,沿圆周方向上以设定的角度间隔形成多个用于吻合凸轮销[127]的前端球面的凹部[129]。各个凹部[129]分别限定凸轮销[127]和凸轮面[123]的结合位置。作业人员可以转动后述的手柄[131],使凸轮面[123]上的任一设定的凹部[129]吻合凸轮销[127]的前端面。动作轴[125]的另一端与基体[11]滑动自由地连接并突出在基体[11]的外方,在动作轴[125]的外端形成有手柄[131]。手柄[131]位于与进给螺杆轴[69]的外端的手柄[91]同一侧的基体[11]的一侧。通过这样的布置,作业人员在基体[11]的同一侧,可以方便地进行链子的卷挂作业和锯条切入压力调整作业,增加了作业的方便性。
在进行锯条的切入压力调整时,作业人员握持手柄[131],克服弹簧[113]的弹簧拉力把手柄[131]向外(附图2的右方)拉出,此时凸轮面[123]与凸轮销[127]相分离,手柄[131]可以在所设定的方向上转动,凸轮面[123]也跟着转动。最后,所设定的凹部[129]可以吻合凸轮销[127],作业人员在该点松开手柄[131],动作轴[125]受弹簧[113]的作用力被拉回。这时,结合在凸轮销[127]上的凹部[129]由于与调整前的凹部[129]不同,因此弹簧[113]的弹簧力也同调整前不同,这样,可以调整锯条[25]的切入压力。
理想的是,如附图1所示,在动作轴[125]处设置了对应于凹部[129]的刻度[133];在基体[11]的位于动作轴[125]插入基体[11]处设置基准指标[137],由所定的刻度[133]与基准指标[137],可以不依赖于用手感觉手柄[131]的调整到位。如果需要连续地进行压力调整,也可以不设置凹部[129],仅由凸轮面[123]的倾斜面来调整锯条[25]的切入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基体[11]、设置有锯条[25]的本体框架[15],所述的基体[11]与本体框架[15]之间通过枢轴[13]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本体框架[15]上可转动连接着棒[111]的一端,在棒[111]上套有弹簧[113],弹簧[113]的一端固定于棒[111]的另一端;弹簧[113]的另一端由套在棒[111]上的连接板[117]的一端来限位,连接板[117]与棒[111]滑动连接;连接板[117]的另一端与滑块[121]枢轴连接,滑块[121]设置在滑动轴[119]的一端,滑动轴[119]与轴向调节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轴[119]滑动自在地与基体[11]在前后方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调节装置是滑动轴[119]的端部连接有动作轴[125],动作轴[125]的对着滑动轴[119]的端面设有凸轮面[123],凸轮面[123]为涡旋状,使动作轴[125]的该端面倾斜;在凸轮面[123]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形成多个凹部[129],基体[11]上固定有凸轮销[127],该凸轮销[127]的端部插在凹部[12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轴[125]的另一端突出在基体[11]的外侧,在动作轴[125]的外端形成有手柄[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31]位于基体[11]内的进给螺杆轴[69]的外端的手柄[9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作轴[125]处设置了对应于凹部[129]的刻度[133],在基体[11]的位于动作轴[125]插入基体[11]处设置有基准指标[1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框架[15]与棒[111]的可转动连接部位于本体框架[15]的脚部[15b],该脚部[15b]为与本体框架[15]一体化设置的二股状叉形杆[16],枢轴[13]相对自由转动地贯通该叉形杆[16]。
专利摘要一种带锯盘的锯条切入压力调整装置,包括基体[11]、本体框架[15],所述的基体[11]与本体框架[15]之间通过枢轴[13]连接,在本体框架[15]上可转动连接着棒[111]的一端,在棒[111]上套有弹簧[113],弹簧[113]的一端固定于棒[111]的另一端;弹簧[113]的另一端由套在棒[111]上的连接板[117]的一端来限位,连接板[117]与棒[111]滑动连接;连接板[117]的另一端与滑块[121]枢轴连接,滑块[121]固定在滑动轴[119]的一端,滑动轴[119]与轴向调节装置相连接。不管工件(管子等)的壁厚和直径如何,带锯条的切入压力实际上可保持一定,可以简单进行带锯条切入压力的调整作业。
文档编号B23Q11/04GK2520977SQ0221824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7日
发明者西川广重, 上野幸一 申请人:苏州力克士机电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