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床的减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3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拉床的减速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盖设在箱体上的盖板;所述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主动齿轮、连接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上套设有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且扭矩较大的拉床的减速箱。
【专利说明】
一种拉床的减速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拉床的减速箱。
【背景技术】
[0002]拉床一般分为内拉床与外拉床。内拉床用于拉削内表面,如花键孔、方孔等。工件贴住端板或安放在平台上,传动装置带着拉刀作直线运动,并由主溜板和辅助溜板接送拉刀。内拉床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前者应用较普遍,可加工大型工件,占地面积较大;后者占地面积较小,但拉刀行程受到限制。外拉床用于外表面拉削,主要有下列几种:①立式螺旋拉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垂直设置的主溜板带着拉刀自上而下地拉削工件,占地面积较小。②侧拉床,卧式布局,拉刀固定在侧立的溜板上,在传动装置带动下拉削工件,便于排肩,适用于拉削大平面、大余量的外表面,如气缸体的大平面和叶轮盘榫槽等。③连续拉床,较多采用卧式布局,分为工件固定和拉刀固定两类。前者由链条带动一组拉刀进行连续拉肖IJ,适用于大型工件;后者由链条带动多个装有工件的随行夹具通过拉刀进行连续拉削,适用于中小型工件。此外,还有齿轮拉床、内螺纹拉床、全自动拉床、数控拉床和多刀多工位拉床等。
[0003]目前市场上的拉床均需要传动装置带动其工作,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装置均包括减速箱,但是这些减速箱结构复杂,不易安装和维修,且扭矩较小。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且扭矩较大的拉床的减速箱。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拉床的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盖设在箱体上的盖板;所述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主动齿轮、连接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上套设有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同轴设置。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主动齿轮、连接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设置简化了减速箱的结构,方便了安装以及维修,同时通过连接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可以提高输出轴的扭矩。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齿轮通过连接轴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盖板连接。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连接轴的设置便于连接齿轮的连接以及安装,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便于连接齿轮的转动,提高使用寿命。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第五轴承的上端面与第三轴承的下端面抵接,第五轴承的下端面与从动齿轮的上端面抵接。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的设置可以提高输出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一上隔套和第一下隔套;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上隔套,所述第一上隔套的上端面与第二轴承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上隔套的下端面与连接齿轮的上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上端面与连接齿轮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下端面与第一轴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上端面与从动齿轮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下端面与第五轴承的上端面抵接。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上隔套、第一下隔套和第二上隔套的设置可以使可以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稳定性,同时增加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的上端部延伸出盖板的上端面,输出轴的下端部延伸出箱体的下端面,输出轴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有径向螺母。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径向螺母的设置可以保证输出轴转动时的同轴度,提高生产的质量。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下隔套,所述第二下隔套的上端面与第四轴承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下端面与径向螺母的上端面抵接。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输出轴在转动时避免与箱体的下端面接触,使输出轴的转动更加流畅,同时也方便第二下隔套和径向螺母的更换。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与主动齿轮连接。
[0019]采用上述结构后,伺服电机的设置便于控制主动齿轮的转速,方便控制输出轴的转速。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胀紧套与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
[0021]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胀紧套的设置可以使实现主动齿轮跟伺服电机的主轴实现无键联接,且定心好,强度高,方便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一种拉床的减速箱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标号含义:
[0024]1-箱体;2-盖板;3-主动齿轮;4-连接齿轮;5-从动齿轮;6_输出轴;
[0025]61-螺纹部;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第三轴承;10_第四轴承;
[0026]11-第五轴承;12-第一上隔套;13-第一下隔套;14-第二上隔套;
[0027]15-径向螺母;16-第二下隔套;17-伺服电机;18-胀紧套;19-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9]参见图1所示,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包括箱体I以及盖设在箱体I上的盖板2;所述箱体I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主动齿轮3、连接齿轮4和从动齿轮5,所述连接齿轮4分别与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5啮合;所述箱体I上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5上套设有输出轴6,所述从动齿轮5与输出轴6同轴设置,通过主动齿轮3、连接齿轮4和从动齿轮5的设置简化了减速箱的结构,方便了安装以及维修,同时通过连接齿轮4分别与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5啮合,可以提高输出轴6的扭矩。
[003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齿轮4通过连接轴19设置在箱体I内,所述连接轴19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7与箱体I连接,连接轴1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8与盖板2连接,通过连接轴19的设置便于连接齿轮4的连接以及安装,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的设置便于连接齿轮4的转动,提高使用寿命。
[003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6的外壁套设有第三轴承9、第四轴承10和第五轴承11,所述第三轴承9设置在盖板2上,所述第四轴承10设置在箱体I上,所述第五轴承11的上端面与第三轴承9的下端面抵接,第五轴承11的下端面与从动齿轮5的上端面抵接,通过第三轴承9、第四轴承10和第五轴承11的设置可以提高输出轴6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003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19的外壁套设有第一上隔套12和第一下隔套13;所述输出轴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上隔套14,所述第一上隔套12的上端面与第二轴承8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上隔套12的下端面与连接齿轮4的上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13上端面与连接齿轮4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13下端面与第一轴承7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14的上端面与从动齿轮5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14的下端面与第五轴承11的上端面抵接,通过第一上隔套12、第一下隔套13和第二上隔套14的设置可以使可以使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和第四轴承10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稳定性,同时增加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003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6的上端部延伸出盖板2的上端面,输出轴6的下端部延伸出箱体I的下端面,输出轴6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部61,所述螺纹部61连接有径向螺母15,通过径向螺母15的设置可以保证输出轴6转动时的同轴度,提高生产的质量。
[003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下隔套16,所述第二下隔套16的上端面与第四轴承10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14的下端面与径向螺母15的上端面抵接,可以使输出轴6在转动时避免与箱体I的下端面接触,使输出轴6的转动更加流畅,同时也方便第二下隔套16和径向螺母15的更换。
[003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的主轴与主动齿轮3连接,伺服电机17的设置便于控制主动齿轮3的转速,方便控制输出轴6的转速。
[003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3通过胀紧套18与伺服电机17的主轴连接,通过胀紧套18的设置可以使实现主动齿轮3跟伺服电机17的主轴实现无键联接,且定心好,强度高,方便拆卸和安装。
[003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盖设在箱体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主动齿轮、连接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上套设有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齿轮通过连接轴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盖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第五轴承的上端面与第三轴承的下端面抵接,第五轴承的下端面与从动齿轮的上端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一上隔套和第一下隔套;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上隔套,所述第一上隔套的上端面与第二轴承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上隔套的下端面与连接齿轮的上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上端面与连接齿轮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隔套下端面与第一轴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上端面与从动齿轮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下端面与第五轴承的上端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上端部延伸出盖板的上端面,输出轴的下端部延伸出箱体的下端面,输出轴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有径向螺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下隔套,所述第二下隔套的上端面与第四轴承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上隔套的下端面与径向螺母的上端面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与主动齿轮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床的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胀紧套与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
【文档编号】F16H57/023GK205703439SQ20162014420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发明人】尤春银, 薛亚东, 刘征, 张国庆, 江斌
【申请人】玉环奔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