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技术,特别用于棒材轧机和线材轧机的导位装置上导轮结构。
背景技术:
棒材轧机和线材轧机在轧制过程中,依靠导位装置的导轮对所轧制的轧件进行扶持并使其按设定运动。导位装置的导轮在工作过程中与轧件直接接触,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要承受高温、冲击、摩擦、腐蚀等物理与化学作用。目前导位装置的导轮存在着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现有导轮是由滚轮和安装在滚轮两端肩胛孔内单列向心球轴承组成,轴承结构为带单面防尘盖的深沟球轴承,内侧有油气润滑。由于滚轮内部安装空间限制,使选用小型号的两套单列向心球轴承承载能力低,易损坏。另一方面,向心球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大,组装后导轮的轴向游隙大小不易控制。轴向游隙太大,在使用极短的时间后就被换掉;轴向游隙过小,因径向游隙更小而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之处,解决导位轴承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替代现有由滚轮和两套向心球轴承组成的导轮。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轴承负载能力,提高轴承抗倾覆力矩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外圈、内圈,其结构要点是该轴承是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外圈的外径中央设有一个圆弧型滚轮槽,轴承外圈同时是导轮的滚轮。
上述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中央设有一个油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滚轮和轴承外圈合成一体,轴承安装空间增大,可增大轴承钢球尺寸,增加了轴承额定负荷。用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替代了现有滚轮两端单列向心球轴承,提高了轴承轴向负载能力,提高轴承抗倾覆力矩能力。能有效地控制轴承轴向游隙,增强轴承刚性和强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外圈1,钢球2,保持架3,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4,轴5,轴肩6,油气通孔7,密封圈8,圆弧型滚轮槽9。本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替代现有由滚轮和两套向心球轴承组成的导轮。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外圈1的外径中央加工一个圆弧型滚轮槽9,使轴承外圈1同时也作导轮滚轮用。滚轮与轴承外圈1合为一体后轴承安装空间增大,钢球2的尺寸可以加大,增加了轴承额定负荷。由于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能提高轴承轴向负载能力,提高轴承抗倾覆力矩能力,能改善轴承轴向游隙和刚性。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4的中央加工一个油气通孔7并与轴5上孔相通,以便于润滑轴承。轴承内外套圈4、1及滚动体钢球2采用耐高温钢材,以增加轴承整体强度。保持架3材料采用塑料。密封圈8起密封作用。
权利要求1.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是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外圈的外径中央设有一个圆弧型滚轮槽,轴承外圈同时是导轮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其特征在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中央设有一个油气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轧机和线材轧机的导位装置上轴承技术,为解决导位轴承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棒线材轧机导位轴承。它包括外圈、内圈,其特点是该轴承是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外圈的外径中央设有一个圆弧型滚轮槽,轴承外圈同时是导位的滚轮。本实用新型替代现有由滚轮和两套向心球轴承组成的导轮。由于采用滚轮和轴承外圈合成一体,增大了轴承安装空间,可加大轴承钢球尺寸,增加了轴承额定负荷。用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替代了现有滚轮两端单列向心球轴承,提高了轴承轴向负载能力,提高轴承抗倾覆力矩能力。能有效地控制轴承轴向游隙,增强轴承刚性和强度。
文档编号B21B31/00GK2787912SQ20042011435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
发明者苏世阁, 宗文, 马时望, 郭昆峰, 刘刚, 孙捷, 杨永太, 陈惠萍, 童楚春 申请人:上海特安一凯轴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