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97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建造中肋骨冷弯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肋骨冷弯机的反变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肋骨在产生平面弯曲变形的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垂向弯曲变形,为保证弯曲成型质量,必须抵消这种垂向变形。用于这一目的的机构,我们称之为反变形机构。以往的肋骨冷弯机中没有设置这种反变形机构,虽然弯制的肋骨也能基本符合要求,但弯制平面平整度的精度往往不太稳定,特别是在弯制大规格型材时,精度范围更是难以控制,影响了型材的成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抵消型材在平面弯制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垂向变形的用于肋骨冷弯机的反变形机构,从而提高冷弯型材的成形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有一机架,两个定位轴与机架连接,一楔块座固定在两个定位轴上,楔块座设有导轨,下楔块安装在楔块座的导轨上,上楔块安装在下楔块上,一丝杆机构与分别与机架、下楔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抵消型材垂向变形的反变形机构,该反变形机构在船体建造中对型材进行冷弯时,可预置反变形量,以抵消型材弯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丝杆机构使上、下楔块左右移动,调节由上楔块构成的工作台的上下工作位置,借以抵消型材在平面弯曲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垂向变形,从而提高冷弯型材的成形质量并使成形肋骨尽可能与目标线形相吻合,不仅提高了型材的成形精度,还可降低中夹油缸的压力,解决了型材冷弯成形加工过程中控制型材平面度的技术难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中的标记1.机架,2.上楔块,3.手轮,4.螺母,5.轴承,6.轴承座,7.丝杆,8.楔块座,9.下楔块,10.定位轴。
本实用新型为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有一机架1,两个定位轴10与机架1连接,一楔块座8固定在两个定位轴10上,楔块座8设有导轨,下楔块9安装在楔块座8的导轨上,上楔块2安装在下楔块9上,一丝杆机构分别与机架1、下楔块9连接。实施中丝杆机构由手轮3、螺母4、轴承5、轴承座6、丝杆7组成,机架1装有轴承座6,轴承座6中装有轴承5,丝杆7穿过轴承5,螺母4与下楔块9固定连接,丝杆7的一端与手轮3固定连接,丝杆7另的一端与螺母4连接;为了使上、下楔块之间能有更好的滑动配合,本实施例的下楔块9设有上导轨,上楔块2安装在下楔块9的上导轨上,其中上楔块同中间工作台面相连,可上下调解工作台面的高低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过程为,当转动手轮3时,通过轴承5可带动丝杆7转动,再丝杆7通过螺母4使下楔块9左右移动,因下楔块9与上楔块2之间是斜面接触,当下楔块9左右移动时,与之接触的上楔块2便随之上下移动。这样,由上楔块构成工作台面的定位高度便可上下调节,以便在垂向控制弯制型材的平面度,预置型材的垂向反变形量,在型材被平面弯制成形且压力消失后,使型材回弹到预期的平整状态,以保证型材的成形质量。
权利要求1.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有一机架(1),两个定位轴(10)与机架(1)连接,一楔块座(8)固定在两个定位轴(10)上,楔块座(8)设有导轨,下楔块(9)安装在楔块座(8)的导轨上,上楔块(2)安装在下楔块(9)上,一丝杆机构分别与机架(1)、下楔块(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是丝杆机构由手轮(3)、螺母(4)、轴承(5)、轴承座(6)、丝杆(7)组成,机架(1)装有轴承座(6),轴承座(6)中装有轴承(5),丝杆(7)穿过轴承(5)、螺母(4)与下楔块(9)固定连接,丝杆(7)的一端与手轮(3)固定连接,丝杆(7)另的一端与螺母(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楔块(9)设有上导轨,上楔块(2)安装在下楔块(9)的上导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肋骨冷弯机反变形机构,其特征为所述的机构有一机架,两个定位轴与机架连接,一楔块座固定在两个定位轴上,楔块座设有导轨,下楔块安装在楔块座的导轨上,上楔块安装在下楔块上,一丝杆机构与分别与机架、下楔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船体建造中对型材进行冷弯时,可预置反变形量,以抵消型材弯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丝杆机构使上、下楔块左右移动,调节由两个定位轴构成的工作台的上下工作位置,借以抵消型材在平面弯曲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垂向变形,从而提高冷弯型材的成形质量并使成形肋骨尽可能与目标线形相吻合,不仅提高了型材的成形精度,还可降低中夹油缸的压力,解决了型材冷弯成形加工过程中控制型材平面度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B21D7/00GK2853220SQ20052004786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向阳, 陈强, 钟明辉, 姚建春, 金永昌, 马承忠, 汪远方 申请人: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