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陶瓷制刀片及切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7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陶瓷制刀片及切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陶瓷制的刀片及切削工具。详细地说,涉及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和具有该金属陶瓷制刀片的切削工具,其中,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以下以TiCN基金属陶瓷表示)的结合相具有优异的高温硬度,其结果是,在伴有高热量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出优异的耐磨耗性和耐缺损性。本申请主张下述优先权,并引用其内容2005年6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173463号、2005年9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259169号、2005年9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259170号、2005年9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259171号、2005年10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303095号、和2005年10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第2005-303096号。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例如作为旋削加工所使用的切削加工的一种已知有由TiCN基金属陶瓷构成的刀片(以下仅称为切削刀片)。作为上述切削刀片,已知具有以下的组成、组织。(a)由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作为压粉体的烧结体的TiCN基金属陶瓷构成,该配合组成以质量%计(以下,%表示质量%)含有碳化钨(以下由WC表示)2030%;碳化钽(以下由TaC表示)和碳化铌(以下由NbC表示)之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下由TaC/NbC表示)510%;CO:510%;Ni:510%;和碳氮化钛(以下由TiCN表示)5060%。(b)上述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具有硬质相7590面积%;和结合相余量。在此,面积比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而测定的值。上述硬质相的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的结果(倍率1万倍)用模式图在图2中显示,如该图所示,包含以下(1)(3)。(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为TiCN相,周边部由Ta禾口/或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由(Ti、W、Ta/Nb)CN表示]相构成,(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由TiCN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上述结合相由Co-Ni系合金构成,该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且以质量%计含有W:110%;Ni:3560%;Ti、Ta和/或Nb(以下由Ta/Nb表示),其合计量5%以下;以及余量Co。另外,作为含有碳化锆(以下由ZrC表示)、和碳化钒(以下由VC表示)、以及碳化钼(以下由M02C表示)之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以下,由ZrC/VC/M02C表示)的切削刀片,已知有如下。(a)由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作为压粉体的烧结体的TiCN基金属陶瓷构成,该配合组成以质量%计(以下,%表示质量%)含有WC:2030%;TaC/NbC:510%;ZrC/VC/Mo2C:15%;Co:510%;Ni:510%;和TiCN:5060%。(b)上述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包括硬质相7593面积%;结合相余量。在此,面积比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而测定的值。上述硬质相的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的结果(倍率1万倍)用模式图在图3中显示,如该图所示,包含以下(1)(3)。(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为TiCN相,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由Ti、W、以及Ta和/或Nb、和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由(Ti、W、Ta/Nb、Zr/V/Mo)CN表示),(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Zr/V/Mo)CN相构成,(3)由TiCN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上述结合相由Co-Ni系合金构成,该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且以质量%计含有W:110%;Ni:3560%;Ti、以及Ta禾口/或Nb(以下由Ta/Nb表示)、和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以下由Zr/V/Mo表示),其合计量5%以下;以及余量Co。此外,还可知上述的切削刀片是通过将上述配合组成的压粉体,在由以下的烧结条件(i)(iii)的工序构成的条件下进行烧结而制造,并在各种钢和铸铁等的连续切削加工和断续切削加工中使用。(i)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13'C/min.的速度从室温升温至14001450。C。(ii)以13。C/min.的速度从1400145(TC升温至作为烧结温度的14801560°C,接着在所述烧结温度下保持0.52小时。在504000kPa的氮气氛中进行该升温和温度保持。(iii)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进行从上述烧结温度开始的炉冷。近年来的切削装置的高性能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切削加工的省力化和节能化、进一步低成本化的要求强烈。随之而来的是切削加工的高速化的倾向。然而,使用上述现有的切削刀片,在切削速度为300m/min.以上的高速下进行钢和铸铁等的切削加工时,由于切削加工时发生的高热,特别是构成该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由Co-Ni系合金所构成的结合相的磨耗进展显著加快。由此造成刀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使用寿命。另外,为了进行钢等的切削,所采用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具有由硬质相(硬质粒子)和存在于硬质相间的结合相所构成的组织,为了提高该金属陶瓷制刀片的性能,提出有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中提出一种TiCN系金属陶瓷,由通常的有芯结构构成,具体来说是由多个相构成,即由芯部富含Ti等4b族元素,周边部富含W、Ta等5b族元素、6b族元素的相(黑色相),和芯部富含W、Ta等5b族元素、6b族元素的相(白色相)构成,通过以最佳比率使该黑色相和白色相分散,从而使合金强度提高。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通过上述的黑色相/白色相的构成,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合金强度,但是却存在对于耐磨耗性及耐缺损性的研究不充分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1023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昭62-170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点而形成,其目的在于,第一,从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观点出发,提供一种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另外,其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专利文献2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高耐磨耗性,并且能够实现高耐缺损性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及切削工具。本发明者们,第一,从上述专利文献l的观点出发,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的切削刀片在高速切削加工中的耐磨耗性提高,特别着眼于构成其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由Co-Ni系合金构成的结合相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得到以下(A)(C)所示的研究结果。(A)在烧结时作为形成结合相的Co-Ni系合金中固溶的W成分,在硬质相的周边部析出固溶,另一部分在芯部固溶。但是,在上述的烧结条件下所制造的现有的切削刀片中,在结合相中含有的W成分向硬质相周边部的析出固溶比例相对来说极高。因此,在所述结合相中残留含有的W成分的比例就低,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为110%。(B)在上述的现有烧结条件的上述(i)的向14001450'C的真空气氛下的升温途中,在升温至1200135(TC的时刻,若实施交替反复进行短时间Ar气氛保持和短时间真空气氛保持的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则会使烧结时W成分从结合相向硬质相周边的析出固溶得到显著抑制。其结果是,在结合相中W成分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4060%的极高比例含有。作为气氛交替变化处理,优选分别交替反复实施2次以上在1060kPa的Ar气氛中保持15分钟的短时间Ar气氛保持、和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保持520分钟的短时间真空气氛保持,优选实施35次。(C)若W成分以其在结合相中所占比例计,在结合相中以4060%的极高比例含有,则结合相其高温硬度进一步提高。因此,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以所述高比例含有W,这样的切削刀片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而制成。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一方式,具有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具有如下组织硬质相7590面积%、余量结合相。上述硬质相具有以下第1第3的硬质相。(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Ta和/或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由(Ti、W、Ta/Nb)CN表示);(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上述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至少含有Co:1833质量%;Ni:2035质量%;Ta和/或Nb、和Ti,其合计量5质量%以下;以及W:4060质量%。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一方式,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在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一方式中,所述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压粉体的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钨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510%;Co:510%;Ni:510%;禾口碳氮化钛5060%。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二方式,具有碳氮化钕基金属陶瓷,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具有如下组织硬质相7593面积%、余量结合相。上述硬质相具有以下第1第3的硬质相。(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Ti、W、以及Ta和/或Nb、和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由(Ti、W、Ta/Nb、Zr/V/Mo)CN表示);(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Zr/V/Mo)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上述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至少含有Co:1833质量%;Ni:2035质量%;Ti、以及Ta和/或Nb、和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其合计量5%质量以下;以及W:4060质量%。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二方式,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在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二方式中,所述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压粉体的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鸨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510%;碳化锆、碳化钒、和碳化钼中的一种或二种15%;Co:510%;Ni:510%;禾口碳氮化钛5060%。本发明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三方式,具有由含有Ta和/或Nb、Ti、和W的烧结体构成的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将所述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将所述Ta和/或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和将所述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的合计,以相对于构成所述烧结体的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7095质量%,将所述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2035质量%,Co及Ni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530质量%。所述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具有由硬质相和结合相构成的组织,所述硬质相至少具有复合碳氮化物(Ti、W、Ta/Nb)CN,该复合碳氮化物具有Ti和/或Nb、Ti、和W,所述结合相以W、Co和/或Ni为主成分。所述组织总体中所含的W,4065质量%含于所述硬质相中,其余量含于所述结合相中。本发明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三方式,所述硬质相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碳氮化钛。将所述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也可以为4560质量%,将所述Ta和/或所述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也可以为510质量%。这些数值范围例示出Ta和/或Nb、和Ti的优选含量,如果Ti处于该范围,则耐磨耗性进一步变高,如果Ta和/或Nb处于该范围,则耐热冲击性进一步变高。所述硬质相也可以具有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和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中的一种或二种,(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Ti、W、Ta/Nb)CN相构成,(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所述硬质相还可以具有由碳氮化钛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在本发明中,如图4A、4B所例示,作为所述硬质相,通过成为从上述3种硬质相中选择出的构成,能够提高刀片的硬度,使耐磨耗性提高。在所述硬质相和所述结合相中的一方或双方中还可以含有Mo。通过含有Mo,硬质相和结合相的濡湿性优化,因此能够改善烧结性。该Mo包含在第一硬质相的周边部、第二硬质相、结合相中。还有,Mo相对于刀片整体,通过换算成碳化物(M02C),优选含有例如15质量%。所述结合相,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也可以含有4060质量%的W。结合相中含有4060质量%的W时,结合相的高温硬度提高。由此,例如在伴随有高温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本发明的切削工具具有支架和被所述支架保持固定的所述本发明的金属陶瓷制刀片。本发明的切削工具,因为在支架上具有上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所以能够实现优异的耐磨耗性及耐缺损性。在该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也称为切削刀片或切削刀头)的第一、二方式中,构成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通过烧结时的升温工序中的气氛交替变化处理而含有4060质量%的W。其结果使结合相的高温硬度急剧提高,由此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在本发明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第三方式中,通过规定Ti、Ta/Nb、W的合计量,硬质相和结合相的比例最佳化,从而能够得到优异的耐磨耗性和耐缺损性。此外,由于4060质量%的W含于硬质相中,余量含于结合相中,由此能够共同实现高耐磨耗性和耐缺损性。本发明的切削工具,因为在支架上具有上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所以能够实现优异的耐磨耗性及耐缺损性。图1是表示第一、二实施方式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的结果(倍率l万倍)的模式图。图3是表示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的结果(倍率l万倍)的模式图。图4A是模式化地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剖面的说明图。图4B是模式化地显示构成硬质相的第一硬质相、第二硬质相、第三硬质相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切削工具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金属陶瓷制刀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11、21…刀片,3…支架,5…固定夹具,7…切削工具。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就,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以下,也称为切削刀片)由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形成。作为切削刀片,可列举例如图1所示的具有ISO规格CNMG120412的刀头形状的刀片11。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钨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以下也称为TaC/NbC):510%、Co:510%、Ni:510%、和碳氮化钛5060%。若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则可知其组织如下硬质相7590面积%、和结合相余量。硬质相如图2的模式图所示,包含以下的(1)(3)。(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Ta和/或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表示为(Ti、W、Ta/Nb)CN)。(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且以质量%计至少含有Co:1833%;Nh2035%;Ta禾口/或Nb、和Ti,其合计量5%以下;以及W:4060%。以下,说明将构成该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配合组成和结合相的成分组成如上进行数值限定的理由。(压粉体的WC和结合相的W)作为原料粉末的WC粉末,在烧结时作为结合相形成成分的Co和Ni成分中固溶,通过前述的气氛交替变化处理而在结合相中残留含有,形成含高W结合相。据此,结合相的高温硬度提高,因此W具有有助于提高切削刀片在高速切削时的耐磨耗性的作用。WC的调配比例低于20%时,所述结合相中的W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低于40%。由此,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时不能发挥希望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若WC的调配比例超过30%,则结合相中的W成分的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变高,超过60%。其结果是,结合相自身的高温强度急剧降低,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切削时容易发生崩刃(微小缺损)。根据以上要点,规定WC的调配比例为2030M,在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中,通过所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而含有4060%的W成分。(压粉体的TaC/NbC和结合相的Ta/Nb)同样作为原料粉末的TaC粉末和NbC粉末,在烧结时作为结合相的形成成分的Co和Ni成分中固溶,在冷却时析出而形成硬质相。Ta、Nb在所述硬质相的周边部和一部分的芯部固溶含有,具有提高所述硬质相的高温强度的作用。但是,当TaC粉末和/或NbC粉末的调配比例低于5%时,得不到所述作用中希望的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其调配比例超过10%,则硬质相中的含有比例变得过高。这不仅会成为硬质相的硬度降低的原因,而且结合相中的含有比例以与Ti的合计量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也变高超过5%。其结果是高温硬度急剧降低。根据以上要点,将TaC粉末和/或NbC粉末的调配比例定为510%,结合相中的Ta和/或Nb、和Ti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5%以下。(压粉体的Co和结合相的Co)Co具有使烧结性提高,形成结合相而使切削刀片的强度提高的作用。但是,其调配比例低于5%时,不仅不能确保希望的烧结性,而且结合相中的Co含有比例(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也低于18%,不能确保对所述切削刀片所希望的强度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其调配比例超过10%,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Co含有比例变高超过33%。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硬度降低,磨耗急剧进行。从以上要点出发,将Co的调配比例定为510%,结合相中的Co含有比例为1833%。(压粉体的Ni和结合相的Ni)Ni在烧结时与Co—起形成结合相,使结合相的耐热性提高,而且具有有助于切削刀片的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但是若其调配比例低于5%,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Ni成分的含有比例(在结合相中所占比例)低于20%,得不到希望的耐热性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其调配比例超过10%,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Ni含有比例变高超过35%。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强度降低,切刃部容易发生崩刃。从以上要点出发,将Ni的调配比例定为510%,结合相中的Ni含有比例为2035%。(压粉体的TiCN和硬质相)作为原料粉末的TiCN粉末,在烧结时形成具有上述第一硬质第三硬质相的硬质相,具有使切削刀片的硬度提高,而且有助于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但是,TiCN的调配比例低于50%时,切削刀片的硬质相的比例低于75面积%,不能确保希望的硬度。另一方面,若TiCN的调配比例超过60%,则硬质相的比例变高超过90面积%。其结果是切削刀片的强度急剧降低,切削时易发生崩刃。此外,结合相中的Ta和域Nb、和Ti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变高超过5%。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硬度降低,这成为高速切削时的磨耗加速的原因。从以上要点出发,将TiCN的调配比例定为5060%,结合相中的Ta和/或Nb、和Ti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5%以下。(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以下也称为切削刀片),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钩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以下也称为TaC/NbC):510%、碳化锆、碳化钒和碳化钼之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下也称为ZrC/VC/M02C):15%、Co:510°/。、Ni:510%、和碳氮化钛5060%。例如,可列举例如图1所示的具有ISO规格CNMG120412的刀头形状的刀片21等。若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则可知具有如下组织硬质相7590面积%、和结合相余量。硬质相如图3的模式图所示,包含以下的(1)(3)。(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Ta和域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由(Ti、W、Ta/Nb、Zr/VMo)CN表示]。(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Zr/V/Mo)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且以质量%计至少含有Co:1833%;Ni:2035%;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Ta和/或Nb、和Ti,其合计量5%以下;以及W:4060%。以下,说明将构成该切削刀片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压粉体的配合组成和结合相的成分组成如上进行数值限定的理由。(压粉体的WC和结合相的W)作为原料粉末的WC粉末,在烧结时作为结合相形成成分的Co和Ni成分中固溶,经过前述的气氛交替变化处理而在结合相中残留含有,形成含高W结合相。据此,结合相的高温硬度提高,因此W具有有助于切削刀片在高速切削时的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WC的调配比例低于20%时,所述结合相中的W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低于40%。由此,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进不能发挥希望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若WC的调配比例超过30%,则结合相中的W成分的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变高超过60%。其结果是,结合相自身的高温强度急剧降低,由于这个原因而导致在切削时容易发生崩刃(微小缺损)。根据以上要点,将WC的调配比例定为2030。/。,在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中,通过所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而含有4060%的W成分。(压粉体的TaC/NbC和ZrC/VC/Mo2C,以及结合相的Ta/Nb和Zr/V线)同样作为原料粉末的TaC/NbC粉末(以下称前者)和ZrC/VC/Mo2C粉末(以下称后者),两者同样均会在烧结时作为结合相的形成成分的Co和Ni成分中固溶,在冷却时析出而形成硬质相。在所述硬质相的周边部和一部分的芯部固溶含有,前者具有使硬质相的高温强度提高的作用,后者具有提高与结合相的濡湿性的作用。因此,双方都有使金属陶瓷自身的强度提高的效果。但是,当前者的调配比例低于5%时,或后者的调配比例低于1%时,则得不到对所述作用希望的提高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前者的调配比例超过10%,或后者的调配比例超过5%,则硬质相中的含有比例变得过高。这不仅会成为硬质相的硬度降低的原因,而且结合相中的Ti、Ta/Nb、Zr/V/Mo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也变高超过5%。其结果将使高温硬度急剧降低。根据以上要点,其调配比例规定为前者510%,后者15%,结合相中的Ti、Ta/Nb、Zr/V/Mo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5%以下。(压粉体的Co和结合相的Co)作为原料粉末的Co有使烧结性提高,形成结合相而使切削刀片的强度提高的作用。但是,其调配比例低于5%时,不仅不能确保希望的烧结性,而且结合相中的Co含有比例(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也低于18%,不能确保对所述切削刀片所希望的强度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其调配比例超过10%,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0>含有比例变高超过33%。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硬度降低,磨耗急剧进行。从以上要点出发,将Co的调配比例定为510%,结合相中的Co含有比例为1833%。(压粉体的Ni和结合相的Ni)作为原料粉末的Ni在烧结时与Co—起形成结合相,使结合相的耐热性提高,而且具有有助于切削刀片的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但是若其调配比例低于5%,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Ni成分的含有比例(在结合相中所占比例)低于20%,得不到希望的耐热性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若其调配比例超过10%,则烧结后的结合相中的Ni含有比例变高超过35n/。。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强度降低,在切刃部容易发生崩刃。从以上要点出发,将Ni的调配比例定为510%,结合相中的Ni含有比例为2035%。(压粉体的TiCN和硬质相)作为原料粉末的TiCN粉末,在烧结时形成具有上述第一硬质第三硬质相的硬质相,具有使切削刀片的硬度提高,而且有助于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但是,TiCN的调配比例低于50%时,切削刀片的硬质相的比例低于75面积%,不能确保希望的硬度。另一方面,若TiCN的调配比例超过60%,则硬质相的比例变高超过93面积%。其结果是,切削刀片的强度急剧降低,在切削时易发生崩刃。此外,结合相中的Ti、Ta/Nb、Zr/V/Mo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变高超过5%。其结果是结合相的高温硬度降低,这成为高速切削时的磨耗加速的原因。从以上要点出发,将TiCN的调配比例定为5060%,结合相中的Ti、Ta/Nb、Zr/V/Mo的合计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5%以下。(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1,如图5所示,是由ISO规格SNGN120408的形状的烧结体构成的切削刀片。该刀片1由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形成,该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由含有Ti、Ti禾口/或Nb(以下也称为Ta/Nb)、W的烧结体构成。以下,显示刀片l的烧结体组成。将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将Ta和/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和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的合计,以相对于构成所述烧结体的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7095质量%。另外,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以相对于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2035质量%,Co及Ni以相对于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530质量%。Ti相对于组织总体,以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计含有4560质量°/。,并且Ta和/或Nb,以换算成碳化物的值计含有510质量%。该刀片1如图4A所示,由硬质相(硬质粒子)、和以覆盖其周围的方式存在的结合相所构成的组织(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硬质相由具有Ti和/或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物(以下,表示为(Ti、W、Ta/Nb)CN)和碳氮化钛构成。结合相以Co禾口/或Ni、和W(以下也称为Co/Ni)为主成分。还有,所述"以Co和/或Ni、和W为主成分",是表示其合计量比其他成分的合计量多的状态,例如其合计量达到98质量%。组织总体所含的W中,4065质量%含于硬质相中,并且余量含于结合相中。作为硬质相,具有例如图4B所示的下述(1)(3)的全部的硬质相。(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Ti、W、Ta/Nb)CN相构成,(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由碳氮化钛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以下,说明将构成该金属陶瓷切削刀片的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的组成、和硬质相与结合相的成分组成如上进行数值限定的理由。还有,Ti的含量是换算成TiCN的值,Nb和/或Ta的含量是换算成(Nb/Ta)C的值,W的含量是换算成WC的值。形成硬质相(硬质粒子)的复合碳氮化物及碳氮化钛等的碳氮化物,具有使刀片的硬度提高,使耐磨耗性提高的作用。但是,若硬质相的比例超过金属陶瓷总体的95质量%,则相对来说结合相的比例将低于5质量%,导致韧性降低,耐缺损性降低。另一方面,硬质相的比例低于70质量%时,相对来说结合相的比例超过30质量%,金属陶瓷的耐磨耗性降低。从以上要点出发,将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将Ta和/或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和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的合计,以相对于构成所述烧结体的组织总体的比例计规定为7095质量%。另外,通过含有相对于组织总体(换算成WC)为2035质量%的W,能够提高刀片的耐磨耗性。此外,Co具有使烧结性提高,形成结合相而使刀片的强度提高的效果。Ni在烧结时形成结合相,使结合相的耐热性提高,而且具有提高刀片的耐磨耗性的效果。通过含有合计量为530质量%的Co和Ni,则能够发挥上述特性。Co、Ni的含量分别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组织总体中所含的W,以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计,4065质量%分配在硬质相中,并且余量分配在结合相中。艮P,在本实施方式中,组织总体中所含的W之中,通过使4065质量%固溶含有在硬质相中,从而使硬质相得到强化,因此耐缺损性(特别是耐热冲击性能)提高。而且,通过在结合相中固溶含有W的余量,致使结合相的硬度变高,因此耐磨耗性提高。由此,起到了能够同时实现高耐磨耗性和耐缺损性的显著的效果。上述刀片1如图6例示,例如被固定夹具5固定在钢制的柱状的支架3的前端。而且,采用在该支架3上固定有刀片1的切削工具7进行钢等的切削。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能够进一步采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下述的构成。例如,作为刀片,能够采用"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配合组成至少含有碳化钨2030质量%、碳化钽和/或碳化铌510质量%、Co:510质量%、Ni:510质量%、和碳氮化钛5060质量%。"此外,例如作为所述烧结体,能够采用"具有如下组织的构成通过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硬质相7090面积%、结合相-八而且,作为所述结合相,能够采用"具有如下组成的W-Co-Ni系合金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该组成至少含有CO:1833质量%;Ni:2035质量%;Ta和/或Nb、和Ti,其合计量5质量%以下;以及W:4060质量%。"还有,在组成的余量等中,通常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A和/或B"是A及B的至少一方的意思。实施例(实施例1)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作为原料粉末,准备均具有0.52|im的平均粒径的TiCo.5No.5粉末、TiQuNo.7粉末、TiQu5N,粉末(以上C/N表示原子比)、NbC粉末、TaC粉末、WC粉末、Co粉末、及Ni粉末。将这些原料粉末调配成表1所示的配合组成,用球磨机进行24小时湿式混合,并进行干燥。其后,在98MPa的压力下压成压粉体,以下述的烧结条件(a)(e)对该压粉体进行烧结。(a)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2。C/min.的速度从室温升温至1280。C。(b)在升温至128(TC的温度时刻实施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即,分别以表1所示的次数,交替反复实施在35kPa的Ar气氛中保持2分钟的短时间Ar气氛保持、和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保持10分钟的短时间真空气氛保持。(c)在上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后,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2。C/min,的速度升温至1420°C。(d)以2"C/min.的速度从1420。C升温至14801560°C的范围内的规定的烧结温度,接着,在前述烧结温度保持1.5小时。在1300Pa的氮气氛中进行至该烧结温度为止的升温和在烧结温度下的保持。(e)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进行从上述烧结温度开始的炉冷。烧结后,对切刃部分实施R:0.07mm的刀口修磨(honing)加工,由此,分别制造具有图1所示的ISO规格CNMG120412的刀头形状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11-10。另外,出于比较的目的,如表2所示,在除了进行向烧结温度的升温过程中的上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以外,以实质上相同的条件,分别制造现有的切削刀片1-11-10。对最终得到的本发明的切削刀片1-11-10和现有的切削刀片1-11-10,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对构成其的TiCN基金属陶瓷进行组织观察,观察结果和结合相的分析结果分别显示在表3、4中。其次,对上述的本发明的切削刀片l-ll-10和现有的切削刀片1-11-10,均用固定夹具螺丝固定在工具钢制车刀(beitd)的前端部,在此状态下进行以下切削条件l-Al-C的合金钢的高速切削试验。然后,在各切削试验中均测定切刃的后刀面磨耗幅度。该测定结果显示在表5中。切削条件l-A(合金钢的干式断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SCM440的长度方向有等间隔4条纵槽的圆棒切削速度300m/min切深1.5mm进给量0.2mm/rev切削时间1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为200/min)切削条件l-B(碳钢的干式连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S20C的长度方向有等间隔4条纵槽的圆棒切削速度350m/min切深l.Omm进给量0.2mm/rev切削时间2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为250/min)。切削条件l-C(铸铁的干式连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FC300的圆棒切削速度400m/min切深2.5mm进给量0.3mm/rev切削时间2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为280/min)。[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根据表15所示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切削刀片1-11-10,构成其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含有的W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均为4060%的高含有率,因此具有优异的高温硬度,由此,即使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相对于此,在现有的切削刀片l-ll-10中,结合相中的w的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均低到110%。其结果是不能期待结合相有优异的高温硬度。因此,特别是使高切削加工中的所述结合相的磨耗进展加速,这为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对各种钢和铸铁等不仅在通常的条件下的切削加工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即使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因此,能够充分适应满足切削加工的省力化和节能化、以及进一步的低成本化。(实施例2)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作为原料粉末,准备均具有0.52pm的平均粒径的TiCo,5Na5粉末、TiQoN().7粉末、TiQu5No.85粉末(以上C/N表示原子比)、WC粉末、TaC粉末、NbC粉末、ZrC粉末、VC粉末、M02C粉末、Co粉末、及Ni粉末。将这些原料粉末调配成表6所示的配合组成,用球磨机进行24小时湿式混合,并进行干燥。其后,用98MPa的压力挤压成形为压粉体,以如下的烧结条件(a)(e)对该压粉体进行烧结。(a)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2'C/min.的速度从室温升温至1280。C。(b)在升温至128(TC的温度时刻实施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即,分别以表6所示的次数,交替反复实施在35kPa的Ar气氛中保持2分钟的短时间Ar气氛保持、和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保持10分钟的短时间真空气氛保持。(c)在上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后,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2TVmin.的速度升温至142(TC。(d)以2。C/min.的速度从142(TC升温至14801560°C的范围内的规定的烧结温度,接着,在前述烧结温度保持1.5小时。在1300Pa的氮气氛中进行至该烧结温度为止的升温和烧结温度下的保持。(e)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进行从上述烧结温度开始的炉冷。烧结后,对切刃部分实施R:0.07mm的刀口修磨加工,由此,分别制造具有图1所示的ISO规格CNMG120412的刀头形状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2-12-15。另外,出于比较的目的,如表7所示,涉及到作为原料粉末的TiCN粉末,只使用TiC(H5No.5粉末,且在除了进行向烧结温度的升温过程中的上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以外以实质上相同的条件,分别制造现有切削刀片2-12-15。对最终得到的本发明的切削刀片2-12-15和现有的切削刀片2-12-15,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对构成其的TiCN基金属陶瓷进行组织观察,观察结果和结合相的分析结果分别显示在表8、9中。其次,对上述的本发明切削刀片2-12-15和现有的切削刀片2-12-15,均用固定夹具螺丝固定在工具钢制刀具的前端部,在此状态下进行以下切削条件2-A2-C的合金钢的高速切削试验。然后,在各切削试验中均测定切刃的后隙面磨耗幅度。该测定结果显示在表10中。切削条件2-A(碳钢的干式断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S20C的长度方向有等间隔4条纵槽的圆棒切削速度380m/min切深1.5mm进给量0.2mm/rev切削时间1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为250/min)。切削条件2-B(合金钢的干式连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SCM440的圆棒切削速度300m/min切深lmm进给量0.2mm/rev切削时间2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为200/min)。切削条件2-C(铸铁的干式连续高速切削试验)被削材JIS'FC300的圆棒切削速度380m/min切深2.5mm进给量0.3mm/rev切削时间20分钟(通常的切削速度280/min)。<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根据表610所示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切削刀片2-12-15,构成其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合相含有的W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均为4060%的高含有率,因此具有优异的高温硬度,由此,即使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相对于此,在现有的切削刀片2-12-15中,结合相中的W的含有比例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均低到110%。结果是不能期待结合相有优异的高温硬度。因此,特别是使高切削加工中的所述结合相的磨耗进展加速,这成为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对各种钢和铸铁等不仅在通常的条件下的切削加工可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即使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因此,能够充分适应满足切削加工的省力化和节能化、以及进一步的低成本化。(实施例3)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陶瓷制刀片(以下仅记述为刀片)及切削工具。首先,准备平均粒径0.52pm的TiQ).5N().5粉末、平均粒径0.52|im的TiC。.3N。.7粉末、平均粒径12pm的WC粉末、平均粒径12pm的Ta粉末、平均粒径l2itim的NbC粉末、平均粒径23pm的Co粉末、平均粒径23|im的Ni粉末。将这些原料粉末调配成表11所示的配合组成,调整成3-A3D这4种混合粉末。<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1</column></row><table>将所述各混合粉末3-A3D分别用球磨机在乙醇中进行24小时湿式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将该干燥了的粉末用98MPa的压力挤压成形为压粉体。接着,将该压粉体以图7所示的方式,以如下的烧成条件(a)(e)进行烧成。(a)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V)中,以1(TC/分的速度从室温升温至1200。C。(b)升温至120(TC的温度(中间温度还有,作为中间温度能够采用1200125(TC)后,实施气氛交替变化处理,g卩,分别交替反复实施在35kPa的Ar气氛中保持2分钟的短时间Ar气氛保持、和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保持15分钟的短时间真空气氛保持。(c)在上述气氛交替变化处理后,在10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以2tV分的速度升温至1350'C。(d)以2TV分的速度从135(TC升温至规定的烧结温度C1500'C),接着,在前述烧结温度保持60分钟。在1.3kPa的氮气氛中进行至该烧结温度为止的升温和烧结温度下的保持。(e)在90kPa以下的真空气氛中进行从上述烧结温度开始的炉冷。在由以上(a)(e)的工序构成的条件下进行烧结,烧结后实施研磨加工,由此制造具有ISO规格SNGN120408的刀头形状刀片1。艮口,如下述表12所示,分别制造与所述4种混合粉末相对应的试料No.3-l3-4的刀片。另外,出于比较的目的,如表12所示,在除了中间温度不同以外以实质上相同的条件,分别制造比较例的刀片(试料No.3-53-7)。[表1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2</column></row><table>接下来,对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本发明例的试料No.3-l3-4的刀片与比较例的试料No.3-53-7的刀片的组成分析和切削评价进行说明。(1)组成分析通过EDS(能量分散法),进行本发明的各试料No.3-l3-4及比较例的试料No.3-53-7的刀片(烧结体)所含的成分(元素)的定量。然后,进行该成分的化合物换算。该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3及表14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另外,根据使用STEM(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和EDS,分析刀片的结合相的组成。其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5中。[表1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此外,求得W的含量。其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6中。在此,相对于刀片总体(烧结体总体)的结合相中的W量,相对于刀片总体的硬质相中的W量,相对于W总量的结合相中的W量,分别能够根据下式(1)式(3)求得。还有,在进行W量等的计算中,不采用换算值,而采用元素的量(质量%)。结合相中的W量(质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column></row><table>(2)耐缺损试验将各试料的刀片用固定夹具螺丝固定在工具钢制刀具(支架)的前端部,作为切削工具。然后,使用该切削工具,按下述表17的切削条件,进行合金钢的干式断续高速度切削试验。还有,耐缺损试验采用同种的20个刀片进行。调査冲击次数700次的累积缺损率(经700次发生缺损的刀片的个数的比较)。其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8中。(3)耐磨耗试验将各试料的刀片用固定夹具螺丝固定在工具钢制刀具(支架)的前端部,作为切削工具。然后,使用该切削工具,按下述表17的切削条件,进行合金钢的干式断续高速度切削试验。还有,耐缺损试验采用同种的20个刀片进行。测定4min加工后的后隙面磨耗量(Vb磨耗量)。其结果记录在下述表18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column></row><table>从所述表1118明确可知,本发明例的刀片特别是刀片所含的W之中,有4065质量%含于硬质相中,余量含于结合相中,因此,具有能够共同实现高耐磨耗性和耐缺损性的这种显著的效果。还有,本发明丝毫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定,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的方式实施。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因为在伴随有高热发生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所以被用于各种旋削加工。另外,本发明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及切削工具也能够维持高耐磨耗性,并且能够实现高耐缺损性,因此被用于各种旋削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具有如下组织硬质相75~90面积%、余量结合相,其中,所述硬质相具有(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Ti、W、Ta和/或Nb的复合碳氮化物(Ti、W、Ta/Nb)CN;(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所述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至少含有Co18~33质量%;Ni20~35质量%;Ti、Ta和/或Nb,其合计量5质量%以下;以及W40~60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压粉体的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鸨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510%;Co:510%;Ni:510%;禾B碳氮化钛5060%。3.—种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具有如下组织硬质相7593面积%、余量结合相,其中,所述硬质相具有(1)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复合碳氮化物相构成,该复合碳氮化物是具有Ti、W、以及Ta和/或Nb、和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碳氮化物(Ti、W、Ta/Nb、Zr/V/Mo)CN;(2)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Zr/V/Mo)CN相构成;(3)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其由碳氮化钛相构成,所述结合相具有W-Co-Ni系合金,该W-Co-Ni系合金的组成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至少含有Co:1833质量%;Ni:2035质量%;由Zr和V及Mo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Ta和/或Nb、和Ti,其合计量5质量%以下;以及W:4060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是具有如下配合组成的压粉体的烧结体,该压粉体的配合组成以质量%计,至少含有碳化钨2030%;碳化钽和/或碳化铌510%;碳化锆、碳化钒、和碳化钼中的一种或二种15%;CO:510%;Ni:510%;和碳氮化钛5060%。5.—种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含有Ta和/或Nb、Ti、和W的烧结体构成的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将所述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将所述Ta和/或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和将所述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的合计,以相对于构成所述烧结体的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7095质量%,将所述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2035质量%,Co及Ni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530质量%,其中,所述碳氮化钛系金属陶瓷具有由硬质相和结合相构成的组织,所述硬质相至少具有复合碳氮化物(Ti、W、Ta/Nb)CN,该复合碳氮化物具有Ti和/或Nb、Ti、和W,所述结合相以Co和/或Ni、和W为主成分,所述组织总体中所含的W,4065质量%含于所述硬质相中,其余量含于所述结合相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相还含有碳氮化钛。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将所述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4560质量%,并且将所述Ta和/或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以相对于所述组织总体的比例计为510质量%。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相具有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和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中的一种或二种,(1)所述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其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Ti、W、Ta/Nb)CN相构成,(2)所述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其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相还具有(3)由碳氮化钛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质相和所述结合相中的一方或双方中还含有Mo。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相含有W,W的含量以在结合相中所占的比例计为4060质量%。12.—种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架、和被所述支架保持固定的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制刀片。全文摘要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一种方式为,具有由75~90面积%的硬质相和余量为结合相所构成的组织,硬质相具有芯部由碳氮化钛相构成,周边部由具有Ta和/或Nb、Ti、和W的复合碳氮化(以下表示为(Ti、W、Ta/Nb)CN)相构成的有芯结构的第一硬质相;芯部和周边部双方均由(Ti、W、Ta/Nb)CN相构成的有芯结构的第二硬质相;由TiCN相构成的单相结构的第三硬质相,结合相具有Co18~33%;Ni20~35%;Ta和/或Nb、和Ti,其合计量5%以下;W40~60%。该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制刀片的另一种方式为,将Ti换算成碳氮化物的值、将Ta和/或Nb换算成碳化物的值、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的合计为70~95质量%,将W换算成碳化物的值为20~35质量%,Co及Ni为5~30质量%,具有由硬质相和结合相构成的组织,硬质相具有(Ti、W、Ta/Nb)CN,结合相以Co和/或Ni、和W为主成分,W的40~65质量%含于硬质相中。此切削工具具有支架、和被支架保持固定的所述金属陶瓷制刀片。文档编号B23B27/14GK101189090SQ20068001983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优先权日2005年6月14日发明者小村笃史,新藤知昭,福村昌史,谷内俊之,高岛启彰,高桥慧申请人: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