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对丝板坯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对丝板坯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暖散热器所用的对丝采用钢管制造,其刀口切削损耗材料占18%,浪费 材料,用带钢条做的对丝话,可以节省刀口材料,为了取消钢带两边倒角的切削加工的工 序,节省材料,需要将带钢条的两边挤压成为圆弧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将带钢 条的两边挤压成为圆弧形;同时将带钢条的一边滚制出齿纹标记,作为对丝的左螺纹标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包括有模芯及模座,模芯固 定于模座内,为了于对丝板坯的一边滚压上齿纹标记,模芯出口的模座上设有滚齿轮以及 导向轮;滚齿轮动配合于模座上,滚齿轮设有滚齿。为了省掉对丝两边内外倒角的切削工序,要求将对丝毛坯钢条的截面加工为中间 为长方形、两边为弧形,所以模芯设有挤压口,挤压口的截面形状为一扁孔,扁孔的中间为 长方形,扁孔的两边均为弧形。为了方便拉丝挤压,挤压口由带有锥度的扁形喇叭口构成,模芯的扁形喇叭口入 口为外大内小,模芯的扁形喇叭口出口为内小外大。加工时,两边为直角的钢带,由挤压口的扁形喇叭口入口进入,挤压后经扁形喇叭 口出口拉出,将两边为直角的钢带挤压成为两边为弧形的钢带,两边为弧形的钢带的一边 被导向轮压住,另一边被滚齿轮的滚齿滚制出齿纹标记,作为对丝的左螺纹标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将带钢条的两边挤压成为弧 形;同时将带钢条的一边滚制出齿纹标记,作为对丝的左螺纹标记,免除了切削的加工工 序,节省了材料成本。
图1是对丝板坯挤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所示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的图1的俯视图,对丝板 坯挤压模具,包括有模芯1及模座2,模芯1固定于模座2内,模芯1设有挤压口 5,挤压口 5 的截面形状为一扁孔,扁孔的两边均为弧形,挤压出来后的带钢9两边为弧形,可以省去倒 内外角的切削工序,节省材料;为了方便挤压,挤压口 5由带有锥度的扁形喇叭口构成,模芯1的扁形喇叭口入口6为外大内小,模芯1的扁形喇叭口出口 7为内小外大。为了于挤压出来的钢带9的一边制造出齿纹标记10,模芯1出口的模座2上设有 滚齿轮3以及导向轮4,滚齿轮3动配合于模座2上,滚齿轮3设有滚齿8,导向轮4动配合 于模座2上,导向轮4位于滚齿轮3的对面,导向轮4与滚齿轮3之间的最小距离比挤压口 5的宽度小0. 30毫米 0. 80毫米,滚齿轮3的中心线与挤压口 5的中心线垂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如何 形式上的限制;挤压口 5的截面形状为一扁孔,扁孔的两边除了为弧形外,也可以为梯形, 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乃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包括有模芯(1)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1)固定于模座(2)内,模芯(1)出口的模座(2)上设有滚齿轮(3)以及导向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1)设有挤压 口(5),挤压口(5)的截面形状为一扁孔,扁孔的两边均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口(5)由带有 锥度的扁形喇叭口构成,模芯(1)的扁形喇叭口入口(6)为外大内小,模芯(1)的扁形喇叭 口出口(7)为内小外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压轮(3)动配合 于模座⑵上,滚齿轮⑶设有滚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4)动配合 于模座⑵上,导向轮⑷位于滚齿轮⑶的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4)与滚齿 轮⑶之间的最小距离比挤压口(5)的宽度小0. 30毫米 0. 8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齿轮(3)的中心 线与挤压口(5)的中心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口(5)的截面 形状为一扁孔,扁孔的两边除了为弧形外,也可以为梯形。
专利摘要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包括有模芯及模座,模芯固定于模座内;为了于对丝板坯的一边滚压上齿纹标记,模芯出口的模座上设有滚压轮以及导向轮,滚压轮动配合于模座上,滚压轮设有滚齿。利用对丝板坯挤压模具将带钢条的两边挤压成为圆弧形或梯形;同时将带钢条的一边滚制出齿纹标记,作为对丝的左螺纹标记,免除了切削的加工工序,节省了材料成本。
文档编号B21C25/02GK201613270SQ20092026443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林智勇 申请人:林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