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打印机、复印机用超薄圆筒不锈钢管膜是通过薄板素材深拉捋加工而成,其厚度要求在O.1mm以下,从而达到其较高的热效率和稳定性要求。传统的加工工艺有两种,其一是先通过初级拉伸成型出杯状素材,然后作退火处理,再经捋加工模具进行多次捋加工,才能逐步造出薄片圆筒状管膜,采用这种捋加工模具只可生产出最小厚度约O.lmm厚的薄片圆筒状管膜,若采用这种捋加工模具制造厚度为0.1mm以下的薄片圆筒状管膜,该筒状管膜会产生直径大小偏差20ym左右,相对于厚0.1mm以下的薄片圆筒状管膜的大小,变动比例较大,不能作为精度要求高的部材生产方法,并且因为直径大小变动为20m的话是非常大的,捋加工时在直径大小变动大的部分上发生应力集中,在其部分上产生切断或裂开。直径大小变动发生原因是由捋加工时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捋加工时圆筒的周方向上发生的面内各向异性引起的变形不均匀,面内各向异性在加工过程中,在不锈钢内部形成加工集合组织,引起在45度螺距上发生加工量不均匀的现象,变形相对量大的方位上,相对地厚度变薄。并且,变形的不均匀也会影响到圆度。特别是制造厚0.05mm以下的超薄圆筒不锈钢管膜,因为是超过35%加工率的强加工,材料的强度引起与模具的摩擦力的一方变大,圆筒底部发生破断。其二是与上述相比在捋加工时采用多级捋加工模具成型,但由于是在常温下进行,奥氏体不锈钢板材经初级拉伸,再经多级捋加工才生产出所需成形品,这过程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马氏体相变(即加工硬化),而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可塑性差的特点,导致不锈钢的加工率大大降低,加工过程也容易造成拉裂。另外,使用这种多级捋加工模具还要求在初级拉伸制成杯状素材坯料后要经4道工序(退火1工序,再拉伸3工序)才能制成最终的成形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可提高加工率和有效抑制马氏体产生的差温拉伸捋加工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包括有模具架、冲头和多级冲模,在每级冲模内都设有加热元件,冲头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与外部管道设备组成环回通道,环回通道内充满冷却媒质。冲模的入模角度为5度9.5度。对冲头冷却温度控制在_7°C2(TC,对各级捋加工冲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在70°C200°C。冲头压进冲模的加工速度为101000mm/sec。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对模具冲头进行冷却,对每级捋加工冲模进行加热,利用差温一次多级捋加工,从而避免马氏体相变的发生,提高不锈钢素材的可塑性,也就提高3了加工率;另外,采用本模具进行生产,除了前序的初级拉伸和退火外工序外,只要一次差温捋加工就完成生产,较之传统的模具省去了3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图la本发明再拉伸捋加工模具的结构图;图lb本发明再拉伸捋加工模具的冲模部分的结构图;图2为试验材料SUS304的机械性能与温度依赖性的关系图;图3为温度与0.2%耐力的各向异性的关系图;图4为初级拉伸成形品壁厚测量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对应图4所示测量位置的初级拉伸成形品壁厚分布示意图;图6为对应图4所示测量位置的各样品加工诱起马氏体变量的示意图;图7为再拉伸率为60%、初级拉伸率分别为2.6和2.0的壁厚分布对照图;图8为再拉伸率为55%、初级拉伸率分别为2.6和2.0的壁厚分布对照图;图9为初级拉伸成型品作退火处理后的加工诱起马氏体相变量示意图;图10材料因再拉伸捋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的示意图;图11为高温范围内差温拉深加工温度与应力的关系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包括有模具架1、冲头2和多级冲模3,在每级冲模内都设有加热元件4,冲头2内设有冷却流道5,该冷却流道5与外部管道设备组成环回通道,环回通道内充满冷却媒质。冲头压进冲模的加工速度为101000mm/sec。捋加工厚度为0.lmm以下的不锈钢圆筒,成型加工的时候,加工速度在101000mm/sec的范围内进行较为适合。加工速度超过1000mm/sec的话,供给圆筒表面的润滑剂十足,容易发生烘烤。另外,加工速度不足10mm/sec的话,由于加工时的塑模以及冲床的振动的影响,变形不均匀,圆筒的轴方向的厚度变得不均。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详细说明本发明。连续多级捋加工再拉伸有直接再拉伸和逆向再拉伸两种,在这里以直接再拉伸为例作说明,制作如图la所示的模具,模具的冲头肩部半径为3mm,冲模肩部半径为4mm,再拉伸率(再拉伸冲头直径/初级冲头直径X100)为80、70、65、60、55、50以及45%。再拉伸率表示数值越小,制造又窄又深的管材的成型难度越高。冲模的入模角度a为5度9.5度适宜,如图lb所示。经实验研究得知,为了得到捋加工产生的超薄片材,冲模的入模角度是重要的要因。也就是说,入模角度比9.5度大的话,会对薄片圆筒产生过大的剪断力,并破断。一方,入模角度变小的话,对圆筒躯干的冲模的挤压力变大,有利防止薄片圆筒的破断,但是入模角度不足5.0度的话,因为薄片圆筒的冲模接触面积过大,会发生烘烤现象。并且,垂直在冲床表面的力过剩地起作用,冲床和圆筒难以分离。甚至发生对冲模的圆周方向的弹性膨胀,厚度控制困难。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使用SUS304(标称板厚0.8mm)。试验材料的拉伸测试通过采用与轧制方向互成0度,45度以及90度方向的JISZ2201的13B号试验片,利用精密万能测试机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是,初期横梁速度3mm/min,形变5X以下是10mm/min。测试温度为2(TC,100°C,150°C。机械性能与温度依赖性如图2所示。15(TC下的拉伸强度,与2(TC的相比减少大约40%。0.2%耐力,约减少25%。而且断裂伸长率减少约40%。0.2%耐力的各向异性如图3所示。图3显示,本研究所使用的SUS304,与轧制方向相互成45度方向时的各向异性较弱。再拉伸捋加工中使用的初级拉伸成型品,冲头直径小60mm,拉伸比(初期坯料直径/初级拉伸冲头直径)为2.0,2.4以及2.6三种。初级拉伸的成型条件如表l所示。表1初级拉伸成型条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测试方法再拉伸捋加工测试中,对试制出来的圆柱再拉伸的模具给予评价,调查它的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以及成形品的板厚和成形品品质。成形性通过无破裂成形的可行再拉伸率进行评价。测试条件是压边力为10kN,冲模以及压边的温度为70200°C,冲头温度为_720°C。润滑剂为初级拉伸后,对成形品内外面涂布水溶性冲压(press)工作油。测试装置使用油压塑形加工测试机。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运用FerriteScope分析仪进行测测试结果初级拉伸成形品(拉伸比2.6)的壁厚测量位置如图4所示,壁厚分布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冲头头部的板厚减少了。而且因为试验材料的各向异性的性质,所以冲头肩部以及法兰附近的圆周方向的板厚之差较大。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拉伸比为2.0和2.4的成形品之中。各成形品的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如图6所示。图中显示作为比较的,在室温(30°C)下成形成形品的结果。差温拉伸的成形品是它的冲头要进行冷却的。还会降低冲头肩部的极限板厚,因此冲头肩部上因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拉伸比2.6中约8%,拉伸比2.0中约1%被测量出来。但是能够确认的是,与室温成形相比,差温拉伸成形品能够大幅度抑制相变量。如图6,任何一个成形,它们的冲头肩部的马氏体相变量都增加了,但是侧壁部分大多显示为0。再拉伸捋加工成型性再拉伸捋加工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在冲模压边和冲头温度为30°C的情况下,极限再拉伸率为80%。与此相对的,因为升高了冲模以及压边温度,所以成形的极限也提高了。而且,当冲模温度为12(TC,压边温度为8(TC,冲头温度为2(rC时,极限再拉伸率提高到60%。再者,当冲模以及压边温度为200°C,冲头温度为_7°C时,极限再拉伸率变成55%。由此得知,再拉伸捋加工成型性取决于成型温度条件。另外,本测试的条件没有受到初级拉伸比的影响。表2再拉伸捋加工测试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在再拉伸捋加工的过程中,因过度地减少板厚导致冲头肩部破裂。为了提高容易破裂的冲头肩部的强度,冲头肩部的冷却是很重要的。另外,冲模和压边的温度会影响到材料的流阻。因此,对于提高成型极限,设置较高的冲模以及压边温度是有效的方法。差温拉伸加工法能够有利于进行再拉伸捋加工,并且生产出再拉伸率为55%,外形比为3.3(成型高度/(再拉伸冲头直径+板材壁厚X2))的非常深的成形品。再拉伸捋加工后成品的品质再拉伸率为60%的壁厚分布如图7所示。再拉伸捋加工以后,冲头肩部的板材壁厚呈现局部性的降低。而且,初级拉伸过程中,呈现局部性板材壁厚降低的冲头肩部,跟图中所显示的部位一致。但是,这部分的板材壁厚变动不大。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加工硬化影响的。由以上得出,初级拉伸的过程中,冲头肩部板材壁厚的减少不会对再拉伸捋加工的成型极限产生大的影响。再拉伸后,拉伸比为2.6的侧壁壁厚分布均匀。初级拉伸过程中,拉伸比为2.6的冲头头部的壁厚降低了很多,所以跟侧壁壁厚相差较大。由此得知,初级拉伸的壁厚分布会影响到经再拉伸捋加工后的产品品质。再拉伸率为55%的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如图8所示。拉伸比为2.0的冲头肩部的相变量为5%左右,拉伸比为2.6的是7_17%。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是冲模温度以及压边温度不稳定,必需要审查加热装置等等。另外,图8所显示的样品3的马氏体相变量最大置为7%。加工的马氏体相变量与开裂有关(一般认为,10%以上马氏体相变量为开裂危险线2)。由此得知,针对开裂的问题,采取了稳定温度条件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省略最终退火的工序。降低再拉伸捋加工温度的方法此前,进行了关于差温再拉伸捋加工成型的研究,因此能够把握成型温度和成型性的关系。如果冲模以及压边温度升高了,成型性也会提高,从而获得55%的极限再拉伸率。然而,必需要把冲模跟压边的温度设定在200°C,但同时也希望在实用方面实现低温化。为了尝试降低再拉伸捋加工的成型温度,进行了关于初级拉伸后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给成型温度和成型性带来的影响的研究。初级拉伸时也进行差温拉伸加工,成型后的成品(拉伸比2.0)进行退火。图9显示退火后的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经过退火处理后,变成了0%。同样的,把拉伸比为2.4以及2.6的成型品进行退火,然后进行再拉伸捋加工测试的结果如表3所示。表3再拉伸成型性(退火后)<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OO59]拉伸比为2.0的再拉伸率为45%,拉伸比为2.4以及2.6的都为50%。另外,在冲模以及压边的温度为15(TC的状态下就能够成型。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给成型性和再拉伸温度条件带来的影响如图IO所示。上述的拉伸比为2.0的,不经退火处理直接进行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时候,冲头底部的加工诱起马氏体相变量为0.5%,冲头肩部的为0.74%。并且极限再拉伸率为55%,冲模跟压边温度必需为200°C。与此相反的是,经过退火处理能够提高成型极限,降低成型温度。由此得知,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与再拉伸捋加工成型性和再拉伸的温度条件有关系,能够抑制初级拉伸后的加工诱起马氏体相变量,有效地降低了再拉伸捋加工的温度。差温拉伸加工法,通过加热冲模以及压边,来降低材料的流阻。通过冲头冷却提高容易破裂的冲头肩部强度,从而提高成型极限。这个温度范围就是拉伸强度变化最大的0-10(TC的范围。所以,不锈钢SUS304的拉伸强度,即使处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也倾向于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而且因为在9(T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马氏体相变量,所以为了在初级拉伸中抑制马氏体相变量,把冲头的温度设置为8(TC,冲模以及压边温度为22t:,尝试利用高温度范围的温度差来进行拉伸成型。这种做法如图ll所示。成型条件如表4所示,结果如表5所示。在这种温度范围内进行加工的时候,原本拥有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最多的冲头肩部,它的相变量降为0%。表4初级拉伸成型条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表5初级拉伸成型品的冲头肩部的加工诱起马氏体相变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这种温度条件下,没有进行再拉伸测试。但是跟经过退火处理的样品一样,希望能够提高成形性和降低再拉伸温度。在模具工程上,希望能够低温化处理较难控制温度的再拉伸工序,并把高温化处理单一的第1级拉伸工序的方法,作为模具工程中实用性较强的方法。本发明的拉伸捋加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为了运用差温拉伸技术来达到縮短工序的目的,进行了差温再拉伸成形测试。室温状态下的极限再拉伸率为80%,与此相对,差温再拉伸率为55%。结果显示,能够削减包括退火工序在内的3个工序。(2)结果显示,能够把再拉伸捋加工成型后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抑制在10%以下,以及能够省略第3级拉伸以后的退火工序。(3)因为再拉伸捋加工模具的制造上,很难控制模具的温度,所以研究了降低再拉伸温度方法。通过提高与以往相比的初级拉伸温度获得了和竞夺退火处理的样品一样的加工诱起的马氏体相变量。结果显示,可降低再拉伸捋加工工序中的成型温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包括有模具架(1)、冲头(2)和多级冲模(3),其特征在于在每级冲模内都设有加热元件(4),冲头(2)内设有冷却流道(5),该冷却流道(5)与外部管道设备组成环回通道,环回通道内充满冷却媒质。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冲模(3)的入模角度为5度9.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对冲头(2)冷却温度控制在-7。C2(TC,对各级捋加工冲模(3)的加热温度控制在7(TC20(T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冲头(2)压进冲模(3)的加工速度为101000mm/sec。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差温拉伸捋加工的模具,包括有模具架、冲头和多级冲模,在每级冲模内都设有加热元件,冲头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与外部管道设备组成环回通道,环回通道内充满冷却媒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对模具冲头进行冷却,对每级捋加工冲模进行加热,利用差温一次多级捋加工,从而避免马氏体相变的发生,提高不锈钢素材的可塑性,也就提高了加工率;另外,采用本模具进行生产,除了前序的初级拉伸和退火外工序外,只要一次差温捋加工就完成生产,较之传统的模具省去了3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1D22/28GK101791649SQ20101012074公开日2010年8月4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4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4日发明者刘江申请人: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