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及其修形配置方法

文档序号:31691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及其修形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轧辊的配置,尤其是一种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及其修形配置方法,属于冶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四辊轧机的上、下工作辊2、3和/或支承辊1、4(参见

图1)受轧制力、温度及冷却条件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磨损不一致现象。例如,精轧后段机架的上工作辊2的磨损2’比下工作辊2磨损3’较为严重(参见图3),而末段机架一般下支承辊4的磨损4’大于上支承辊1的磨损1’(参见图4)。由于轧辊磨损不一致,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应力会发生变化,磨损大的中部接触应力会下降,边部接触应力会上升,导致轧辊局部受力集中,严重时会造成工作辊或支承辊表面剥落、掉肩等问题,缩短轧辊的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在传统的辊型设计和修整配置中,通常仅考虑到将工作辊恢复到原始辊型,而未顾及上、下工作辊的实际磨损差异以及支承辊使用后的磨损情况,因此,在轧制轧辊易剥落规格产品如花纹板时,每次修整配置后的使用寿命周期较短,通常当轧制量不超过1000吨时轧辊局部花纹就会出现剥落,导致花纹辊每天要异常换5-8次之多,影响生产效率。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710139417. 6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花纹板轧制配辊方式及其花纹板轧制方法,但该方法并不适用解决精轧的上述问题。申请号为 200510024680. 1的另一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配合连续可变凸度轧机工作辊辊型曲线的支承辊,其实质是通过反对称曲线的工作辊和支承辊来改善CVC轧机支承辊的接触疲劳和局部磨损。然而该专利没有考虑轧辊磨损不均造成的影响,且仅可在工作辊为CVC的轧机上使用。此外,专利号200810043041. 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套精轧工作辊辊型配置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配辊方法无法满足供冷轧料中尾部大凸度要求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精轧工作辊为7架配置,精轧第一架FO用平辊、Fl F3用CVC辊、 F4、F5用抛物线型凹辊,其特征是F6用CVC辊,F6辊型曲线三次曲线方程是RuO(x)= A0+A1x+A2X2+A3X3o该发明通过建立F4和F5机架工作辊负辊型来提高末机架F6来料的凸度,从而提高带钢凸度。然而,该专利也未能兼顾支承辊和工作辊的磨损,且其曲线方程参数调控复杂,由于轧制花纹板时,花纹辊不能磨削CVC辊型,因此不适用于花纹钢板的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提出一种调控方便、可以补偿上下辊磨损不均的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同时涉及其修形配置方法,从而有效避免轧辊因局部受力集中出现剥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包括支承在机架后段的上、下支承辊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的上、下工作辊,所述上、下工作辊的母线分别按以下方程修磨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包括支承在机架后段的上、下支承辊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的上、下工作辊,所述上、下工作辊的母线分别按以下方程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辊形系数A根据成品带钢凸度要求确定;所述支承辊补偿值Mi根据对上、下支承辊最大磨损的实测平均值确定;所述工作辊补偿值N根据对上、下工作辊最大磨损的实测平均值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及其修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补偿值Mi在统计磨损表中选取;所述统计磨损表将预定总轧制量分成i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列有相应的统计磨损量。
4.一种修形配置精轧辊组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机架后段上、下支承辊之间的上、下工作辊更换下后,按以下方程分别修磨上、下工作辊的母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辊形系数A根据成品带钢凸度要求确定;所述支承辊补偿值Mi根据对上、下支承辊最大磨损的实测平均值确定;所述工作辊补偿值N根据对上、下工作辊最大磨损的实测平均值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补偿值Mi在统计磨损表中选取;所述统计磨损表将预定总轧制量分成i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列有对应的统计磨损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形配置精轧辊组及其修形配置方法,属于冶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精轧辊组包括支承在机架后段的上、下支承辊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的上、下工作辊,上、下工作辊的母线分别按方程形成,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取“-”。采用本发明后,后段机架处上、下工作辊的实际形状分别成为对应的凸辊和凹辊,其轧制间隙符合要求,由于考虑到支承辊的磨损,因此工作辊与对应支承辊的接触压力更加均匀,显著改善了辊间局部的受力集中状况,同时由于上工作辊的凸出有效补偿了其磨损,因此大大延长了工作辊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1B28/02GK102189109SQ20101012279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欣波, 王宁宁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