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H型钢生产线中的横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具体地说为H钢板在自 动焊接之前,将上线的H钢进行对正调整的一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对H型钢对正调整时,通常是采用行车吊装和人工手动操作的方 式相结合来进行调整。这种调整H型钢的方式工作效率极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大量的工 人同时作业才能满足生产,并且人工操作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H型钢生产线中的横推机 构,使用该种横推机构,能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用方便,且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大批量 H型钢生产时对正调整机构。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H型钢生产线中的横推机构包括导向板、油缸座、第 一销轴、驱动件、移动体、推料块、第二销轴、第三销轴、拉动体、油缸接头、挡块、第四销轴、 第一压块、第二压块、隔套、机架、辊道、定位轮,所述导向板与油缸座采用螺栓联接,驱动件 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油缸座联接,另一端通过油缸接头与拉动体用螺栓联接,挡块与移动 体焊接联接,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通过螺栓与移动体联接,推料块和隔套用第二销轴固定 在移动体上,第三销轴固定在移动体上,第四销轴固定在拉动体上,辊道及定位轮用螺栓固 定在机架上,工件放置在辊道上。所述驱动件采用油缸。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调整方便、快捷、定位准确、自动 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H型钢生产时对正调整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减少安全隐
串
)Qi、O
图1为本发明结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导向板1、油缸座2、第一销轴3、油缸4、移动体5、推料块6、第 二销轴7、第三销轴8、拉动体9、油缸接头10、挡块11、第四销轴12、第一压块13、第二压块 14、隔套15、机架16、辊道17、定位轮18及工件19。本发明导向板1与油缸座2采用螺栓联接,油缸4 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与油缸座2联接,另一端通过油缸接头10与拉动体9用螺栓联接,挡块11与移动体5焊接联接,第 一压块13和第二压块14通过螺栓与移动体5联接,推料块6和隔套15用第二销轴7固定 地移动体5上,第三销轴8固定在移动体5上,第四销轴12固定在拉动体9上,辊道17及 定位轮18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6上,工件19放置在辊道17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发明通过油缸4活塞伸出,油缸接头10推动拉动体9前行,第四销轴12随拉动体9 前行,推料块6在偏重的作用下立起处于工作状态,当油缸接头10凸台接触到移动体9上 的挡块11时,移动体5带动推料块6 —起向前移动,同时推动工件19向前移动。通过移动 体5和推料块6的移动及定位轮18的定位来实现工件19的对正调整。当油缸4活塞缩回时,油缸接头10拉动拉动体9回退,第四销轴12随拉动体9后 退,推料块6在第四销轴12推动下又回到水平位置,等待下次工作。
权利要求
一种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导向板(1)、油缸座(2)、第一销轴(3)、驱动件(4)、移动体(5)、推料块(6)、第二销轴(7)、拉动体(9)、油缸接头(10)、挡块(11)、第一压块(13)、第二压块(14)、隔套(15)、机架(16)、辊道(17)、定位轮(18),所述导向板(1)与油缸座(2)采用螺栓联接,驱动件(4)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与油缸座(2)联接,另一端通过油缸接头(10)与拉动体(9)用螺栓联接,挡块(11)与移动体(5)焊接联接,第一压块(13)和第二压块(14)通过螺栓与移动体(5)联接,推料块(6)和隔套(15)用第二销轴(7)固定在移动体(5)上,辊道(17)及定位轮(18)用螺栓固定在机架(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 采用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5) 上固定第三销轴(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体(9) 上固定第四销轴(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H型钢生产线中调整横推机构,包括导向板、油缸座、第一销轴、油缸、移动体、推料块、第二销轴、第三销轴、拉动体、油缸接头、挡块、第四销轴、第一压块、第二压块、隔套、机架、辊道、定位轮及工件。所述导向板与油缸座采用螺栓联接,油缸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油缸座联接,另一端通过油缸接头与拉动体用螺栓联接,挡块与移动体焊接联接,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通过螺栓与移动体联接,推料块和隔套用第二销轴固定地移动体上,辊道及定位轮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工件放置在辊道上。本发明调整方便、快捷、定位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H型钢生产时对正调整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减少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23K37/00GK101920421SQ20101029343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方长海, 曹益民, 杨念记, 谢琪, 钱军, 龚国华 申请人:无锡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