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523阅读:26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热油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制的导热油加热辊。
背景技术
参看附图1、2,目前的导热油加热辊为单进单出循环油路,相对辊面宽度上进油端 会比出油端温度略高,因此在辊面B、C之间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凸度,而且A与D、B与C不对 等,从而对辊面的直线度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电池极片轧制工艺的高精度要求;另外, 由于辊轴两端面散热面积相对较大,辊面两端的温度会相对偏低,热膨胀偏小,辊面塌角 宽度A、D段较宽,从而减小了辊面的有效使用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应用于电池极片的轧制工 艺,能够保证辊轴辊面热变形的均勻性,保持辊面的良好直线度,提高电池极片的轧制质 量,同时能够增加辊轴辊面有效使用宽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包括辊轴和轴套,轴套套装在辊轴的外圆周上,在辊轴的外圆周上 设置有螺旋槽构成的油路,油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辊轴的两个端面上,所述油 路为双螺旋槽交叉排布构成的反向双油路。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反向双油路的两个进油口 I和两个出油口 I分别交叉 设置在所述辊轴的两个端面上。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辊轴靠近两端部的外圆周上分别各设置一环形油路。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两个环形油路的进油口 II和出油口 II各自位于所述辊 轴的一侧端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间部分为两个方向相反的螺 旋循环油路,辊轴两端均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进出油温度叠加后使得辊轴轴向温 度一致,保证了辊面热变形的均勻性和辊面良好的直线度;本发明的两端设有两个独立的 环形循环油路,提高了辊面两端的加热能效,从而弥补了辊轴两端面的热散失,减小了辊面 塌角的宽度,增加了辊面的有效使用宽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现有导热油加热辊单油路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现有导热油加热辊加热后辊面变形情况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导热油加热辊油路展开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导热油加热辊加热后辊面变形情况示意图。图中1、辊轴 2、反向双油路 21、进油口 I 22、出油口 I 3、环形油路31、进油口 II 32、出油口 II。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附图1、2,现有的导热油加热辊为单进单出循环油路,相对辊面宽度上进油端 会比出油端温度略高,因此在辊面B、C之间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凸度,而且A与D、B与C不对 等,从而对辊面的直线度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电池极片轧制工艺的高精度要求;另外, 由于辊轴两端面散热面积相对较大,辊面两端的温度会相对偏低,热膨胀偏小,辊面塌角 宽度A、D段较宽,从而减小了辊面的有效使用宽度。参看附图3,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辊轴1 ;棍轴1内部设置反向双 油路2,此反向双油路2呈双螺旋反向交叉排布,反向双油路2的两个进油口 I 21和两个出 油口 I 22交叉设置在所述辊轴1的两个端面上;辊轴1内部两端分别设置一环形油路3, 两个环形油路3的进油口 II 31和出油口 II 32各自位于辊轴1的一侧端面上。参看附图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辊轴1中间部分为两个方向相反的螺旋 循环油路,辊轴1两端均有反向双油路2的一个进油口 I 21和一个出油口 I 22,进出油温 度叠加后使得辊轴1轴向B段温度一致,保证了辊面热变形的均勻性和辊面良好的直线度; 本发明的两端设有两个独立的环形油路3,提高了辊面两端的加热能效,从而弥补了辊轴两 端面的热散失,减小了辊面塌角A、C的宽度,增加了辊面的有效使用宽度。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 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包括辊轴(1)和轴套,轴套套装在辊轴(1)的外圆周上,在辊轴 (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槽构成的油路,油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辊轴(1)的两 个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为双螺旋槽交叉排布构成的反向双油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双油路(2)的两个 进油口 I (21)和两个出油口 I (22)分别交叉设置在所述辊轴(1)的两个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靠近两端 部的外圆周上分别各设置一环形油路(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热油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环形油路(3)的进 油口 II (31)和出油口 II (32)各自位于所述辊轴(1)的一侧端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加热辊,结构中包括辊轴和轴套,轴套套装在辊轴的外圆周上,在辊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槽构成的油路,油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辊轴的两个端面上,所述油路为双螺旋槽交叉排布构成的反向双油路;同时,所述辊轴内部两端分别设置一环形油路。本发明应用于电池极片的轧制工艺,能够保证辊轴辊面热变形的均匀性,保持辊面的良好直线度,提高电池极片的轧制质量,同时能够增加辊轴辊面有效使用宽度。
文档编号B21B27/08GK102078881SQ2010105899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建平, 耿建华, 郭学信 申请人:邢台纳科诺尔极片轧制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