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84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用在武钢3000mm中板轧机改造设计上,用于钢板宽度方向的轧制,提高收得率。
背景技术
目前热连轧机、中板轧机机组中轧辊轧机主传动多采用上传动的结构,主电机及接轴、齿轮箱均固定在机架顶部,左、右侧压装置带动平衡装置同轧辊轴承一起在机架窗口中水平移动。平衡装置的作用是由平衡缸带动辊箱拉动轧辊轴承,旨在消除轧辊轴承与辊缝调整装置间的水平间隙。在工作中,该装置处于平衡随动状态。此种结构由于两侧及上下负载比较均衡,平衡缸在机架两侧各布置一个即可满足平衡要求。而在武钢3000mm中板轧机改造中,用户要求立辊轧机主传动为下传动,由两台卧式交流变频电机,各通过圆柱齿轮减速机、带伸缩的万向接轴、伞齿轮减速机驱动轧辊进行轧制。左、右对称的两个轧辊轴承放在辊箱中并悬挂在机架窗口中,左、右侧压装置带动平衡装置同辊箱一起在机架窗口中水平移动。侧压装置采用全液压AWC缸来实现辊缝开口度的调整,平衡装置在工作中是由平衡缸拉动放置轧辊轴承的辊箱作反向运动,用以消除轧辊轴承、辊箱与侧压装置间的水平间隙。由于将立辊轧机主传动改为下传动,导致下部重量偏大,故需在机架下部两侧增加侧压辅助缸各一个,以避免由于负载偏差过大而产生的失衡,造成了立辊头重脚轻现象, 起到产生双向平衡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满足立辊轧机下传动改变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包括机架和辊箱,辊箱对称布置于传动侧和操作侧,辊箱中含轧辊轴承,并悬挂于机架的窗口中,轧辊轴承中含轧辊,轧辊的下端与伞齿轮减速机连接;所述的辊箱一侧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及平衡装置液压缸连接, 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及平衡装置液压缸则通过机架分别连接于AWC液压缸及平衡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压辅助缸,其缸体与机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其缸杆则通过销轴及球面垫与辊箱下部耳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 表现在增加侧压辅助缸, 与辊缝调整装置的AWC液缸同步工作,在AWC液压缸带载压下时,可以实现快速反应,使平衡效果大为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压及平衡装置剖面示意图;图2为侧压助缸的C-C剖视图。[0009]在图中1、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2、平衡装置液压缸,3、侧压辅助缸,4、机架,5、辊箱,6、轧辊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包括机架4和辊箱5,辊箱5对称布置于传动侧和操作侧,辊箱5含轧辊轴承6,并悬挂于机架4的窗口中,轧辊轴承 6中含轧辊,轧辊的下端与伞齿轮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辊 箱5的一侧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及平衡装置液压缸2连接,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及平衡装置液压缸(2)则通过机架4分别与AWC液压缸及平衡液压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侧压辅助缸3,其缸体与机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其缸杆则通过销轴和球面垫与辊箱5下部的耳环连接。左、右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带动平衡装置2同轧辊轴承6 —起在机架4 窗口中水平移动。平衡装置液压缸2在工作中由平衡缸拉动辊箱5,来消除轧辊轴承6、辊箱5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间的水平间隙。侧压辅助缸3在轧制过程中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缸1同步工作,当辊缝调整装置及AWC缸1带载压下时,可以实现快速响应。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包括机架(4)和辊箱(5),辊箱(5)对称布置于传动侧和操作侧,辊箱(5)中含轧辊轴承(6),并悬挂于机架(4)的窗口中,轧辊轴承(6)中含轧辊,轧辊的下端与伞齿轮减速机连接;所述的辊箱(5) —侧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及平衡装置液压缸(2)连接,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1)及平衡装置液压缸 (2)则通过机架(4)分别连接于AWC液压缸及平衡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压辅助缸(3),其缸体与机架(4)的下部固定连接;其缸杆则通过销轴及球面垫与辊箱(5)下部耳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立辊轧机侧压及平衡装置,用于3000mm中板轧机的改造上。该装置包括机架和辊箱,辊箱中含轧辊轴承,并悬挂于机架的窗口中。轧辊轴承中含轧辊,轧辊的下端与伞齿轮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辊箱的一侧与辊缝调整装置及AWC液压缸及平衡装置液压缸连接,并通过机架分别连接于AWC液压缸及平衡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压辅助缸,其缸体与机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其缸杆则通过销轴及球面垫与辊箱下部的耳环连接。
文档编号B21B31/16GK201969729SQ2010205064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刘根祥, 孙绍辉, 杨大忠, 王光儒 申请人: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