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96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成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圈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上经常使用成圈机将生产出的线材成圈进行运输销售,其减少了工人的劳 动力且方便运输搬运得以大规模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成圈机在运行时通常需要进行开机、 调速两个步骤,有些机器是通过两块脚踏开关进行开关电源及调速控制,但是这样设计使 工人两脚均需动作,且双手将线材拿住,稍有不慎会使人的重心不稳而发生危险。还有一种 是成圈完毕后自动停机,但这种成圈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排线稍微不整齐即需要用手去调 节速度快慢以及紧急停机,其缺点是其一速度缓慢,浪费时间;其二 经常会出现绕制错 误且易发生危险,在使用时调节不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圈机,以解决上述两脚控制成圈机以及单手调速而易引 发的重心不稳易发生危险以及绕制错误调节不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成圈机,包括成圈机主体、 放线架结构系统以及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开关内设置有按压开关以及变阻 器,按压开关以及变阻器均通过踏板进行控制,按压开关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以及放线 架结构系统的电源串联,变阻器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的速度控制电 路串联。进一步,所述的变阻器为磁感应变阻器,通过踏板调节磁极间距离改变变阻器阻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按压开关与变阻器同时设置在脚踏开关内, 可通过踏板同时控制成圈机主体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的运行以及速度。达到了单脚控制的 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易发生危险且调节不易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踏开关结构示意图;图中1-成圈机主体,2-放线架结构系统,3-脚踏开关,4-按压开关,5-变阻器, 6_踏板,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圈机主体1、放线架结构系统2以及脚踏开关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开关3内设置有按压开关4以及变阻器5,按压开关4以及变阻器5均通过踏板6进行控制,按压开关4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的电 源7串联,变阻器5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的速度控制电路串联。所述的变阻器5为磁感应变阻器,通过踏板6调节磁极间距离改变变阻器5阻值。在实际使用时,将电源7打开,将线材准备就绪。踩踏踏板6将按压开关4接通, 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接通电源7运行。在成圈平稳后根据需要向下踩踏踏 板6,将变阻器5阻值调小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运行速度加快,加速进行成 圈操作。当成圈即将结束时缓慢松开踏板6,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速度放缓 直至最终结束时速度为零,将踏板6完全松开按压开关4断开,放线架结构系统2关闭即可 对成圈制好的线材进行捆扎并卸下成圈机完成了一次工作流程。
权利要求一种成圈机,包括成圈机主体(1)、放线架结构系统(2)以及脚踏开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开关(3)内设置有按压开关(4)以及变阻器(5),按压开关(4)以及变阻器(5)均通过踏板(6)进行控制,按压开关(4)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的电源(7)串联,变阻器(5)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1)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2)的速度控制电路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阻器(5)为磁感应变阻器,通 过踏板(6)调节磁极间距离改变变阻器(5)阻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圈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与控制且方便安全的成圈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圈机主体、放线架结构系统以及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开关内设置有按压开关以及变阻器,按压开关以及变阻器均通过踏板进行控制,按压开关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的电源串联,变阻器通过导线与成圈机主体以及放线架结构系统的速度控制电路串联。所述的变阻器为磁感应变阻器,通过踏板调节磁极间距离改变变阻器阻值。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成圈线材。
文档编号B21F1/00GK201768850SQ20102050856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建钦 申请人:杨建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