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36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屑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9,包含一座体91及一模具2。该模具92系结合于该座体91,且该模具92系设有一接料孔921及一排屑道922,该接料孔921 系连通于该排屑道922。藉此,欲进行冲孔作业时,系将一工件90套设于该模具92,令一冲头93于该工件90之适当位置进行冲孔,使冲孔完成之一废料901可经由该接料孔921落至该排屑道922内,并利用一真空产生器94将该废料901自该排屑道922吸出,以避免该排屑道922堵塞,进而可持续进行冲孔作业。一般而言,冲孔完成之废料901系会产生毛边,而具有毛边之该废料901系容易附着于该排屑道922之内壁面。然而,以吸取方式进行排屑作业,并无法确保该废料901可确实被吸出该排屑道922,因此,导致该废料901容易堆积于该排屑道922内,进而必须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除屑,相对影响冲孔作业之效率,同时亦造成使用上诸多不便。再者,由于该现有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9缺少可侦测该废料901是否确实被吸出之结构设计,因此,导致该排屑道922内容易堆积大量之废料901,如此一来,系可能造成该模具92毁坏受损。基于上述原因,该现有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9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可以有效将冲孔后所产生之碎屑排出模具,以相对提升冲孔作业之效率。本发明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可以侦测碎屑是否确实被排出模具外,以避免模具毁坏受损。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包含一支撑座,具有一入风口 ;及一本体,结合该支撑座,该本体具有一排屑通道、一导屑通道及一气流通道,该导屑通道连通该排屑通道及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连通该支撑座之入风口。作为优选,另包含一用以侦测碎屑是否被排出该本体的侦测单元,该侦测单元设置于该排屑通道。作为优选,该本体之端部设有一连通槽,该排屑通道经由该连通槽与该气流通道相连通。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将冲孔后所产生之碎屑排出模具, 以相对提升冲孔作业之效率。


图1是现有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使用情形图(一)。图5是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使用情形图(二)。图6是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使用情形图(三)。图中部件说明1支撑座;11入风口;12结合部2本体;21导屑通道;22排屑通道;23气流通道;24出屑口 ;25连通槽;3侦测单元;4送风单元;7冲头;8加工物件;81碎屑;9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90工件;901废料;91座体;92模具;921接料孔;922排
屑道;93冲头;94真空产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本发明以下所述之「碎屑」,系指将一加工对象8进行冲孔作业后所产生之废料。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系包含一支撑座1 及一本体2,该本体2系结合于该支撑座1。该支撑座1系可以为各种几何外形轮廓,主要系用以定位及支撑该本体2,以利冲孔作业之进行。该支撑座1系具有一入风口 11及一结合部12,该入风口 11系可以开设于该支撑座1之适当位置,主要系用以将气流导入该本体2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入风口 11系选择开设于该支撑座1之其中一侧边。该本体2系结合于该支撑座1之结合部12,且该本体2可以为各种能够供一加工对象8结合以便进行冲孔作业之模具,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系选择呈圆柱体做为实施态样。该本体2具有一导屑通道21、一排屑通道22及一气流通道23,该排屑通道22系连通于该导屑通道21及气流通道23,且该气流通道23系连通于该支撑座1之入风口 11。藉此, 该气流通道23系可将气流导入该排屑通道22内,以便藉由该气流将该排屑通道22内之碎屑吹至该本体2外。更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屑通道21之一端系连通于该本体2之外表面,另一端则连通于该排屑通道22,且该导屑通道21可用以承接碎屑,并将碎屑导引至该排屑通道 22内。该排屑通道22之一端系连通于该气流通道23,另一端则连通于一出屑口 24,且该排屑通道22系可将碎屑导引至该出屑口 M并排出该本体2。该气流通道23之一端系连通于该排屑通道22,另一端则连通于该支撑座1之入风口 11,用以将该入风口 11之气流导引至该排屑通道22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之端部系具有一连通槽25,该连通槽25系可供该排屑通道22及气流通道2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连通槽25及出屑口 M系分别开设于该本体2之相对二端。藉由该连通槽25之设计,系可方便该排屑通道22及气流通道23之加工,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于此容不赘述。
4
此外,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还可以包含一侦测单元3,该侦测单元3系可利用各种现有固定方式〔例如锁合或卡合等〕对位设置于该排屑通道22未与该气流通道23 相连通之一端,且该侦测单元3可用以侦测碎屑是否被排出该本体2,以避免碎屑堆积于该排屑通道22内,进而可防止该本体2毁坏破损。更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该侦测单元3系选择结合于该本体2,且对位于该出屑口 M。如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于实际使用时,该支撑座1之入风口 11系可藉由管路连接一送风单元4,并将该本体2之导屑通道21调整至对位于一加工设备之冲头7。将该加工物件8对位套设于该本体2外侧,且该加工对象8可以盖合于该连通槽25,使该气流通道23内之气流可顺利流至该排屑通道22内,避免空气外泄。令该冲头7 于该加工对象8之适当位置进行冲孔作业,使一碎屑81经由该导屑通道21落至该排屑通道22内。如图6所示,透过该送风单元4自该入风口 11吹入气流,该气流即可经由该气流通道23流至该排屑通道22,并可顺势将位在该排屑通道22内之碎屑81朝该出屑口 M方向吹送,藉以有效将该碎屑81自该出屑口 M吹出该本体2,以顺利完成排屑作业。再者,当本发明设有该侦测单元3时,该侦测单元3还可以电性连接一控制单元〔 未绘示〕,且该控制单元可以电性连接该加工设备。藉此,每进行一次冲孔作业,即可进行一次排屑作业,以有效确保该碎屑81不会堆积于该排屑通道22内。其中,当该侦测单元3未侦测到该碎屑81时,系可发送一讯号至该控制单元,令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加工设备停止作业;同时,该控制单元亦可以利用各种警示声响告知工程人员,以便实时进行除屑作业,藉以避免碎屑堵塞该排屑通道22,以有效防止该本体2毁坏破损。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利用在该本体2设有互相连通之排屑通道22及气流通道23,且该气流通道23可以对位连通于该支撑座1之入风口 11, 藉此即可自该入风口 11将该送风单元4之气流导入该气流通道23内;当气流流入该排屑通道22时,即可顺势将该排屑通道22内之碎屑81朝该出屑口 M方向吹出该本体2。换言之,该碎屑81可以被流至该排屑通道22内之气流顺势吹出该本体2外,以有效避免该碎屑 81堆积于该排屑通道22内,藉此即可持续进行冲孔作业,使得本发明可有效达到提升冲孔作业之效率的功效。本发明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藉由在该排屑通道22之出口处设置该侦测单元3, 以便利用该侦测单元3侦测碎屑是否被排出该本体2,并在侦测不到碎屑通过时可以传送讯号控制该加工设备停止作动。藉此,本发明可有效达到防止模具毁坏破损之功效。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之技术范畴,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撑座,具有一入风口 ;及一本体,结合该支撑座,该本体具有一排屑通道、一导屑通道及一气流通道,该导屑通道连通该排屑通道及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连通该支撑座之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用以侦测碎屑是否被排出该本体的侦测单元,该侦测单元设置于该排屑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之端部设有一连通槽,该排屑通道经由该连通槽与该气流通道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设备之排屑构造,包含一支撑座,具有一入风口;及一本体,结合该支撑座,该本体具有一排屑通道、一导屑通道及一气流通道,该导屑通道连通该排屑通道及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连通该支撑座之入风口。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将冲孔后所产生之碎屑排出模具,以相对提升冲孔作业之效率。
文档编号B21D45/02GK102343401SQ20111017473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承杰, 林伟超 申请人:湖州剑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