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

文档序号:3054167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制造领域,涉及该领域中的模具锻打镶块的装配工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模具制造业也被带动,发展迅猛。汽车车身用冷冲压模具在冲压模具制造中技术要求较高、加工难度较大。汽车车身零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该零件模具的制造水平。目前,汽车冷冲模具中使用经过热处理的锻打镶块的地方也越来越多,镶块加工装配工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镶块在淬火后,有一定的变形量,使得镶块与镶块之间会产生微小间隙,这在模具制作中不利于镶块的拼接,或者不能保证两镶块接缝处工作面的平度。 如何消除间隙,提高模具和产品的质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调整模具镶块间淬火后间隙和平度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钳工作业时间,减少钳工工作量,便于钳工装配,使模具开发周期减少,同时提高模具和产品质量,使模具寿命更长,使产品质量更高。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加工成上下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六面体,使两个镶块的贴合面为斜立面;
2)经过钳工组立、数控加工后,对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进行整体淬火热处理;
3)调节固定螺钉,使其松弛;
4)沿前后方向调节第一镶块或第二镶块的位置,使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能够紧密贴
I=I O5)使用销钉(5)将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固定。该方法可用于两块以上镶块的调整。


图1 本发明镶块间隙调整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镶块;2、第二镶块; 3、斜立面;4、螺钉; 5、销钉;6、工作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将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加工成上下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六面体,其他四个立面分别垂直于两底面,由于底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从而每个镶块都至少有一个侧立面是相对于工作面6 (沿X轴向)的斜立面3,该斜立面作为两个镶块间的贴合面。 经过钳工组立、数控加工后,进行整体淬火热处理。热处理后,镶块1、2会发生轻微变形、收缩,两个镶块之间拼接会出现间隙。为了缩小此间隙,利用斜面配合的原理,在固定螺钉4 松弛状态下,沿Y向(即前后方向)调节任一镶块的位置,使两镶块1、2能够紧密贴合,从而达到调整第一镶块1与第二镶块2两斜立面3之间间隙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调整镶块工作面6平度的目的。调整完之后,再使用销钉5将两个镶块1、2固定。此方法可以用于冷冲模中的落料模、拉延模、修边模、翻边模、整形模等等。以上所述,显然并未穷尽列举。因此,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变动,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 加工成上下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六面体,使两个镶块的贴合面为斜立面(3);2)经过钳工组立、数控加工后,对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 进行整体淬火热处理; 3 )调节固定螺钉(4 ),使其松弛;4)沿前后方向调节第一镶块(1)或第二镶块(2)的位置,使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 (2)能够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5 )使用销钉(5 )将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 )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可用于两块以上镶块的调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锻打镶块淬火后间隙调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加工成上下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六面体,使两个镶块的贴合面为斜立面(3);2)经过钳工组立、数控加工后,对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进行整体淬火热处理;3)调节固定螺钉(4),使其松弛;4)沿前后方向调节第一镶块(1)或第二镶块(2)的位置,使第一镶块(1)和第二镶块(2)能够紧密贴合。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降低钳工作业时间,减少钳工工作量,使模具开发周期减少,同时提高模具和产品质量,使模具寿命更长,使产品质量更高。
文档编号B21D37/20GK102350461SQ20111020181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桂翔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