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枕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3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枕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摇枕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轨道装备的加工制造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长客轻轨的摇枕是动车走形部分的重要部件,对于动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 工制造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动车生产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的加工能力都在一步步的提高,数控机床开始遍布 机械加工厂房。但是在当前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原因,普遍采用使用 多道工序加工同一个工件的加工方法,在加工中每道工序,都需要重新对待加工工件进行 安装定位,以满足加工工序的工装要求,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要 浪费大量不必要的辅助时间,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加工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摇枕专用夹具,能够通过一套夹具完成多道工序,方便 进行装夹、找正,减少辅助时间,使加工集中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摇枕专用夹具,包 括基座,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支撑装置,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并支撑摇枕;压紧装置,具 有高度可调的压紧结构,并与支撑装置相配合,定位摇枕。进一步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具有预定高度的支撑台,支撑台相对基座中心对称 分布。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吊环螺钉,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并具有吊环结构。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上;浮动支撑,高度可调 地设置在支撑块上。进一步地,压紧装置的压紧结构包括支撑杆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和/或支 撑块上;压紧板,一端设置在支撑杆组件上,一端压在摇枕上;压紧螺杆组件,包括螺帽和 螺杆,螺杆具有外螺纹,在基座和/或支撑块上具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螺纹孔,螺帽与螺杆 的上端配合并压紧在压紧板的中部。进一步地,支撑杆组件的支撑杆与压紧板配合端具有定位台阶,压紧板抵接在定 位台阶上。 进一步地,压紧板为U形压紧板,U形压紧板的底部设置在支撑杆组件上,开口端 设置在所述摇枕上。进一步地,支撑杆组件包括多种不同长度的支撑杆。进一步地,支撑杆组件长度可调。进一步地,支撑杆组件包括内杆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杆上的外杆套,在外杆套和内杆的配合部分具有定位外杆套和内杆的相对位置的定位螺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摇枕专用夹具的压紧装置具有高度可调的压紧结 构,能够快速稳定地固定在工装上,并可以通过一套工装完成多道加工工序,缩减了工序间 更换工装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效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摇枕专用夹具由于在基座上设置有吊环螺钉,能够在需要时方便地对整个摇枕专用夹具进 行移动。高度可调的浮动支撑使得夹具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摇枕的支撑要求,使用范围更 加广泛,与高度可调的压紧装置相配合,能够对摇枕形成良好的定位。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处于工序一装夹工作状态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处于工序二装夹工作状态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的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以及图4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关的摇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 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摇枕专用夹具包括基座10,固定设置在 工作台上;支撑装置20,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并支撑摇枕40 ;压紧装置30,具有高度可调 的压紧结构,并与支撑装置20相配合,定位摇枕40。在基座1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数控卧式 小龙门工作台相配合的定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为定位键,通过定位键以及在 基座10上开设的U形槽13与机床上的T型螺栓将摇枕专用夹具压紧在工作台上,完成对 摇枕专用夹具的定位。该定位结构也可以为定位销钉。由于压紧装置具有高度可调的压紧结构,可以对摇枕40使用一套工装来完成多 道工序的加工,这个过程中仅需要在进行另一道工序的加工时,在该套工装上调整压紧装 置30和支撑装置20的高度,然后按照需要完成的加工工序要求定位摇枕40,并通过压紧装 置30和支撑装置20对摇枕40进行定位,因此,可以在进行多道工序加工的过程中对摇枕 40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并能够缩减更换工装的时间,由此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加工质量, 降低加工成本。在基座10上还设置有支撑台11,该支撑台11具有预定高度,该预定高度为摇枕 40的两侧位于低加工工位时距离基座10的高度,当需要对位于低加工工位的摇枕40进行 定位加工时,支撑台11可以对摇枕40的两侧低加工工位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并与压紧装 置30配合,对摇枕40形成良好的定位结构。为了使支撑台11对摇枕40的支撑受力平衡,支撑台11相对基座10中心对称分布并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出,基座10还包括有吊环螺钉12,该吊环螺钉12数量有 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吊环螺钉数量12为四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其上具有吊环结 构。优选地,吊环螺钉12对称分布在基座10的四角,当需要对摇枕专用夹具进行移动时, 通过吊环螺钉12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该动作,增加了摇枕专用夹具的使用便利性,也便于对 摇枕专用夹具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的支撑装置20包括支撑块21,可 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0上,在支撑块21上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浮动支撑22,能够在不同工序时 根据摇枕40的不同高度进行调整,形成对摇枕40的良好定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本实 施例中,支撑块2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当支撑块21不能满足摇枕40的定位要 求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损坏时,可以将支撑块21从基座10上拆卸下来,然后更换可 以满足需要的支撑块21,使用更加方便,更换也更加方便快捷。浮动支撑22的可调整结构 为调整螺栓,通过拧动调整螺栓来调整浮动支撑22的高度,以满足工装定位要求。浮动支 撑22也可以为带有外螺纹的螺纹杆结构,与具有相应的螺纹孔的支撑块21相配合,实现对 浮动支撑22的高度的调整,以便满足加工定位的要求。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压紧装置30 的压紧结构包括支撑杆组件31,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0和/或支撑块21上;压紧板32,一 端设置在支撑杆31上,另一端压在摇枕40上;压紧螺杆组件33,包括螺帽331和螺杆332, 螺杆332具有外螺纹,在基座10和/或支撑块21上具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螺纹孔,螺帽 331与螺杆332的上端配合并压紧在压紧板32的中部。其中螺帽331与螺杆332可以为 一体,通过旋转螺帽331使螺杆332与基座10和/或支撑块21上的螺纹孔相对运动,从而 压紧压紧板32。螺帽331与螺杆332也可以为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螺帽331来调整压紧高 度,从而压紧压紧板32。优选地,在基座10上和支撑块21上均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杆组件 31,相应地,在基座10和支撑块21上还设置有与压紧螺杆组件33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 纹孔,以便通过支撑杆组件31、压紧板32以及压紧螺杆组件33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摇枕40 形成稳固准确的定位。支撑杆组件31对称分布在摇枕40的上下两侧,形成对摇枕40的均 勻支撑结构。在支撑杆组件31的支撑杆与压紧板32的配合端具有定位台阶,压紧板32抵接在 定位台阶上。定位台阶使得支撑杆组件31能够对压紧板32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有效防 止压紧板32沿支撑杆组件31的杆部滑动、造成支撑不稳定、影响压紧装置30的定位效果。 压紧板3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压紧板32为U形压紧板,该U形压紧板的底 部槽孔设置在支撑杆组件31的定位台阶上,开口端压在摇枕40上,在压紧螺杆组件33的 压紧作用下,支撑杆组件31和摇枕40均受到对方的反作用力,从而通过压紧螺杆组件33 压紧摇枕40,完成对摇枕40的定位。为了使支撑杆组件30能够满足不同种类摇枕40的支撑长度要求,支撑杆组件30 包括多种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可以根据摇枕40的不同规格选择合适的支撑杆,从而实现对 摇枕40的良好支撑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支撑杆组件30还可以为多个长度可调的支撑杆。该支撑杆组件 31的支撑杆包括内杆311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杆311上的外杆套312,在外杆套312和内杆311的配合部分具有定位外杆套312和内杆311的相对位置的定位螺钉313。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摇枕专用夹具所要定位的摇枕的主视结构示 意图。如图1所示,当进行工序一的装夹时,首先利用吊装工具将摇枕专用夹具吊到工 作台上,利用基座10上安装的定位键定位,再利用基座10上开的U形槽和机床上的T型螺 栓相配合把夹具压紧在工作台上,然后把摇枕40吊装于该夹具上,选用较长的满足支撑要 求的支撑杆组件31或者调节支撑杆组件31的高度至合适高度,将支撑杆组件31安装在基 座10上的相应位置处,然后将压紧板32放置在支撑杆组件31和摇枕40上,通过压紧螺杆 组件33压紧摇枕40。然后将在摇枕40中间部位的支撑杆安装在支撑块21上,按照上述步 骤完成中间部位对摇枕40的压紧。调整在支撑块21上设置的浮动支撑22的高度,使其顶 紧摇枕40,完成对摇枕40的定位,然后按照工序要求对摇枕40进行加工。如图2所示,当进行工序二的装夹时,首先利用吊装工具将摇枕专用夹具吊到工 作台上,利用基座10上安装的定位键定位,再利用基座10上开的U形槽和机床上的T型螺 栓相配合把夹具压紧在工作台上,然后把摇枕40吊装于该夹具上,把菱形销和圆形销分别 穿过摇枕40在工序一精加工形成的圆孔后安装在设置在基座10上的菱形孔14和圆孔15 内,形成对摇枕40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把摇枕40的左右两侧的低加工工位部分放在支撑 10的端面上,形成对摇枕40的两侧低加工工位部分的支撑,然后选用较短的满足支撑要求 的支撑杆组件31或者调节支撑杆组件31的高度至合适高度,将支撑杆组件31安装在基座 10上的相应位置处,然后将压紧板32放置在支撑杆组件31和摇枕40上,通过压紧螺杆组 件33压紧摇枕40。然后将设置在摇枕40中间部位的支撑杆组件31安装在支撑块21上,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中间部位对摇枕40的压紧。调整在支撑块21上设置的浮动支撑22的 高度,使其顶紧摇枕40,完成对摇枕40的定位,然后按照工序要求对摇枕40进行加工。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能够 快速稳定地固定在工装上,并可以通过一套工装完成多道加工工序,缩减了工序间更换工 装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在基座上设置有吊环螺 钉,能够在需要时方便地对整个摇枕专用夹具进行移动。高度可调的浮动支撑使得夹具能 够满足不同高度的摇枕的支撑要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与高度可调的压紧装置相配合,能 够对摇枕形成良好的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支撑装置(20),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并支撑所述摇枕GO);压紧装置(30),具有高度可调的压紧结构,并与所述支撑装置O0)相配合,定位所述 摇枕(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固定设置有具 有预定高度的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相对所述基座(10)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还包括吊 环螺钉(12),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并具有吊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O0)包括支撑块(2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浮动支撑(22),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30)的压紧结构 包括支撑杆组件(3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0)和/或所述支撑块上;压紧板(32),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组件(31)上,另一端压在所述摇枕GO)上;压紧螺杆组件(33),包括螺帽(331)和螺杆(332),所述螺杆(33 具有外螺纹,在所 述基座(10)和/或所述支撑块上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应的螺纹孔,所述螺帽(331) 与所述螺杆(332)的上端配合并压紧在所述压紧板(3 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31)的支撑杆 与所述压紧板(3 配合端具有定位台阶,所述压紧板(3 抵接在所述定位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3 为U形压紧板, 所述U形压紧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组件(31)上,开口端设置在所述摇枕GO)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31)包括多种 不同长度的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31)长度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摇枕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31)包括内杆 (311)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杆(311)上的外杆套(312),在所述外杆套(31 和所 述内杆(311)的配合部分具有定位所述外杆套(31 和所述内杆(311)的相对位置的定位 螺钉(3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摇枕专用夹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摇枕专用夹具,包括基座(10),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支撑装置(20),固定设置在基座(10)上,并支撑摇枕(40);压紧装置(30),具有高度可调的压紧结构,并与支撑装置(20)相配合,定位摇枕(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摇枕专用夹具,能够通过一套夹具完成多道工序,方便进行装夹、找正,减少辅助时间,使加工集中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3Q3/06GK201913487SQ2011200374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2日
发明者丁兴利, 刘赞红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