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57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用于变形孔的圆度校正。适合孔径较大又不便使用机床加工而采用手动铰削的场合。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遇到一些精加工孔后的零件在后续焊接工序中孔变形的情况时,通常采用用标准铰刀铰孔,而标准铰刀的切削锥长度短、锥角大,铰刀在变形的孔中定心不稳,铰削时极易发生摇摆,同时,切削锥长度短,每齿切削量大,加之变形孔切削余量很不均勻,造成铰削过程中抖动,铰削后孔壁表面有波纹和划伤,精度、粗超度不能符合产品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铰刀采用很小的切削锥角、较大的正前角和切削刃螺旋角共同作用, 解决了铰削校正变形孔过程中,定位不稳产生的摇摆,切削余量不均勻产生的抖动问题。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包括切削锥,校准锥和切削刃,切削锥长度是普通铰刀的4 8倍,前角为5° 10°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成螺旋角,切削锥角为8' 12'。本实用新型中,最佳切削锥长度为普通铰刀的6倍,最佳前角为6°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螺旋角为12°,切削锥角为10'。本实用新型可保证铰刀在孔中定位稳定,同时每齿切削量大幅减少,使切削刃更加锋利,能够切下很薄金属,切削刃螺旋角,使切削过程平稳,抑制了抖动,同时螺旋角可使铰刀的实际切削前角增大,增加了切削刃的锋利程度,使切削更加顺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包括切削锥,校准锥和切削刃,切削锥长度L是普通铰刀的4 8倍,前角γ为5° 10°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成螺旋角β,切削锥角α为8' 12'。实施例1 某产品零件上的Φ70Η7孔,在零件状态下已经完成精加工,后续工序需要将该零件焊接到大型箱体上,由于受焊接热变形的影响,Φ 70Η7孔产生了圆度变形,变形量在 0. 05 0. 10mm,孔的形状呈非规则椭圆状,切削余量小且很不均勻。[0014]为了保证在该孔中装配的零件的可装配性和精度,必须对变形的孔的圆度校正到 H7精度,并且保证表面粗糙度Ral. 6。用标准铰刀铰孔,切削锥长度短,为4mm,锥角大,铰刀在变形的孔中定心不稳,铰削时极易发生摇摆,同时,切削锥长度短,每齿切削量大,加之变形孔切削余量很不均勻,造成铰削过程中抖动,铰削后孔壁表面有波纹和划伤,精度、粗超度不能符合产品要求。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将切削锥长度L增加到25mm,切削锥角α仅为10',可保证铰刀在孔中定位稳定,同时每齿切削量大幅减少,前角Y为正6°,使切削刃更加锋利,能够切下很薄金属,切削刃与刀体轴线成12°螺旋角β,使切削过程平稳,抑制了抖动,同时,12°螺旋角可使铰刀的实际切削前角增大,增加了切削刃的锋利程度,使切削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利用很小的切削锥角、较大的正前角和切削刃螺旋角共同作用,彻底解决了铰削校正变形孔过程中,定位不稳产生的摇摆,切削余量不均勻产生的抖动问题。本实用新型典型用于变形孔的圆度校正。适合孔径较大又不便使用机床加工而手动铰削的场合。
权利要求1.一种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包括切削锥,校准锥和切削刃,其特征是切削锥长度是普通铰刀的4 8倍,前角为5° 10°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成螺旋角,切削锥角为8' 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其特征是切削锥长度为普通铰刀的6倍,前角为6°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螺旋角为12°,切削锥角为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变形孔圆度套式铰刀,用于变形孔的圆度校正。解决了铰削校正变形孔过程中,定位不稳产生的摇摆,切削余量不均匀产生的抖动问题。包括切削锥,校准锥和切削刃,切削锥长度是普通铰刀的4~8倍,前角为5°~10°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成螺旋角,切削锥角为8′~12′。本实用新型中,最佳切削锥长度为普通铰刀的6倍,最佳前角为6°正前角,切削刃与刀体轴线螺旋角为12°,切削锥角为10′。本实用新型可保证铰刀在孔中定位稳定,同时每齿切削量大幅减少,使切削刃更加锋利,切削刃螺旋角,使切削过程平稳,抑制了抖动,同时螺旋角可使铰刀的实际切削前角增大,增加了切削刃的锋利程度,使切削更加顺畅。
文档编号B23D77/12GK202185647SQ2011202119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孙汶, 岳峰, 郭宏颖 申请人: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