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管加工机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加工设备,尤其涉及管自动加工机的夹持转盘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管加工,要完成切割、倒角、钻孔、攻丝等工序,就要通过人手把工件设置到不同的机床上进行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工件的多次装卸容易出现位置误差,影响加工精度。能完成金属管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的机械便逐渐成为国际发展的潮流,而数控自动加工机床由于成本极高难以在中小生产企业中推广。中国专利200920048394. 2公开了一种管件自动加工机的多工位旋转盘,其夹持
机构包括一对夹爪、压缩弹簧、驱动夹爪夹紧或释放工件的伸缩杆及控制伸缩杆伸缩的偏心凸轮,夹爪中部旋转固定于转盘机架上,夹爪尾部与伸缩杆铰接,利用偏心凸轮转动的位置与压缩弹簧共同控制夹爪的夹紧与释放动作,然后把用于切割、倒角、钻孔、攻丝的专用机床拼接起来,设置在旋转盘周边对应转盘夹爪的位置上,这种旋转盘实现了管件夹持、放松动作并可以多工位转换,达到流水线生产的目的。但夹爪与压缩弹簧参数固定,不能调节加工参数,磨损后更换困难,凸轮机构夹紧定位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加工机转盘,通过使用转盘与独立的切割、倒角、钻孔、攻丝的专用机床配合,转盘夹持工件作多工位转换,实现金属管的自动化生产,通过使用液压动力系统夹持工件,增大夹持力,使夹持更稳定,提高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方案是管加工机转盘包括转盘机架、主轴、动力机构、定位机构、夹持机构,主轴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机构以及转盘机架相连接,转盘机架周部均匀设置有四道定位槽,夹持机构包括液压缸、电磁阀、内夹板、外夹板,夹板导轨,液压缸设置在定位槽底部,电磁阀设置在转盘机架上与液压缸油管相连接,夹板导轨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槽两壁上,外夹板上设置有配合夹板导轨穿过的两个导轨通孔,外夹板设置在定位槽内,导轨通孔套接在夹板导轨上,内夹板设置在外夹板内侦L液压缸通过斜面机构与外夹板连接。更优的是,动力机构包括有圆形转盘。更优的是,导轨通孔两个一组设置在外夹板同一端或者分别设置在外夹板两端。更优的是,外夹板上中央位置设置有供内夹板安装固定的凹槽。更优的是,内夹板一端面上设置有同于夹持时固定管件位置的缺口。更优的是,动力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加工机转盘,管加工过程中,能自动完成上料夹紧、倒角、钻孔、攻螺纹、放松工件的多工位转换,工作过程中电路、油路能跟随转盘转动,根据加工零件尺寸及加工参数不同可调节夹持力矩,可根据管件形状更换缺口形状合适的内夹板,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时的稳定性,使用液压系统提供夹持动力,使夹持力大大提升,适合现代化柔性生产线使用,加工精度高,转盘零件损耗小。
图I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夹板结构示意图;I、转盘机架2、主轴3、动力机构4、定位机构5、圆形转盘6、夹持机构7、定位槽8、液压缸9、电磁阀10、内夹板11、外夹板12、夹板导轨13、导轨通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管加工机转盘,由转盘机架I、主轴2、动力机构3、定位机构4、夹持机构6组成,主轴2 —端与动力机构3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机构4以及转盘机架I相连接,转盘机架I周部均匀设置有四道定位槽7,夹持机构6包括液压缸8、电磁阀9、内夹板10、外夹板11,夹板导轨12,液压缸8设置在定位槽7底部,夹板导轨12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槽7两壁上,外夹板11上设置有配合夹板导轨12穿过的两个导轨通孔13,外夹板11设置在定位槽7内,导轨通孔13套接在夹板导轨12上,外夹板11内侧的凹槽上安装有内夹板10,液压缸8的通过斜面机构与外夹板11连接。管加工机转盘侧部设置有上料机床、切割机床、倒角机床、钻孔机床、攻螺纹机床。管加工机工作时,从上料机送来的管件进入第一个夹持机构6上内夹板10的缺口位置,液压缸8通过斜面机构驱动外夹板11沿夹板导轨移动,使内夹板10完成夹持动作,这时位于上料工位的第一个夹持机构6夹紧了管件,转盘在动力机构3驱动主轴2的带动下转动一定角度,由定位机构4对转盘进行固定,管件到达下一工位进行管件加工,在第一个管件进行加工的同时,位于上料工位的第二个夹持机构6夹紧新的管件,当所有工位的管件都加工完成后,转盘再转动一定角度到下一工位,重复上述动作。每一个夹持机构6都经上料夹紧一个管件后顺序移动到切割、倒角、钻孔、攻螺纹、下料这几个工位进行零件加工,转盘转动过程中通过圆形转盘5使电路、油路跟随转盘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加工机转盘,管加工过程中,能自动完成上料夹紧、倒角、钻孔、攻螺纹、放松工件的多工位转换,工作过程中电路、油路能跟随转盘转动,根据加工零件尺寸及加工参数不同可调节夹持力矩,可根据管件形状更换缺口形状合适的内夹板,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时的稳定性,使用液压系统提供夹持动力,使夹持力大大提升,适合现代化柔性生产线使用,加工精度高,转盘零件损耗小。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管加工机转盘,所述管加工机转盘包括转盘机架、主轴、动力机构、定位机构、夹持机构,主轴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机构以及转盘机架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转盘机架周部均匀设置有四道定位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液压缸、电磁阀、内夹板、外夹板,夹板导轨,液压缸设置在定位槽底部,电磁阀设置在转盘机架上与液压缸油管相连接,夹板导轨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槽两壁上,外夹板上设置有配合夹板导轨穿过的两个导轨通孔,外夹板设置在定位槽内,导轨通孔套接在夹板导轨上,内夹板设置在外夹板内侧,液压缸通过斜面机构与外夹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圆形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通孔两个一组设置在外夹板同一端或者分别设置在外夹板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夹板上中央位置设置有供内夹板安装固定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夹板上中央位置设置有供内夹板安装固定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夹板一端面上设置有同于夹持时固定管件位置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加工机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是伺服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管加工机的夹持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机架、液压缸、内夹板、外夹板、电磁阀、动力机构,管加工过程中,能自动完成上料夹紧、倒角、钻孔、攻螺纹、放松工件的多工位转换,工作时电路、油路能跟随转盘转动,根据加工零件尺寸及加工参数不同可调节夹持力矩,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时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适合现代化柔性生产线使用,转盘零件损耗小,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B23P23/00GK202399080SQ20112034483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凯 申请人: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