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涉及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关键部件——液压作动器所出现的故障75%左右是因产品污染造成的,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产品内部未去除干净的毛刺、飞边等逐渐随着磨损、压力冲击脱落下来,并随液压油随处流动,极易堵塞细小孔,卡在配合面处。因此在产品装调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控制特别严格,而某些产品的壳体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孔多达近百处,内外表面复杂且加工后极易留存硬质材料多余物,利用压力清洗和超声波清洗难以处理掉,必须先通过机械方法去除。特别是内部贯通孔的相贯线毛刺,很难去除。目前市售的去毛刺工具因规格限制,要么过粗伸不进孔内部,要么较短无法伸到相应位置。因此,急需一种针对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的去毛刺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有效去除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的去毛刺专用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 Φ 2mm Φ 8mm的钢丝制成的手柄1和位于手柄1 一端或者两端的刀头2组成,刀头2主视图的形状为下述形状之一(1)刀头2为手术刀头形状,刀头2的下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上边缘为向上凸起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2)刀头2为镰刀形状,刀头2的上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下边缘为向上凹进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3)刀头2为外凸的半圆形,刀头2的右边缘为直线或者相对于手柄1的轴线对称的折线,刀头2的左边缘为半圆弧线,半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刃口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有效去除贯通内孔相贯线的毛刺,加工效率高,解决了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的去除难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手术刀头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镰刀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半圆刀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3,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Φ 2mm Φ 8mm的钢丝制成的手柄1和位于手柄1 一端或者两端的刀头2组成,刀头2主视图的形状为下述形状之一(1)刀头2为手术刀头形状,刀头2的下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上边缘为向上凸起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2)刀头2为镰刀形状,刀头2的上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下边缘为向上凹进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3)刀头2为外凸的半圆形,刀头2的右边缘为直线或者相对于手柄1的轴线对称的折线,刀头2的左边缘为半圆弧线,半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刃口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具有手术刀头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适于去除圆柱体上环形槽的尖边毛刺。将刀头2的手术刀头形刃口放到环形槽的槽口上旋转即可。具有镰刀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适于去除相贯内孔上相贯线的尖边毛刺。将刀头2的镰刀形状刃口伸进零件的相贯孔内即可去除相贯线的尖边毛刺。具有半圆形状刀头2的毛刺去除工具适于去除平面上圆孔的尖边毛刺。将半圆形状刀头2放到孔口上旋转刀柄即可。半圆形状刀头2应大于圆孔的孔径。
权利要求1. 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Φ2πιπι Φ8πιπι的钢丝制成的手柄[1]和位于手柄[1] 一端或者两端的刀头[2]组成,刀头[2]主视图的形状为下述形状之一(1)刀头[2]为手术刀头形状,刀头[2]的下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上边缘为向上凸起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2)刀头[2]为镰刀形状,刀头[2]的上边缘为直线,刀头[2]的下边缘为向上凹进的圆弧线,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刀尖向左,刀头[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3)刀头[2]为外凸的半圆形,刀头[2]的右边缘为直线或者相对于手柄[1]的轴线对称的折线,刀头[2]的左边缘为半圆弧线,半圆弧线部分为刃口,刀头[2]的刃口向左,刀头 [2]的右端与手柄[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涉及一种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φ2mm~φ8mm的钢丝制成的手柄[1]和位于手柄[1]一端或者两端的刀头[2]组成,刀头[2]主视图的形状为手术刀头形状或者镰刀形状或者外凸的半圆形。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去除贯通内孔相贯线的毛刺,加工效率高,解决了贯通内孔相贯线毛刺的去除难题。
文档编号B23D79/08GK202291679SQ2011203672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健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