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接线柱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接线座领域,特别涉及圆状体切平面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用的接线柱多为圆柱状,但目前为了防止线鼻子在接线柱上发生转动, 将接线柱对应的两侧切除部分螺纹构成两个平面,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多是用铣床铣削, 加工速度较慢,费工费时,而且每加工一个接线柱均需要定位,工作量加大,在加工过程也容易破坏其余部分的螺纹,很难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精度高的接线柱的加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模和固定在压机冲头上的上模,下模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布置的切刀,待加工件放置在切刀上,两个切刀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件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上模上设有用于容纳待加工件的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弧形面相吻合。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工作单元卡合在待加工件的弧形表面上,压力冲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向下运动,同时切刀切除待加工件上的多余部分,由于待加工件为圆柱状,无需定位,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加工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一种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模10和固定在压机冲头上的上模20,下模10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布置的切刀11,待加工件30 放置在切刀11上,两个切刀11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件30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上模 20上设有用于容纳待加工件30的工作单元21,该工作单元21的形状与待加工件30的弧形面相吻合。将待加工件30直接放置在切刀11上,上模20带动工作单元21向下运动卡合在待加工件的弧形表面上,压机冲头带动上模20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30向下挤压切刀11,同时切刀11切除待加工件30上的多余部分,由于待加工件30为圆柱状,无需定位,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加工质量。如图1和2,所述的工作单元21呈弧形凹面,其弧形凹面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待加工件30的螺纹相吻合,也就是说工作单元21与待加工件30构成螺纹配合,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破坏待加工件30杆身上的螺纹部分,保证其质量。[0010]所述的下模10上设有用于支撑切刀11的支架12,所述的切刀11与支架12之间设有水平位置调节机构,调节切刀11在支架12上的位置达到调整两个切刀11之间的距离,实现加工不同尺寸的待加工件30。如图2,所述的工作单元21和切刀11的长度均大于待加工件30的杆身长度。使待加工件30完全固定在工作单元21和切刀11之间,有效防止待加工件30在加工时发生位置的窜动,保证产品质量。如图1,所述的支架12间隔布置两个,且其间距大于两个切刀11之间的间距,待加工件30经切刀11切除多余部分后,落入两个切刀11之间,支架12之间的尺寸大于切刀 11之间的尺寸,也就是大于待加工件30的尺寸,保证待加工件30及时从两个切刀11之间
滑落,便于取件。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模(10)和固定在压机冲头上的上模(20),下模(10)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布置的切刀(11),待加工件(30)放置在切刀(11)上,两个切刀(11)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件(30)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上模00)上设有用于容纳待加工件(30)的工作单元(21),该工作单元的形状与待加工件(30)的弧形面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单元呈弧形凹面,其弧形凹面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待加工件(30)的螺纹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10)上设有用于支撑切刀(11)的支架(12),所述的切刀(11)与支架(12)之间设有水平位置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单元(21) 和切刀(U)的长度均大于待加工件(30)的杆身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柱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2)间隔布置两个,且其间距大于两个切刀(11)之间的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接线座领域,特别涉及圆状体切平面的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模和固定在压机冲头上的上模,下模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布置的切刀,待加工件放置在切刀上,两个切刀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件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上模上设有用于容纳待加工件的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弧形面相吻合,工作单元卡合在待加工件的弧形表面上,压力冲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从而使待加工件向下运动,同时切刀切除待加工件上的多余部分,由于待加工件为圆柱状,无需定位,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1D28/02GK202239163SQ20112040021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徐和平, 杨新民, 陈建华 申请人:黄山泰客轨道电气有限公司